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艺术家不能随便送亲朋好友书画作品的原因

(2018-05-03 17:34:28)
标签:

杂谈

吴修/

http://s1/large/006nKCQxzy7kaXfngBPc1



所谓应酬,凡是书家自己不想写而又要勉强去写的都在这个范围之内。应酬对每个书家来说,几乎不可避免,无论是名家还是一般爱好者,就是刚刚入门的也会有应酬,比如说写个春联什么的。名气大,找的人多,但可以收取一定的润格,普通爱好者常常只能“赔本”。字画家免费应酬危害大。如果应酬太多,难以忍受,将成为一种负担。退一步来讲,即便名家可以收取润格,但应酬多,也会造成不良后果。如果见钱眼开,不累死才怪,久而久之,也只能敷衍了事。

1,浪费资源。偶尔在网上看到一些书家所谓的雅集活动,有的直接抓着毛笔头写,脸上、嘴上,身上都是墨,谓之“雅集”,实在令人扫兴,其实是一种应酬、作秀或表演,浪费宣纸和笔墨。也许几张宣纸对于某个名家在经济成本上算不了什么,但积少成多,如果全国上万个书家都这么做,数量就很惊人,也挺令人心疼。

2,难言之隐。书家面对数量众多的应酬,如果对方是朋友,抹不开面子,不得不做,心里不情愿,就有被强迫的感觉,倍感压抑。有些人只打一声招呼,连基本的笔墨纸砚都不提供,在物质上也是一种付出——不管多少,总是没有回报的。如果折算总体费用的话,已是一种沉重负担。目前一些书友,尤其是下岗职工或偏远地区的书法爱好者,家庭负担沉重,更是雪上加霜。

3,信马由缰。书法创作中油滑的恶习一般都是在应酬中培养出来的。书人遇到实在不想写但又不得不应付的情况,只好随意创作一幅,快速完成任务。在创作上不严谨,写多了,手变油了,就不听使唤。

4,自毁名声。对于一般爱好者来说,应酬是对信马由缰不良习惯的滋长,对于名家则是自毁名声。现在一些书家和歌星一样,也“走穴”赚钱,应酬在所难免。此类作品很容易被认定是赝品,实质上就是真迹。时下每每听到一些书家谈及创作,总是找借口,这幅没写好,那幅不满意,并非真实的水平,其实看大多数都一样。应酬多了,艺术水准就降低了。

5,造假泛滥。从事收藏的人一般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真心喜爱,真正懂行的;二是纯粹的商业目的,短期投机倒卖;三是附庸风雅,不懂装懂。特别是一些行政领导,热心收藏,又是一个外行,就会有人投其所好,制造一些赝品。倘若没有应酬,就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6,熟诗成灾。因为应酬多,懒于精心创作,草草了事,书写内容上也不会太用心,造成熟诗泛滥。一些名家作品动辄是“春眠不觉晓”“远上行山石径斜”或“故人西辞黄鹤楼”等,有的则是俗书加上熟诗,缺乏新鲜感,令人倒胃,显得自己少文化,没修养。

7,遭遇轻慢。时下一些收藏者,已逐渐掌握了一些常识,该交的学费也交了。书人如果随便应酬,有时是“吃力不讨好”,当面奉承,背后被咒骂。不认真的应酬作品会被轻视,遭遇轻慢。反过来讲,面对数量众多的应酬,有时是很无奈的。将最满意的作品送人,对方珍惜也好;如果不能欣赏接受,岂不是白费了一番心血?

8,人情是债。时下书法作品如果说可以看成商品的话,也挺奇怪的。即使名家作品动辄几千元一平方尺,但无人问津时也是废纸一张。“秀才人情半张纸”,有时朋友婚丧嫁娶,倘若不包个红包,而是送上一幅书法作品,即便是精心之作,也不会被记住。常听索书者说,不就是写一幅字吗?几分钟的事情。看起来是很简单,但这几分钟需要经过多少寒暑的磨炼?一个人要一幅可能不算多,但一个书家要面对的是很多人,加起来就变成债务了。

9,他人嫁衣。现在从事书法的人心态很复杂,有的真正喜爱书画艺术,也有的并不是真正投入其中,而是通过书法达到其他目的。有一类人索要作品并不是自己想要,而是将作品作为人情,为他人做嫁衣。通过A找到B,B找到C,再找到书家索要,构成长长的生物链,甚至成为一种炫耀的资本。

