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小粒大豆(芽豆)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2017黑龙江省

(2017-04-19 18:09:11)
标签:

财经

健康

教育

科普

农业

分类: 栽培技术

小粒大豆(芽豆)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2017黑龙江省

1.合理选茬

选择耕层深厚、土壤肥沃、地势平坦的地块,前茬以玉米、马铃薯、小麦为主,根据近年使用长残留性除草剂情况,合理调茬,实行三年以上(含三年)合理轮作,不重茬,不迎茬。

2.科学整地

在合理轮作的基础上,以深松为主体,翻、耙、旋、起、压相结合整地。玉米茬秋季机械收获秸秆粉碎均匀还田于地表—根茬秸秆粉碎还田机作业使秸秆与土壤混合(或重耙耙碎根茬和秸秆或液压翻转犁翻入35厘米以上耕层)—秋深松—秋起垄;麦茬机械收获秸秆粉碎均匀还田于地表—伏深翻—耙后起垄;马铃薯茬收获后直接耙地起垄。

3.种子及其处理

(1)选择专用优良品种。适应当地生态条件且经审定推广的优质小粒芽豆品种,并进行专品种生产。我省第一积温带:龙豆4、嫩丰19等品种;第二积温带:垦丰16、东农53、垦丰15、绥小粒1号等品种;第三积温带:东生1号、合农58、垦丰16、绥小粒2号、东农60等品种;第四积温带:北豆3、东生1号、东农60等品种;第五积温带:北豆16、龙达1号等品种;第六积温带:北豆51、东农58、北豆49、黑河37等品种。

(2)种子精选。播种前进行机械精选或人工粒选,剔除病斑粒、虫蚀粒、破瓣粒和杂质,使种子净度达到98%,纯度达到98%,发芽率达到90%,质量达到种子分级标准二级以上。

(3)种子处理。播种前选用2.5%咯菌腈种衣剂包衣。种子包衣72小时后可进行根瘤菌剂拌种,拌好阴干后即可播种。如遇阴雨天不能播种时,应将拌好的种子在阴凉、避光环境下存放,确保在3天内将种子播种完。

4.精准施肥

农肥与化肥相结合,氮磷钾与中微量元素相结合,底肥种肥追肥相结合精准施肥。

(1)底肥。利用畜禽粪便、作物秸秆等原料堆制充分发酵腐熟、无害化的农家肥亩施1.5~2吨,结合整地一次施入。

(2)化肥。根据土壤供肥能力和土壤养分的平衡状况,测土配方施肥。中南部、西部(1~3积温带):14~24~11(N~P2O5~K2O)含量49%或相近配方,推荐用量每亩16~18公斤;东部三江平原(2~4积温带):13~27~10(N~P2O5~K2O)含量50%或相近配方,推荐用量每亩14~17公斤;北部(4~6积温带):12~26~10(N~P2O5~K2O)含量48%或相近配方,推荐用量每亩13~16公斤。

(3)追肥。每亩在盛花期用尿素0.3~0.5公斤+磷酸二氢钾0.2公斤+硼肥0.02公斤叶面喷施。

5.精量播种

(1)播期。当地温稳定通过7~8℃时适时早播。中南部地区4月28日至5月5日,北部和东部地区5月5日至5月15日。播种要选用气吸式播种机,精量播种、下种均匀、播深一致、覆土严,严把质量关。

(2)种植方式。

“垄三”标准化栽培:常规65~70厘米垄上双条机械精量点播、垄体内分层深施化肥、垄体(台、底)垄沟分期间隔深松。

110厘米大垄密植栽培:在深松的基础上,精选耐密品种,110厘米大垄种植垄上3~4行。3行,平均行距22.5厘米;4行,小行距12厘米,宽行距21厘米。

45厘米双条密植栽培:在深松的基础上,将常规65~70厘米垄缩小行距至45厘米,采用双条密植的栽培方法。

(3)种植密度。根据小粒豆品种特性、地力条件、施肥水平及种植方式合理确定种植密度。一般中南部地区亩保苗1.47~1.67万株,东部、北部及西部干旱区保苗1.87~2.0万株;110厘米大垄密植栽培技术公顷保苗中南部地区1.67~1.87万株,东部、北部及西部干旱区2.0~2.4万株;45厘米双条密植栽培技术公顷保苗中南部地区1.67~1.87万株,东部、北部及西部干旱区2.13~2.53万株。

6.精细管理

(1)深松。当大豆拱土时,进行铲前深松或趟一犁,疏松土壤、增温散寒、蓄水保墒,促进大豆苗生长。

(2)铲趟。及时铲趟,大豆生育期间做到两铲三趟,铲趟伤苗率小于3%。

(3)喷灌。花荚期、鼓粒期遇旱应及时灌水,使土壤水分保持在25~30%左右,保花保荚,提高产量和品质。

7.病虫草害综合防控

协调采用生态控制、物理和生物防治和化学调控等环境友好型防控技术措施防治芽豆病虫害草危害。如轮作换茬、土壤翻耕、杀虫灯、粘虫板诱杀等绿色防控技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并做到对症适时适量用药和科学轮换用药,提高农药利用率。

(1)除草。机械、人工和化学除草相结合。化学除草应根据田间草相、土壤类型和有机质含量、土壤墒情、杂草和作物叶龄、种植品种等情况,选择安全、高效、环境友好的除草方式、除草剂配方,适时适量用药。苗前化学除草:土壤墒情好、整地精细的地区可选用苗前化学除草。选用药剂有异丙草胺、异丙甲草胺、精异丙甲草胺、丙炔氟草胺、异噁草松、噻吩磺隆等,以上药剂在施药时可加喷液量0.5~1%的植物油型助剂。喷杆喷雾机作业时,喷液压力3个大气压、喷头高度距垄台50厘米、每亩喷液量13.3升,均匀喷雾于土壤表面。苗后化学除草:禾本科杂草3~5叶期,阔叶杂草2~4叶期施药。选用药剂有精喹禾灵、高效氟吡甲禾灵、精吡氟禾草灵、烯禾啶与氟磺胺草醚、灭草松等,以上药剂在施药时可加喷液0.5~1%的植物油型助剂。喷杆喷雾机作业时,喷液压力4~5个大气压、喷头高度距杂草50厘米左右、每亩喷液量10.67升为宜,均匀喷到杂草上。

(2)防治病虫害。加强病虫害监测,达到防治指标,采用农业、物理、生物等综合措施及时防控。

蚜虫防治:使用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抗蚜威等药剂田间喷雾。

红蜘蛛防治:选用毒死蜱、甲维盐等药剂田间喷雾。

大豆食心虫防治:虫卵选用赤眼蜂在卵期分两次释放防治;成虫期采取性诱剂诱杀;成虫盛期田间封垄较好时,用敌敌畏制成毒棍田间熏蒸或用菊酯类农药常规喷雾。

大豆菌核病防治: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除,带出田外销毁。药剂防治可选用咪鲜胺、菌核净等药剂田间喷雾。

农药喷洒器具:可采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植保机械,并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规范》用药,保证农药施用效果和使用安全,植保机械使用前必需进行测试,保证各项参数指标,确保使用安全。

8.收获

(1)收获时期。大豆叶片全部脱落,籽粒含水量降为18%以下,联合收获机收获。

(2)收获质量。收割前必需对收割及运输机具清扫干净,割茬高度以不留底荚为准,不丢枝、不炸荚,无泥沙,割后晒5~7天脱粒,脱粒装置选用滚筒式,降低破损率。同时做到单收割、单拉运、单脱粒、单品种存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