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 油料检验粗脂肪测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标签:
财经健康教育科普农业 |
分类: 农业标准 |
粮食 油料检验粗脂肪测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Inspection of grain and oilseeds
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crude fat
UDC (633.1+633.85).001.4
GB 5512-85
1
1.1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2
无水乙醚(A.R)。
1.3
1.3.1
1.3.2
1.3.3
1.4
1.4.1
1.4.2
抽净脂肪后,用长柄镊子取出滤纸筒,再加热使乙醚回流2次,然后收回乙醚,取下冷凝管和抽提筒,加热除尽抽提瓶中残余的乙醚,用脱脂棉蘸乙醚揩净抽提瓶外部,然后将抽提瓶在105℃温度下先烘90min,再烘20min,烘至恒重为止(前后二次重量差在0.0002g以内即视为恒重)。抽取瓶增加的重量即为粗脂肪的重量。
1.5
粗脂肪湿基含量、干基含量和标准水杂下含量分别按公式(1)、(2)和(3)计算:
粗脂肪(湿基%)
式中:W1――粗脂肪重量,g;
双试验结果允许差:粮食、油料不超过0.4%,大豆不超过0.2%,求其平均数,即为测定结果。测定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一位。
如测定带壳油料粗脂肪含量,则必须分别用公式(4)和公式(5)进行换算:
带壳油料粗脂肪(湿基%)
…………………(6)
式中:N――带壳油料子仁粗脂肪湿基含量百分率,%;
注:如无现成的滤纸筒,可取长28cm、宽17cm的滤纸,用直径2cm的试管,沿滤纸长方向卷成筒形,抽出试管至纸筒高的一半处,压平抽空部分,折过来,使之紧靠试管外层,用脱脂线系住,下部的折角向上折,压成圆形底部,抽出试管,即成直径2.0cm、高约7.5cm的滤纸筒。
2
2.1
2.1.1
2.1.2
2.2
所用试剂同1.2。
2.3
试样制备方法同1.3。
2.4
仪器处理同1.4。使用时,将试样包投入提管中,用乙醚抽提脂肪,脂肪抽净后,取出试样包,关上回流的玻璃活塞,继续加热即可收回乙醚。其他方法同1.4 .
注:回收乙醚的再制,分三个步骤:
①除去过氧化物:将乙醚注入分液漏斗中,加入占乙醚量五分之一的10%硫酸铁溶液(取100g硫酸铁溶于600ml水中,加30ml浓硫酸进行酸化,再用水稀释至1000ml)充分混合,静置澄清后放出水溶液。
②除去乙醇:加入占乙醚量五分之一的10%氢氧化钾溶液,振荡洗涤后静置,放出水溶液,再重复洗涤2~3次即可。
③除去水分和蒸馏:在乙醚瓶中加入适量(占乙醚量的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的小颗粒无水氯化钙,放置一昼夜时加振摇,取上层清液进行蒸馏,收集33~37℃之间的馏分,乙醚的承接器需用冰或冷水进行冷却,同时连接一安全瓶,并将瓶内的气体排出室外或排入下水道中。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商业部粮食储运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修吾、杨浩然、吴艳霞、吕桂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