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稻田养殖河蟹技术规程——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2017-04-26 19:12:11)
标签:

财经

健康

教育

科普

农业

分类: 农业标准

稻田养殖河蟹技术规程——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河蟹养殖的环境条件、蟹种放养、饲养管理、水质调控、病害防治和日常管理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河蟹成蟹稻田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T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扣蟹

仔蟹经过120d150d饲养,培育成100/kg200/kg左右的性腺未成熟的幼蟹。

3.2 日投饲率

指每天所投饲料量占养殖对象体重的百分数。

4 环境条件

4.1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GB/T 18407.4的规定。

4.2 水质

水源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养殖用水水质应符合NY 5051的规定。

4.3 养蟹稻田选择

稻田面积以0.2hm20.7hm2为宜,选择的田块应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不漏水,保水性能好。

4.4 田间工程

4.4.1加高加固田埂

田埂加高至50cm60cm,顶宽50cm60cm,底宽80cm100cm。田埂应夯实,以防河蟹挖洞逃跑。

4.4.2 开挖蟹沟

在距田埂内侧1m左右处挖环沟,沟宽35cm50cm,深35cm50cm,坡度11.2,也可在环形蟹沟的基础上挖成田、目、日字形蟹沟。田间工程应在泡田耙地前完成,耙地后再修整一次。

4.4.3 防逃设施

在稻田插完秧后,蟹种放养之前设置防逃墙。防逃墙材料宜采用防老化塑料薄膜。将塑料薄膜折成双层,下端埋入泥土中15cm25cm,出土部分高50cm60cm。将塑料薄膜拉直,与池内地面呈80º90º角。紧贴塑料薄膜的外侧,每隔50cm90cm插一个木棍、竹竿或粗竹片作桩,用细铁丝或线绳将塑料薄膜固定于木桩的顶端。防逃膜不应有褶,接头处光滑无缝隙,拐角处应呈弧形。进水口(管)加防逃网。

4.4.4 田块消毒

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田块进行消毒。生石灰用量为100g/m2150g/m2,漂白粉用量为7.5g/m215g/m2

5 蟹种放养

5.1 蟹种选择

蟹种也称扣蟹。应选择规格整齐、活力强、肢体完整、无病且体色有光泽的1龄蟹种,规格以100/kg200/kg为宜。

5.2 蟹种暂养

5.2.1 暂养时间

4月中旬至5月上旬购进的扣蟹应先放在小池塘中暂养,待稻田内分蘖肥施完后,一般是6月上旬将蟹种放入稻田,各地放养时间有所差异。扣蟹一般需暂养50d左右。

5.2.2 暂养池

暂养池面积占养蟹稻田面积的10%~20%,池深1m以上,水深0.5m

5.2.3 蟹种入池

暂养密度为2.7×104只/hm24.8×104只/hm2。扣蟹入池时,不应直接放入池水中,可将装在网袋中的扣蟹放入池水中浸泡一下取出,这样反复2次~3次,每次间隔时间3min5min,使河蟹适应环境,再用浓度40g/L50g/LNaCl溶液或浓度20mg/L4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时间为5min10min。经消毒后,打开网袋,让扣蟹自己爬入水中。

5.2.4 日常管理

投喂优质饵料,饲料以动物性饲料为主。每天投喂2次,早晨投喂日投量的13,傍晚投喂日投饲量的23。日投饲率15%,根据河蟹吃食情况调整投喂量。定期换水,以促进河蟹正常的生长蜕壳。

5.3 稻田蟹种放养

蟹种放养密度为6000/hm29000/hm2

6 饲养管理

6.1 饲料种类

6.1.1 动物性饲料

海淡水小杂鱼、小虾、蚌肉、螺蚬肉、蚕蛹、畜禽加工下脚料、昆虫幼体、丝蚯蚓等。

6.1.2 植物性饲料

豆粕、花生饼、小麦、豆渣、麦麸、玉米、米糠、瓜菜类及各种水草等。

6.1.3  配合饲料

根据河蟹营养需要加工配合颗粒饲料,应符合GB 13078NY 5072的规定。

6.2 饲料投喂

坚持四定投饵的原则。定时:每天投喂2次,早晨6时至7时投喂一次,傍晚5时至6时投喂1次。定位:每次都在固定位置投喂,将饲料放在距田埂30cm的田面上。定质:投喂的饲料应新鲜,无腐败变质。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应搭配投喂。掌握两头精,中间粗的原则,即6月份多投喂动物性饲料;夏季7月份至8月上旬,河蟹生长旺季,动物性饲料与植物性饲料并重,多喂一些水草;8月中旬以后多投喂动物性饲料。定量:河蟹的日投饲率为10%15%。每天注意检查河蟹吃食情况,根据河蟹的吃食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每天投喂以傍晚投喂为主,上午的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1/3,傍晚的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2/3。有条件的可以投喂配合饲料。

7 日常管理

7.1 水质调控

春季稻田水位保持在10cm左右;夏季高温季节,稻田水位保持在20cm。春季每10d换水1次,夏秋季每周应换水2次~3次,每次换水量为总水量的1/2,具体应视田内水质情况灵活决定其换水次数及比例。换水时间控制在3h内,水温温差不超过5。一般先排水再进水,注意把死角水换出。每隔20d左右用生石灰调节水质,按蟹沟面积计算,生石灰用量为75kg/hm2120kg/hm2

7.2 勤巡蟹田

注意观察水质变化情况、河蟹生长情况、吃食情况是否正常、有无病死蟹以及田埂是否漏水。注意检查防逃设施有无破损,进排水口的防逃网有无破损,如有应及时修补或更换。另外,防止水蛇、老鼠、青蛙、大型鸟类等天敌进入田中。为防治鼠害,可使用电猫、鼠夹等捕鼠工具,捕鼠工具设置在稻田的周围,但使用电猫应注意用电安全。

7.3蜕壳期管理

蜕壳前后勤换新水,蜕壳高峰期可适当注水,不应换水。蜕壳期前2d3d,可在人工饲料内可加蜕壳素。

7.4病害防治

蟹病应以防为主,严把蟹种消毒、底质消毒、水质消毒三个环节。发现蟹病及时治疗。病害防治药物的使用应符合NY 5071的规定。

8 捕捞

9月上旬开始捕捞。可采取地笼网捕捞、灯光诱捕、干塘捕捞等方法。操作时应注意保持河蟹附肢完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