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的菜园

标签:
历史 |
分类: 生活 |
初期的菜园
在天津工业大学校园之东北隅,与家属院一墙之隔的地方,曾经有一块长满了荒草未经开垦的土地。十四年之前的一天,萌动了在这里尝试种菜的心思。其实,在那里已经有两户居民经营了大约两年了。那是魏振峰和武冠宇。
当将靠墙的一小块地里的杂草清理干净后,感到拥有了自己土地的欣喜。首先在墙根种上了豆角,它们可以顺着木棍爬上去。然后又栽种了小白菜。总占地2平方米,当时的心里是惴惴不安的,因为不知道这样做是否合理,领导是否同意。有谁能预想得到,3个月之后,这里聚集了6个开垦户,半年之后,发展到了将近15户人家。一年以后,这里就成了家属院的一道风景线。最多时有25个人每天忙碌在菜地里,穿梭在运送湖水的小路上。在最兴盛的时期,个人拥有的土地可能达到了一亩半。
那个时期,这里种植着任何可以找到种子的植物。每家的蔬菜都可以做到自足,多数会将富裕的部分送给邻里好友。记得我的菜地里种植的主要菜品有:生菜、黄瓜、西红柿、豆角、大白菜、秋葵等。那些数量小或不知名的植物可能还有20多种。当生菜茂盛的8、9月份到来时,挤满了整个畦的生菜叶子茂盛,它们是无论如何也吃不完的。老伴就会打包给曾经的同事送过去,每次出席她的同事的餐聚会,蔬菜是她馈赠好友的最受欢迎的礼品。
往日长满半人高的茅草的地方,变得生机勃勃,五花八门的篱笆将菜地分割成形状各异的地块。人们在曲折的甬道里奔忙,其中主要的工作是运水。
起初,这里有一口水井,自来水龙头就设在井口,用水十分方便。后来领导接受了群众的反映,水管被掐断了。只好从100米开外的泮湖运水,运水成了菜地运作的主要工作,它占去了80%的时间和精力。当人们习惯了这种操作的时候,一切又都习以为常了。
那些日子,我们从未光顾过菜市场,吃的都是没有化肥,没有农药的绿色菜品。这种日子延续了可能有12年的时间,直到有一天,推土机将所有的一切都夷成了平地。一个时代结束了。如今当我感到百无聊赖的时候,就不由地想起了当年种菜时忙碌的时光。
下图是初期的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