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13篇:如果用量子理论解释如来藏

(2017-03-24 13:14:19)
分类: 观照训练
     不论是佛学、哲学、科学最终目标都是在探求世界的本来面目,并且这三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量子理论的发展使我们对于佛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也是我们处在这样一个时代的人的福报;哲学的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统一,又给了科学家解释量子世界的工具;
 
   量子理论的伟大之处并不仅仅在于能够给科技进步带来什么样,量子理论的伟大之处在于对世界本质认识;佛学是不是科学?量子理论一出来对于佛学的科学性就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原来佛讲的如来藏就是量子理论。
量子理论与佛学的如来藏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难懂,在量子理论中称为诡异性,量子力学创始人有两个,一个是爱因斯坦,一个是玻尔。他们一辈子都在争论量子力学的问题,“世纪大辩论”,结果还是不能理解。玻尔就说了,如果谁说他懂了量子力学,他就没有真懂,因为量子力学连我们都没有搞懂,这就是他们的观点。


      对于佛学中的如来藏,说的最多的就是在《楞严经》上,但是佛在《楞严经》上怎么描述如来藏?佛只是告诉你如来藏的妙真如性,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本非因缘,本非自然,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佛也只是告诉你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但是什么是如来藏根本就没有办法定义!一旦定义就又落入了名字相。这也正是佛法真谛难懂的原因,因为人们

已经习惯了什么东西是什么,恰恰量子理论和如来藏正是一种不二法门、双非法门,佛学上讲叫一即无量,无量即一,还有就是非因缘非不因缘;而在量子理论上就称为函数的坍缩,既是又不是;

因缘非不因缘;而在量子理论上就称为函数的坍缩,既是又不是;



如来藏不是一个有形有相的东西,而是一种能量场,而佛用来描述这种场的函数就是如来藏;如来藏具有量子理论的诡异的坍缩特性,随着意识的介入如来藏会坍缩为具体的妄相,就是佛在《楞严经》经上说的这个坍缩过程就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当处出生,随处灭尽;
   
     

世界是什么样的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说清楚,因为这个世界就是这个如来藏函数随着每一个人意识的介入塌缩成了不同的幻象,每一个人的意识不同就有不同的世界幻象;

    

比如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人能够同时见到一模一样的房间,想象一下,两个人同时在一个房间,这两个人见到的房间也不一样,因为你看不到你自己的头发,你看不到自己的眼睛,你看不到自己的脸等等,而对方能够看到,反过来对于对方也一样;也就是说这个房间的情形是随着不同的观察者变化的;

 也就是说在同一个房间中就有一个错觉,以为两个人看到的都一样,其实不然,两个同处一个房间的人看到的当下的世界就不同,而两个人却认为在一个一样的世界中,这两个人到底在不在一个世界中?这两个人到底在一个空间中?到底有没有一个房间存在?

到底每一个人看到的是一个世界还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同时存在?


这个世界在哪里?其实是这个世界在你心里,

这正是一个悟处,是一个通向如来藏的入口,这个世界就是你一个人一个念,并且连你也是一个念,除此之外别无他屋(nothing );循业发现,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也就是一切现成;



这正是量子诡异的坍缩,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所看到、感受到的世界实际上如来藏随着每一个人的意识介入坍缩成你想看到的,每一个人不一样坍缩就不一样,从这方面讲世界上万物一样又不一样,一样是都是由如来藏坍缩来的,不一样是每个人的意识不同坍缩的结果不一样;

既然这个世界就是如来藏随着意识的介入坍缩来的,就像佛说的本觉必明,妄为明觉,那么这个世界除了当下你一个人一个念之外还有什么?所有的一切都是你当下一个人一个念而已;

什么是开悟?什么是明心见性?就是再回到这我们本来就是的如来藏中,不再起心动念,安住其中,那是什么感觉?就像六祖感慨的一样,啊!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动摇,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能生万物,体悟到自性的特征就是佛;

你会发现我们自己实际上坠入了一个死循环中,佛说像风火轮,死死生生轮回;这个循环就是我们本身就是如来藏,可又丢了如来藏,还在不停的寻找如来藏,而如来藏又随缘给你变现成你想要的东西,自己变现出来的东西自己又不认识了,又不知道自己看到、感受到的就是自己变现的,开始认物为己,认己为物轮回其中,轮回就是循环,而且是一个死循环,不知道这个死循环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了;

