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时分忆孔教授
(2025-03-09 07:53:35)
标签:
历史 |
分类: 往事 |
惊蛰时分忆孔教授
今天是2025年3月6日,惊蛰。不由地想起了孔凡超教授。
也许是90年代,孔老师退休了,但是由于腿不好,平时很少在马路上看到他。直到有一天,我在图书馆前面看到他和邢连华老师在活动。那天是惊蛰。我问孔老师,“今天农历是什么节气”?他回答,“是惊蛰呀,怎么啦”?我理解地说:“啊,我说的呢”!孔老师立即举起了他的拐杖,直接奔向了我,似乎要击打我的脑袋“。旁边的邢老师不解地问:“为什么呀”?孔老师回答道:“你还不知道啊,他把我当成虫子了”。大家都知道,到了惊蛰,冬眠的虫子就都出来了。
孔老师是知名教授,他在染整界有非常高的声誉。但是他很平易近人,每次见面都要寒暄几句。他的鼻子很大,肉很丰厚,每次见面,都忍不住去摸摸那油光光的鼻子。
孔老师离开我们已经有将近30年了。如今他的爱人张亚莹老师,卖了房子,去葡萄牙和女儿孔维团聚了。他还有一个小女儿,不知道她现在在哪里。
偶尔经过8号楼西端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地抬起头,看看二层孔老师那曾经的居室。过去那里的窗帘总是布置的很有档次,一看就不是寻常人家。那是张老师的杰作,她是个很有品味的老师,主讲“织物结构与设计”。想当年,每逢春节,我们都登门给孔老师拜年,他看上去一直很健康,很乐观。喜欢开玩笑。
在我刚留校的1970年以后的日子,学校推行以专业为龙头的教师结构,即担任某一专业的老师(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会组成一个牢固的整体,大家在一起学习,备课。当年也许孔教授就在我们机织组。因为记得有着许多和他打交道的机会。他的疑心很重,总是怀疑自己得了癌症,他总是说:“为什么我这儿不舒服不是癌症呢,为什么呢”?刘景霞老师给他起的绰号是“恐癌症”。他总是笑呵呵地听着人们对他的议论。
老一代人都故去了,如今的纺织学院中,知道孔凡超这个名字的职工,也许超不过3个人了。任何人都会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