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牛棚我度寒假的地方

(2025-11-02 09:14:01)
标签:

情感

分类: 回忆

牛棚 我度寒假的地方

1958-1961年,是我在初中的就读年代,中学所在地是任丘,距离老家张河口村有12里路程。每逢到了寒假,我都回到家乡和家人团聚。

那个年代,爷爷在第四生产队任饲养员,管理的牲畜主要是牛和驴,大约有十来头吧。当年的牲口棚设在老石头家南面的隔壁。一般,我会搬到牲口棚和爷爷去作伴。爷爷很欢迎我去那儿。

爷爷是个少言寡语的人,只有当他需要我做什么的时候,会通知我一声,其余时间就是无尽的沉默,彼此之间没有谈天说地,语言交流什么的。

50年代,天似乎要冷很多。牲口棚的最大优点是暖和。爷爷每天都将土炕烧暖,他使用的燃料是筛草落下的草末。每天他将大堆的草末推到炕洞里,点燃后让它自行缓慢燃烧。每天当躺到炕上的时候,可以感受到身子下面褥子是温和的。

入夜,爷爷经常出去串门,找他的同龄人聊天,在那种聚会上,他主要是聆听,不常发言的。届时屋子里留下的只有我自己和外屋的牲畜。外屋的牛和驴不停地咀嚼着草料,咯吱咯吱地响着。我会拿出一本书,在油灯下看上几行,然后合上眼,背诵起来。如此反复几次,再向纵深发展。有的时候,就握着书本进入了梦乡。爷爷何时回来的我一般都不知道。

次日清晨,公鸡叫了,天明了,睁眼望去,爷爷已经起来了,他正在照看着牲口吃草料。我一骨碌爬起来,穿上衣服。

来到室外,天干冷干冷的。记得那个时候地上总是分布着冻开的裂痕,这在今天是很难看到了。瞭望东方,一轮红日正在升起。大街上除了一两个挑水的,没有旁人。我疾步向家里走去,准备享用那简单的早餐:玉米粥、咸菜、玉米饼子。

即使是白天,在家里呆的烦了,也会拿着一本书,来到牛棚中,斜靠在被罗上,阅读起来。整个上午,没有人打搅,多么安静的环境啊。

由于居住的内室和牲畜停留的外室只隔有一道门帘,牛粪的气味是随时可闻到的。当年没有对牛粪气味反感、讨厌的反应。反而一进入那气味弥漫的室内,竟然有一种温馨的感觉。

在牛棚的外面,是一块空地,那里的地上栽着十几根木桩,那是用来栓牲口用的。那木棍形状歪七扭八、姿态各异,它们无一例外地都具有十分光滑的表面。当年我并不理解,那些牲口对这些木桩做了什么。直到有一天,我在泳池里的一次感受,才明白了当年牲口们的处境。

有时游泳中途,感到背部局部发痒,但是没有办法,因为手够不到那个发痒的地方。直到痒不能耐的时候,才上得岸来,背靠着那些有棱角的立柱,左右摩擦解痒,由此我联想到了童年时代,故乡那些栓着牲畜的光滑的木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