10,重复制造。应酬多了,同样的内容漫无意识地反复书写,就会破坏艺术感觉。同一首诗写了几十、上百次,形式上毫无变化,这种情况在目前的展览中大量存在,用数刀宣纸写同样一幅作品,最终难免心憔力悴。在应酬中,有时还要适应他人的要求,这对于书家的创作心境来说,是一种无形的束缚。长此以往,在重复制造中原地踏步,固步自封。

其实应酬的危害远不止此。对于书家来说,创作成功与否和心境有很大关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选择一段自己喜爱的内容书写,保存自己创作成功的作品,敝帚自珍,尽情回味。应酬则会破坏美好的艺术感觉,会扰乱正常的艺术市场流通,真可谓“应酬猛于虎”。书家要学会避免应酬,减少应酬,要学会拒绝。

http://s1/large/006nKCQxzy7kaWT5Vn402

书画作品并不是说越贵越好,作为灵魂“保健品”,书画作品并不是像玉米水稻那样容易种植出来。她是经过书画家历尽艰辛、千锤百炼的果实,需要细心,甚至是长期品味,才能知道书画作品背后的痛楚!

1. 割舍

作为一位书画家,不管单纯从事书法创作还是国画创作,亦或是二者融合,都需要舍弃很多,拿出大量时间进行艺术探索。当别人已经睡觉或者还未起来之时,书画家仍在练习、探索。他们不是不想早睡,也不是早上不想多睡一会儿,而是在他们心中,把书画爱得死去活来。

2. 苦学

书山有路勤为径,艺海无涯苦作舟。每一位书画家,都是勤奋之人。他们知道,在短短的生命过程中,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做一项自己喜欢的事业。因此,他们不敢浪费一分一秒,积极吸纳各种知识在他们脑海里,无时无刻不关乎艺术,就是看体操、看比赛,仍可化作艺术哲思,帮助他们进行艺术创作。

3. 清贫

很多书画家,在物质上,都是清贫的,但在灵魂上,是富裕的。他们也甘于物质上的这种清贫,但不甘于灵魂上的贫困。因此,他们非常愤恨那些炒作书画的人以及那些败坏艺术文化的人。如**,就是赚了几千亿甚至几十亿,他们都非常鄙视。因为,他们不想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就这样被那些爱金钱的人给扭曲了、败坏了。

4. 迷茫

每一位书画家,都走在阶段迷茫的艺术探索中。艺术给他们前进的力量,又带给他们新的困境。有时,他们需要一位标杆。尤其在初学之时,为了找到一份好字帖或好画册,他们宁可省下饭钱或其他零用来购买。由于谦虚,他们不敢确定自己的艺术就是真的艺术因此,他们一直走在寻找“真”艺术的道路上,在迷茫中坚持,在迷茫中探索。难怪说,书画,是一场没有尽头的修行!

5. 劳累

当下中国的书画家是最艰辛、最劳累的。他们如果用书画来养家糊口,那么,他们既要解决高层次书画作品的创作问题,又要解决书画作品的销路问题。跑展会、跑拍卖会、饭局等等,都需亲自参与,苦不堪言,但又得顶住!

6. 寂寞

寂寞,是每一位艺术家早期奋斗的敌人;寂寞,又是每一位艺术家后来创作的朋友。学习书画,必须走过寂寞、枯燥的时期,然后又从寂寞、枯燥中走出来,再走入寂寞、枯燥时期,否定肯定再否定,一步步往前走!因此,书画家非常重视朋友,他们懂得朋友的真正含义与分量。和书画家交朋友,一定是真朋友!

当然,书画家的痛楚不仅仅如此,每位书画家都有自己的艰辛与痛苦。因此,每创作一幅作品,尤其是精品,都来之不易。您说说,书画真的贵吗?

人们什么时候才能尊重别人通过自己多年的时间、金钱、精力换来的精湛技术和渊博知识呢?

每个人层面不同,价值观不同,有人愿意买房,因为可以升值;有人愿意买玉石翡翠,因为可以升值;有人愿意买画,因为不管这个画家是否有名,你今天买这幅画的价钱,多年后将再也买不到。随着书画家的年龄越来越大,绘画水平越来越高,相对的身体越来越差,时间越来越少,能创作的作品也越来越少,自然价格会越来越高。每行每业都有我们看不到的艰辛,你只看到一幅画,但是这幅画背后的付出你又了解多少?

