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鱼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Roast
fish fillet
UDC
664.956 GB
6631-86
本标准适用于以马面鲀鱼(Navodon
modestus)制成调味马面鲀鱼干后,再经烤熟、轧松等工序所制成的产品。
1
技术要求
1.1
感官指标见表1
表1
项
目
|
指
标
|
色泽
|
黄白色,边沿允许略带焦黄色
|
形态
|
鱼片平整,片形基本完好
|
组织
|
肉质疏松,有嚼劲、无僵片
|
滋味及气味
|
滋味鲜美,咸甜适宜,具有烤鱼特有香味,无异味
|
杂质
|
无外表杂质
|
1.2
理化指标
a.
净重偏差见表2。
表2
净重,g/袋
|
允许偏差,%
|
15以下
|
±5
|
15~40
|
±4
|
40以上
|
±3
|
b.
水分含量:17%~22%。
1.3
细菌指标
肠道致病菌不得检出。
1.4
主要原辅材料质量要求
a.
马面鲀鱼:冰鲜或冷冻马面鲀鱼,鱼肉鲜度良好,无异味。
b.
精制盐:符合QB
676-77《精制盐》的规定,含氯化钠98.5%以上。
c.
白砂糖:符合GB
317-64《白砂糖》的规定,纯度在99%以上。
d.
味精:符合GB
2720-81《味精卫生标准》的规定,含谷氨酸钠99%以上(或用含谷氨酸钠80%以上的味精,相应增加味精用量和减少精制盐用量)。
2
检验规则
2.1
批的组成
a.
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生产的一批产品,可直接取作检查批。
b.
检查批必须为同一天或同一班的产品。
c.
生产不稳定或批量过大,可划分为若干小批,作为检查批。
2.2
抽样方法与判断方法
2.2.1理化检验的抽样方法与判断方式
按GB
2828-81《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的规定办理,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根据样本中不合格品多少,判断该批产品合格或不合格。详见附录A。
2.2.2 细菌检验的抽样方法与判断方式
随机抽取样本3组,每组由1~2袋组成,进行混合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判断该批产品合格或不合格。
2.3
检验方法
2.3.1 小袋鱼片净重的测定
用0.5g感量(或小于0.5g
感量)的药物天平称重
净重(g)=总重(g)-塑料袋重(g)
2.3.2 水分含量的测定
2.3.2.1 试样处理
将每袋试样全部剪成约2×2mm细粒(每袋净重在25g以上的可采取每片横向剪成约1cm宽的条状,间隔取样),充分混合,置于125ml广口瓶中。
2.3.2.2 操作方法
按GB
3560-83《食品包装材料聚丙烯树脂卫生检验方法》、GB
3561-83《食品包装用纸卫生检验方法》、GB
3562-83《铝制食具容器卫生检验方法》,GB
4615-84《聚氯乙烯树脂中残留氯乙烯单体含量测定方法》,GB
5009.1~5009.70-85《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的规定进行。
2.3.3 细菌检验
按GB
4789.1~4789.28-8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规定进行。
2.4
产品需要经工厂质监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产品出厂应附有生产单位的产品合格证。
3
包装
3.1
主要包装材料要求
3.1.1 纸箱:采用牢固、清洁、干燥、无霉变的单瓦楞纸板箱,表面涂无毒防潮油或其它防潮性能良好的涂料。
3.1.2 塑料袋:采用清洁,透明的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薄膜塑料袋。
3.2
包装要求
3.2.1 一定数量的小袋装一大袋,再装入纸箱中,要求放置平整。
3.2.2 大、小塑料袋封口必须严密。
3.2.3 纸箱底盖用粘合剂粘固,再用封箱纸带粘牢,纸带须粘平粘直,较长途运输者,箱外应捆塑料打包带二道。
4
标志、储运
4.1
小塑料袋应印有产品名称、厂名和产品说明等。
4.2
纸箱外应印有产品名称、厂名、规格、净重、毛重、体积等。
4.3
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干燥,严防日晒、雨淋,成品在储运中,不得接触和靠近潮湿、有腐蚀性和易于发潮的货物,不得与有毒和化学药品和有害物质放在一起。
4.4
产品应置于清洁、干燥、阴凉通风的场所,底层仓库内堆放成品时应用木板垫起,堆放高度以纸箱受压不变为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