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标签:
财经健康教育科普农业 |
分类: 种子 |
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Operating
Of
UDC
635.21.631.5
引
马铃薯属于无性繁殖的作物,利用块茎做种。在繁殖过程中容易罹病、感毒、导致种薯退化,甚至丧失种用价值。为了保证种薯质量,发挥良种增产作用和延长良种使用年限,在种薯生产中,必须认真执行本规程,切实搞好马铃薯种薯生产工作。
1
1.1
1.2
1.3
2
2.1
2.1.1
2.1.2
2.1.3
2.1.4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10
2.11
3
3.1
3.2
3.3
附
中原二作区马铃薯冬、春阳畦和秋播留种法
(补充件)
马铃薯阳畦自11月至来年2月均可播种,4月底至5月初收获,收获的原种供当年秋播繁殖。马铃薯冬季播种正值低温季节,不利于病毒和其他病原菌的发展,故能保证种薯质量,且种薯贮至8月已充分渡过休眠期,播种后苗全、苗齐、增产显著,现已为生产者采用(见下表)。为扩大繁殖系数,阳畦薯需高度密植,每畦种二垅,每垅二小行,行内株距为0.25~0.3尺。少数品种发现在阳畦中可发生根蚜,故播种前应在土壤中喷施农药。
附 录 B
三季串换轮作留种法
(补充件)
附 录 C
(补充件)
种薯田间档案观察记载表
种薯类别 |
|
地块编号 |
|
种植面积 |
|
||||||||
种薯来源 |
品种名称 |
种薯等级 |
亩株数 |
土壤类别 |
|
||||||||
|
|
|
土壤肥力水平 |
|
|||||||||
种薯田与周围作物间距离(米) |
四邻 |
作物名称 |
宽度(米) |
基肥与种肥 |
种类 |
有机肥 |
化肥 |
||||||
东邻 |
|
|
数量斤/亩 |
|
|
||||||||
南邻 |
|
|
|||||||||||
西邻 |
|
|
轮作情况 |
年度 |
上一年 |
上二年 |
上三年 |
||||||
妆邻 |
|
|
|
|
|
|
|||||||
田间管理情况 |
中耕 |
追肥 |
灌水 |
病、虫防治 |
拨杂去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生育状况 |
观察日期 |
生长势% |
杂株率% |
环腐病% |
青枯病% |
黑胫病% |
总株数% |
花叶% |
卷叶% |
其他% |
总毒株% |
||
出苗期 |
|
|
|
|
|
|
|
|
|
|
|||
现蕾期 |
|
|
|
|
|
|
|
|
|
|
|||
开花期 |
|
|
|
|
|
|
|
|
|
|
|||
物 候 期 |
播种期 |
月 |
种 |
||||||||||
75%植株 出苗期 |
|
总 |
单 |
||||||||||
75%植株 现蕾期 |
|
|
|
||||||||||
75%植株 开花期 |
|
种薯大小百分比 |
|||||||||||
成熟期 (或收获期) |
|
30克以下 % |
30~50克 % |
51~70克 % |
71~100克 % |
||||||||
评定等级 |
|
|
|
|
|
|
种薯生产单位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