选择了艺术,并且要承受家人朋友的不理解,生活的窘迫,世人冷漠的眼神,唯一陪伴他的只有孤单和寂寞,如果是你,你会用自己的一生去赌一个成功率只有5%,并且道路坎坷,艰难险阻,孤独寂寞的职业吗?我不敢,我想你也不敢,但是他们敢,也许直到去世,他们的画都一文不值,又或许某天一跃成名,这都是未知,因为不是你付出了就一定会有回报,有多少书画家是苦练了一辈子,但始终卖不出去。

画家为了创作一幅作品,需要徒步多久去写生,去到大自然充电学习。在这过程中的花费,难道不是这幅画的成本吗?很多深山里的生活,贫苦到你难以想象,但那种地方的山水,也是最天然最美的,他们不怕多少天吃不到肉;不怕每天登多少里山,哪怕腿再疼;不怕悬崖峭壁;不怕蚊子苍蝇布满纱窗;不怕跟壁虎同床;不怕孤单寂寞;不怕家人的惦记;不怕道路险峻,只怕不能创作出一幅自己满意的作品。您还会认为他们的成本只是笔墨纸砚而已吗?

书画家的劳动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劳动是一样的,只是劳动成果的表现形式与之有所区别而已。书画家的劳动成果,就是作品。他们的作品问世,有着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所付出的劳动往往是常人难以理解和想象的。我们说,讨画付钱,天经地义。这是社会文明的进步,也是对书画家们劳动成果的尊重。对于“无偿索画”的人。

写字画画实际上是一种劳动,而且还是不大一般的劳动,需要付出巨大成本,甚至冒着经年劳作而可能颗粒无收的风险。写了一辈子画了一辈子,到老了都没有正经摸到门道,也没能取得多少成绩赚到多少银子的人不在少数。画家书家的作品便是劳动成果。

如公益善助,悦己知交,文朋诗友,往来酬谢等等。为寺庙书写的楹联、匾额,参与助残助学、赈灾慈善之类,或为开设文房、书店等营利很小的商店书写牌匾对联等,不收费用也算正常。但用于商业,作为礼品,收藏或投资以期升值,又或官家商家所求,明码标价,论尺论寸,也属正常。

书画家也喜欢钱物,非是仇富仇官心理,而是你过得远比他们滋润,钱来得远比他们容易,你赚大钱他们不眼红,就不兴他们也凭自己的些小技能赚个小钱么?你家书房比他们家客厅还大却没几本书可放,他们家书房比你家厨房还小而被书与纸墨文具充塞得拥挤不堪,有的人,你吃喝玩乐有人买单,过年过节桌上菜柜中酒有人送,开车加油不用掏钱,司机不用付工资,如此等等,白要一个贫寒书生的东西便没有道理。

我愿意认为那些毫无道理开口白要的人只是不懂得这种合理的存在,而不是对别人的劳动缺乏起码的尊重。

每个画家都会经常遇到此事

总有求画人说:“

一张纸几块钱,

一支笔也没多少钱,

画张画也用不了多长时间!“

“这么多年朋友了,

要张画怎么这么难?

一点都不够意思!”

画家一幅作品的成本是多少?

朋友,你真的知道吗?

时间成本

假使每位画家一年365天

每天要画12小时,

那么一年里画家画画所需时间

就需要花掉4380小时

而从一位初学者到小有成就

至少都需要几年或者十几年的时间

有些画家甚至画了一辈子

却只是默默无闻

画是“养”出来的,

一般没有二三十年的

功夫和生活阅历来滋养,

是历练不出高水平的作品的。

画家答应你的“没问题”

看似轻松,实则却不知熬了多少个日夜

创作成本

有些人觉得画家黑心

一幅画随随便便卖到上千或上万

那我们这么来看

以画一幅油画为例,完成这张画,

一张油画布一尺最少需要花费几十元

(质量好的要上百元或更多)

颜料钱约300到500元,

尺寸小的一般要花好几天时间,

尺寸大一点的一般要

花一两个星期甚至上月。

举个例子,

以现在农民工工资标准每天三百元,

不算长时间学画投入的“培训成本”,

只算眼前最基本的“物质成本”,

完成一张画也要花费千元左右,

尺寸越大,所需时间就越多

往往一幅画需要半个月

甚至一个月才能完成,

这还是以“一次性成功”来计算的,

如果因出现败笔而返工,

成本就要大大增加。

想想这个成本,

一幅画的价格也是在情理之中。

若想成为一名成熟的画家,

笔头功夫都是练出来的,

正所谓“废纸三千,一事无成!”