量子理论最大特点是诡异性,就像物理学家说的谁说谁理解了量子理论,谁就不懂量子理论;其实如来藏也是诡异的,你当下就是,可你还在寻找,在你寻找的时候如来藏就藏在了你寻找的过程中;你本身就是但你寻找的时候就又变成了前尘影事;

佛法为什么难懂?量子理论为什么诡异?其实这就是世界本质的特性;从历代先哲就开始在探求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个本质性问题,答案不是是复杂的而肯定是简单的让你想不到的,世界就是一个简单规则的重复;

   

 其实这种循环恰恰是世界,这一点佛在《楞严经》中说的最清楚,你看《楞严经》就知道通篇都是无始、无量劫以来怎么怎么样,本来就是无始无终的循环;

是什么不是什么,就是如来藏,就是量子理论,你是谁?佛只能告诉你不是谁,跳出来就是进入了一个新的意识维度,就是开悟,就是明心见性,然后安住于自性中就是佛,佛佛说的总是让人捉摸不透,就像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到底是法生心还是心生法?其实这才恰恰是佛法,这才是世界的本质;量子理论最伟大的贡献在于使得人们的思维从二元对立中跳出来开始用不二思维去思考了,其实这就是一个新的思维维度的诞生!

什么是不二思维维度?我们原来认为这个世界除了是就是不是,二元对立的,白黑是对立的,但现在的量子理论告诉我们是也不是,不是也是,就像佛说的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你理解不了也没办法,也只能说你意识的维度海没办法进入更高维度;差一个维度智慧差多少?蚂蚁和人就差一个维度!

现在幼儿园的科普读物就开始有了量子理论了,什么量子通讯、薛定谔的猫、量子态坍缩,这是非常值得庆幸的,也为这种有先见之明的做法点赞;如果有缘看到这篇文章给家长一个建议,千万不要用我们的思维去计度孩子,孩子的思维一旦被禁锢他要用一生去冲破,甚至一辈子也冲不破,你的一句话一不留意就成了锁住大象的细绳;

可以说如果划分时代的话,现在应该是进入了量子时代,这一点重要的不是量子理论应用的技术突破,而是量子理论技术突破反过来给人类思维禁锢的冲击,重要的是量子思维,由此将开启一个新世界,现在要做点就是赶紧让自己孩子在第一时间去了解量子理论,这就学佛,现在的孩子福报真大,能够赶上这个量子思维时代!让孩子赶上量子时代的脚步!

当我们一旦意识到我们每一个人看到的是不同的世界,世界是随着每一个人在变化的时候,世界观会瞬间坍塌,世界在哪里?我是谁?看到的山河大地到底存在不存在?一个新的意识维度就出现了;    

根本就没有一个同一世界,这个世界存在不存在?其实这就是如来藏函数的塌缩过程。这就是世界的本质和秘密。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法眼宗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代表人物文益禅师因为一句“若论佛法一切现成”而有所悟,“一切现成”不就是量子的坍缩吗?我们庆幸赶上现在这个时代,量子理论又成为我们去理解佛法的一个阶梯;  

量子理论是目前科学发展的最前沿,而如来藏就具有量子态特征;为什么说《楞严经》是了义大法?因为《楞严经》从头到尾都是在说这个如来藏函数的坍缩的诡异性,明白了如来藏的特性也就明心见性了;

   

什么是明心见性?实际上就像我们只有明白了一个数学公式我们才能去应用一样,明心见性就是明白如来藏的道理然后去应用;

