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题中期报告---《通过名著阅读指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

(2018-06-12 19:19:12)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时间:2018510

立项号

2017XKT-ZXYW004

课题名称

通过名著阅读指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

负责人

宋小云

负责人

所在单位

西安市浐灞第一中学

 

课题自立项以来,小组成员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职责,按照预定计划完成了各阶段的研究工作。负责小组在2017年11月—20185月,针对七、八、九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明确学生对课内外推荐名著的阅读情况,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及阅读倾向、阅读能力、阅读目的等进行调查分析,进行了阅读实践的任务分配。为进一步指导阅读实践提供了依据。

     在2017年10月至12月,开始筹备、开展以语文名著阅读指导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为目的的一系列活动。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读书月活动,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了浓浓的阅读氛围,并进一步针对不同年级开展相应的阅读活动。

在201712月至3月,语文组积极响应了学校“读书节”系列活动的安排,开展了“读书节知识竞答”活动、名著“跳蚤市场”卖书换书活动、名著手抄报比赛、课本剧比赛、课外名著读书心得交流会、开展“课外阅读汇报课”等相关阅读活动,将传统文化有效地渗透到阅读中进行实践教学,丰富了学生的阅读形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力地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展现了魅力

同时在阅读方法指导课程中,已经进行了如何有效选择书目、多样化阅读方法、如何提高阅读效率、学会做读书笔记四个阶段性问题的研究与实践。通过阅读实践的指导,强化学生阅读的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会学生使用多样化阅读方法,从而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同时,学会撰写读书笔记,将阅读的效果转化为自我成长的精神养料,通过阅读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小组成员及时对学生的阅读实践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研究的初步成果:

一、读书节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全校范围内开展的读书节系列读书活动,有效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才会努力去寻求阅读机会,从中获得信息,得到阅读满足,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    

1.促进了读书习惯的养成。
  由于营造了浓浓的读书氛围,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大部分学生把读书当成了一件幸福的事。课余,总能看到他们津津有味读书的样子。学生读书的劲头不断提高,读书逐步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一种需要、一种享受。
    2.提高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和,增强了传统文化的认识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阅读的书多了,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自主学习、愉快学习的创新能力,语文整体水平得到了提高。 更为重要的是,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名著的魅力和感染力,吸引着学生积极地广泛阅读,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弘扬。
    二、引发了师生之间的阅读互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读书活动中,教师是学生阅读的榜样,学校开展了“图书进校园”活动,教师选购适合的书籍,和学生一起阅读,一起成长。小课题负责教师,和学生同读一本书,在读的过程中,和学生教学相长。通过阅读提高了教师的人文素养,提高综合能力;通过阅读,把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让教师更加有教育智慧。

实现了课内与课外链接延伸,拓展阅读空间
   名著阅读的实践研究教师加以指导,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做到课内外结合,以一带十,相互促进,使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如学习《傅雷家书两篇后,向学生推荐阅读《傅雷家书》;学了《小圣施威降大圣》后,引导学生读《西游记》;学完《智取生辰纲》,分析阅读《水浒传,排练“水浒小剧场 ”剧目活动等。学生的阅读不再拘囿于语文书,实现了由课内与课外链接延伸的"立体阅读",有效地实现了传统文化中优秀作品的传承。
    四、名著读物推荐课点燃阅读欲望
   七年级开展的名著读物推荐课,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基础不足的情况以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为目的,让孩子用生动活泼的方式推荐各种有益的课外名著,同时锻炼了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课堂三分钟的时间孩子通过对内容做简要的介绍,或通过朗读精彩片断,或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讲述到精彩动人之处时而戛然停止,介绍一本课名著给大家,不但激起大家的阅读兴趣,同时加深了自己的理解

五、阅读方法指导课,提高阅读能力
   第一,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有目的选择阅读书目,基本具备了衡量一本书对自己成长价值大小的判断能力。

第二,学生基本学会了根据阅读内容不同,采取泛读、精读、通读、跳读、选读、速读等多样化的阅读方法,大大提高了阅读效率。

第三,学生摘抄读书笔记的能力有所提高,摘抄读书笔记的习惯基本已经养成。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还要写好读书笔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遇到优美的字、词、句、段、篇或名人名言、俗话谚语,把它摘抄在读书笔记上;年级则是指导学生在读过书之后写下对所读书的体会,即读后感

第四,已经形成了班级学生积极阅读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外名著阅读的积极性。

六、名著分析课和读书汇报课,各年级高效开展
  九年级开展的名著分析(讲评)课,大家一起阅读和分析了《简.爱》,通过每周一次的阅读讨论,针对主人公的成长历程,讨论在她在每个地点的性格变化,所遇到的人,并对这些人进行评价,课堂上进行讨论,并每组把相关章节中自己最喜欢,最感兴趣的部分通过小组表情朗读,配乐朗诵,背诵片断等方式表达出来,使大家在进一步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鉴赏,受到美的熏淘和感染。

在读书汇报课上,采用读书笔记评选、读书手抄报比赛、课本剧大赛等形式。通过多样的活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被进一步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也得到了挖掘。如,针对《水浒传》开展的“水浒小剧场”活动,学生分组选择喜欢的回目进行表演,对其中的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都有了更深的认识。

丰富多彩的形式提高了学生阅读名著的积极性和阅读兴趣,

几种课型的实践,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都有了很大提高,促进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阅读的不断认知和传承,逐渐形成一种有效、高效阅读的机制。

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第一,由于学生课业负担重,名著阅读一定程度上会占用学生的时间,对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有影响。接下来,应想办法在阅读时间和阅读量的分配上进行思考和实践,争取能将课外阅读与学生学习进行统一,最好是通过阅读能够促进文化课的学习。

第二,在阅读内容的深度上还没有很好的把握,由于学生自身的差异性,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往往把握不太准确,有的书目过于难理解,有的则过于简单。针对这一问题,接下来想尝试分类分级阅读方法,将阅读书目按照内容分成不同级别,由易到难,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与兴趣爱好,选取不同书目进行阅读。

课题研究的教师的经验不足,理性思考还不够,虽然努力在做,但形成系统性的研究成果的能力有待提高。

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名著阅读课程资源,不断为学生建构更加良好的阅读环境,如家庭阅读氛围,也是要进一步探讨的重要问题,我们将继续不断地探索下去。

,本次研究的学生对象不仅包括汉族学生,还有藏族学生,因此学生对于阅读的内容的认知存在很大差异,这也给我们的研究加大的难度。

第六,当我们捧起一部部经典著作,也就走进了中国文化。如何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更有力地弘扬传统文化,后期我们要引导学生着眼于对文学语言,形象和审美情趣的品味。着重做到让学生品其意,悟其味,知其内涵,提升品位。  

解决思路:本课题组成员针对问题定期召开会议,互相交流经验和解决阅读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另外,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阅读计划,以便切实有效地完成阅读的实践研究。后期,在阅读方法课等课型上多下功夫,进一步提高阅读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让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作品得以阅读延续

 

下一步的打算:

1.做好各阶段的名著阅读实践的相关资料整理和收集,专项课型的视频录制工作。

2.解决名著阅读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如,课本剧的选择不具有典型性,传记类名著阅读不积极等。

3.思考如何将名著阅读与日常教学如何紧密联系起来名著阅读纳入到正常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一种有效的阅读机制,逐步培养学生

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受到更多的优秀作品的影响,进而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能否按期结题

能按期结题

 

专家的指导和建议

 

 

(此栏请课题负责人填写指导专家对开题报告的指导意见)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4页的范围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