一幅好的作品都是上千张纸堆出来的!

为什么有些画家

创作的作品并不多?

随着水平的提高,

画家对自身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

要求作品要求越来越严,

甚至之前的作品会当做废纸毁掉,

这样是对自己和买画者负责,

不能半点马虎或将就。

收入成本

之前我们有做过一个等量换算

普通人从20岁开始上班

每个月5000元工资

一年就是60000元

30年后共收入1800000元

画家从20岁开始画

30年后作品才稍有起色

但还不一定有人买

按照每月画5 - 8 张画

纸和颜料保守按每月500元计算

一年就是6000元

这30年里他不仅没有收益

还需要付出216000元

所谓“文以载道”也是这个道理。

而二三十年的苦练阶段,都是没有收入的。

生命成本

有的画家把每幅作品

比喻成自己的孩子,

比十月怀胎付出的要多得多!

有人用几十年,

也有人可能用一生的

精力和时间作为本钱。

每天坚持研习,

日复一日重复练笔,

画上一天,真的很累,

比干一天体力活或写一篇文章更累。

买画人花的是钱,

而画画的人花的是命!

画画既费脑力又费体力

当别人已经休息,

夜深人静时或是凌晨别人未起之时,

画家可能就在画画,

只是因为这时无人打扰。

除此之外,

还要一有时间就读书,

多汲取各种知识,

化作哲思跃然纸上,

就像很多画家死后

画作才被人认可,才值钱一样,

就是因为画家要思维超前,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

才会被大众认可。

画家的思维方式、对生活的感知

和积累的技术及思想质素,

而这些都是无形的。

对于画家,就是画如命

画家的成本岂止是画布和颜料

是命,是最昂贵的成本

画画

决不是只有材料成本费,

一个画家要通过自己多年的

时间、金钱、精力去不断实践,

才能换来精湛的技艺,

阅读多少书籍才能积淀渊博的知识

和超前并敏锐的思维?

你看到的是一幅作品,

很轻松,赏心悦目,

但这画背后要多少积淀、多少汗水,

你又了解多少呢?

画家的劳动是一种不大一般的劳动,

成果的外在形式就是给人赏心悦目的作品,

展示给人轻松愉悦的感觉。

而背后却是充满艰辛的极为复杂的过程,

甚至冒着终年劳作而有可能颗粒无收的风险。

因为艺术的小众性与艺术家思维的超前性,

所以画家需要长时间承受孤独,

成功前还要承受生活的窘迫、

世人的不解、生活的压力,

有些人最后承受不起变得精神失常,

有的直到过世,画还是一文不值,

所以这些都是常人难以理解和想象的。

此外,还要耐得住寂寞与枯燥,

没有人拿起笔就成了画家,

画画必须要投入真情实感,

可以说绞尽脑汁,不断实践,

多少次失败换来一点成绩,

而且成功率又不高,

可以说选择后道路坎坷,

用艰难险阻形容都不为过,

所以不要认为画画像玩一样不费力气,

画的成本只有纸墨笔砚而已。

不要认为只有物质是要用钱购买的,

精神的或无形的物质的,

只用“谢”字可以解决。

物质的产品有成本,

精神的产品的成本是消耗生命,

画家付出的你没看到不等于没受苦。

画家没特殊情况一般不赠画;

也不会要求同行赠画。

因为只有画家自己才知道

画一幅作品的成本有多高!

画家的画就是产品,

那么就不要要求让画家白送,

如喜欢就应用你的血汗钱

来购买画家的血汗结晶,这才是应该的。

如果是朋友更要理解与支持。

如果你开口向画家要一幅作品

画家不给,你说画家小气

那就真不应该了

如果身为朋友你只要张纸或要点墨,

拿去自己画,画家绝不会吝啬,

所以你不能说画家小气。

人们应该尊重画家通过时间、金钱、精力

所换来的精湛技术和渊博知识。

这是对画家劳动最起码的尊重。


http://s1/large/006nKCQxzy7kaWTcynz8d

画家吴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