 我们自己执著的这个身体就是如来藏函数应我们的意识坍缩为我们现在的样子,如来藏函数就应所知量坍缩为了当下我们认为的如来身,如果能够意识到自己当下就是如来藏随缘变现的如来身,自己的意识就多了一个维度,离开悟就不远了。
如来藏函数种包含无量的波能量,随着意识的介入就坍缩成了看似有形的相;物理学对于世界本质的研究的成果就是弦理论,研究到最后发现原来认为是实体的原子在研究发现竟是不同的弦的振动;
佛说我们的心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如果按照一切唯心所现来看,我们在追寻世界的本质的同时实际上就是不同的心现现出来的相,会相归性,就是通过无量的相的研究最终回归到对于自性的认识,而这无量的相恰恰是由具足的本性随缘变现出来的,我们对于世界本质的追逐过程实际上也是对于心的追逐;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也是人之所以为人难得的智慧;分子是心现,我们发现分子是物质最小单元的时候,心就是分子;原子是心,当我们发现原子是物质最小单元的时候,心就以原子的形式显现出来;一直研究到发现了弦理论,弦从哪里来的?同样是我们的心变现出来的;
但是这个时候意义就与原来不一样了,可以也是说人类在以人类独有的智慧,不断去追逐这个能够变现万物的自性心,追得心无处可逃,最后现出了原形,这个时候收到最大冲击得就是人类,原来我们就是坍缩了得波,这种理论一旦被人类接受,对于意识得提升将是爆发性,是一次质得飞跃,因为意识维度提升了,将会现出一个新世界,这个新世界不可想象,问题是谁先觉醒谁就会成为新世界的巨人,这不仅是个人问题更是一个民族问题。
弦理论一发现,突然间我们对于佛法产生的是敬畏,佛说心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我们不能理解现在知道是什么了;佛说一尘一世界,我们不能理解,现在知道了;佛说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现在知道了。
佛法揭示世界的本质,科学家也在探求世界本质,佛法与科学殊途同归,两者互相印证更有助于对于世界本质的把握;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就是针对不同根机的人,哪一个门合适就从哪一个门入;

量子理论也可以说是一个法门,同样是探求世界的本质;

薛定谔的猫(Schrödinger's Cat)是关于量子理论的一个理想实验;薛定谔挖苦说:按照量子力学的解释,箱中之猫处于“死-活叠加态”——既死了又活着!要等到打开箱子看猫一眼才决定其生死。(请注意!不是发现而是决定,仅仅看一眼就足以致命!)正像哈姆雷特王子(引用自莎士比亚的名言)所说:“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只有当你打开盒子的时候,叠加态突然结束(在数学术语就是“波函数坍缩(collapse)”)。
《量子理论》的作者是戴维•约瑟夫•玻姆(David Joseph Bohm)。唤起玻姆灵感的是一个油墨滴—甘油的实验,这个实验是他从偶然电视上抄的。这种实验装置由两个同轴的玻璃筒组成,在两个玻璃筒的空隙之间加上很稠的流体如甘油,然后很缓慢地转动外面的玻璃筒,使粘稠的流体轻微地扩散开来。这时将一滴不易溶解的油墨加入粘稠的流体,再转动外面的玻璃筒,油墨滴就被托成一条线,“随机地”扩展到整个流体中。但是,如果反向转动外面的玻璃筒,这根线一样的东西又向后缩,突然变成了看得见的与原来基本一样的一滴油墨。这个实验说明,油墨滴(染色滴)在似乎是随机分布的时候仍然具有某种序,这种序被“卷入”或“隐含”在可看见的“灰色片”的流体中,这就是隐卷序;而当外面的玻璃筒反转时,隐序会逐渐变成显序:即可看到的油墨滴复现。


同样,在量子态的粒子问题上,粒子的波函数使之以一种虚无的概率形式弥散于整个空间中,我们的测量活动又使其坍缩回到一个实体的粒子状态,正如反转甘油桶一样,油墨由薄雾般的弥散状态又回到了实在的一滴墨水的状态。而这种随机性以及粒子位置的无数可能性其实并不杂乱无章也绝没有偶然性,他们其实受到了甘油桶旋转规律的引导,在未来的固定时间内存在固定的显示位置和状态。
当我们先后把无数滴油墨滴入甘油桶中再加以旋转,就犹如我们这个世界上的无数物质在时空中的运动状态,每一个物体都有化为波函数无限弥散出去的可能性,但由于隐序在背后引导其运转,物体在空间上导致由波函数坍缩成唯一的稳定存在,在时间上同样也受其引导而产生万事万物都是注定的结果。

      如果用油墨滴—甘油的实验来看我们当下的现实,如来藏就像一个分散的油墨的状态,但是我们一旦去观察,就像再次反转实验的手柄一样,就会又恢复成一滴油墨;这个过程就是《楞严经》上说的循业发现,我们当下一念就有了这个世界,而当下一切是业、识、相一体的;而这一念的业、识、相如恶叉聚,一生俱生,一灭俱灭,就又回到了如来藏的状态;
 
  实我们本身就是一个量子的叠加态,你睡着的时候,你的身体到底是不是你醒着看到的样子?你睡着的时候这个世界还在不在?因为你一醒叠加就结束了,同样是波函数坍缩了,所以佛说我们的身体叫如来身,也是如来藏函数的坍缩的结果。
佛法分为了义法和不了义法,到了义法《楞严经》就是描述这种叠加态了,具有很强的逻辑推理,再一个就是难懂;就像科学家对于量子理论有一个玻尔的名言:“谁要是第一次听到量子理论时没有感到困惑,那他一定没听懂。”
描述量子理论科学家用数学术语波函数坍缩,而佛用了如来藏来描述本质;
如来藏是一种叠加态,简单的逻辑关系就是在没有意识的时候来藏(cang)在如中,一有意识如就变现为来,而此时如藏(cang)在来中,来就是如,如的量子特性并未变,意识一旦消失就有回到如的态,就是当处发生随处灭尽,同时如来藏又是像是一个宝藏,本自具足、能生万物;而每一个当下都是前尘影事,所以在佛法中时间的计量单位不是我们用的年、天,而是劫,每一个当下都是无量劫中的一个小水泡,所以《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种叠加态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动不摇,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随缘显现,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所以佛法就有一个“从无始来”的概念;本质就是这样,等到证到以后是什么样,永嘉大师在《证道歌》中说的好“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我们每一刻的当下都是如来身、如来境,都是如来藏函数随缘坍缩的结果,都是随我们自己的心,应我们自己所知的量,当处发生,随处灭尽;真应了常说的一句祝愿话“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是自己,自心取自心,犯人如果不知道自己在监狱里就永远不会越狱;
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求什么?在你求的当下如来藏随缘坍缩为你你求;
求即匮乏、不足,而自性本自具足、能生万物,也就是你本来就是本自具足能生万物的现在心里有了匮乏、不足,富人不做要做穷人,如来藏就随缘坍缩为贫穷、不足、匮乏,满足你求的需要,所以在《永嘉证道歌》中有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楞严经》云:汝但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觉知。穷露他方,乞食驰走。虽实贫穷,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愿从心,致大饶富。方悟神珠非从外得。
大如来藏中谁非谁?有什么错与对?
《与神对话》的作者说这部著作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这实际上是一个新的维度的出现,自己由一变成二,一个观察者,一个被观察者;其实为什么说开悟的《楞严经》?因为《楞严经》就是站在一个更高维度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对话,按照《楞严经》的体系去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你会慢慢体悟到自己从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中抽离出来,进入一个新的维度;

科学进入量子时代是一次飞跃,是一次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统一,使人们意识到观察者影响被观察者,原来的研究是孤立的、对立的,而量子理论把研究者、观察者与被研究者、被观察者统一起来了,最大的冲击就是对于人的意识存在的冲击,我们原来认为构成世界的物质是独立存在的,现在却发现世界是随着我们的意识的影响而塌缩成我们见到的样子,在人(观察者)、研究对象(被观察者)之外还有一种东西,这就使得人类将意识转向一个更高维度空间;

量子理论注定是一个更高意识维度的产物,她对于人类的贡献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其中最大的应该是对于人类意识提升的贡献,产生的影响将是爆炸性的;因为量子理论已经把人类的意识带进了一个更高的维度!

 

科学发展进入量子时代区别与传统科学最大的变化就是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原来科学家研究宇宙的本质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原子、电子,所构成的模型也是基于一种确定的模型,这种模型是固定不变有规律可循的,但是电子的波粒二象性却使得科学研究者脑洞大开,突然一个新的维度----观察者被引入到研究中,这就使得原来封闭、独立的被观察者(研究对象)变了,连观察者(研究者)也成了被观察者(被研究者),这种变化带来的是研究者意识维度的提升,科学已经进入了一个哲学的维度;

 

哲学体系研究者一直围绕三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问题苦思冥想,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种问题同样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总想分离出一个被观察者来,总希望找到一个研究对象,我是是我是,无所从来无所从去,直到研究者有了一种新的体悟后才使得研究从二元对立转向一种统一,《与神对话》是神与自己的对话,《当下的力量》说我们就是未显化状态(unmanifested)的显化(manifested);实际都是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统一,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新的意识维度的出现;《楞严经》为什么难懂?因为《楞严经》就是超越于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外的一种内在、高维度的声音,似曾相识而又不愿去印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