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河北纺织工学院
(2024-05-12 16:08:29)
标签:
历史 |
分类: 往事 |
记忆中的河北纺织工学院
我是1964年从河北省考入河北纺织工学院的,按照计划学制五年,但是我在学校里度过了六年才毕业,我没有留级。
河北纺织工学院坐落在天津市河东区的程林庄路89号。进入校门,迎面是一座5层的教学大楼,看上去非常壮观。在当年的河东区,这算得上屈指可数的高层建筑了。各个班级的的教学活动都在这里进行。楼的两侧是两个阶梯教室,当年西面的阶梯教室用作图书馆,东面的阶梯教室则用作合班教室教室或会议厅。
在教学楼的顶部,固定着“团结 紧张 严肃 活泼”八个红色的大字,那是用钢板焊接成的。当年,几乎在河东区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看到它。
在教学楼北面约60米的地方,有东西两座实验楼。纺织系和机械系的实验室和教研室就分布在两个实验楼中。在西实验楼的西面是化学楼,那里是染化系的实验室和教研室集中的地方。
在1964年的时候,学校设有三个系:纺织系、机械系和染化系。
两个实验楼的北侧是篮球场。篮球场的北面是学生食堂,那是学校唯一的食堂,实际上教工也在这里用餐。
在食堂的西面是几个宿舍楼。
1号楼:用作办公楼。
2号楼:留学生专用楼。
3号楼:男生宿舍楼。
4号楼:位于北面操场的一侧,是已婚教工宿舍楼。
5号楼:男单身职工楼。
6号楼:女单身职工楼。
7号楼:女生宿舍楼。
8号楼:女生宿舍楼。
9号楼:男生宿舍楼。
在9号楼的北面,是学校的大操场,那里有400米的环形跑道。在大操场的南面,濒临3号楼的地方,是一个小型的运动场,那里有单双杠和一个篮球场。
在三号楼的东北角处,有一座结构复杂的平房建筑,那里设有理发馆,澡堂,小卖部等。在该建筑的东面,是一个大的实验室,当年也许是染化系的实验基地。
校园里有一条大路贯穿着学校的南北。大路的东侧是棉纺厂(机织车间也设在这里)。
在棉纺厂的东面,是两座三层的宿舍楼,据称在1958年,这是为了迎接从天津大学转过来的教师而临时修建的。
在棉纺厂的北面约100米的地方,是一块很大空地。晚上电影放映,会在这里进行。
沿着学校的主路一直向北,在路的西侧,是十几排的平房建筑,这里是教工的主要居住地。
在主路的东面是广阔的荒地和水塘。向远方望去,依稀可以看到稻田。有一条小路一直延伸到东方很远的一块地方,那里是学校的机械厂和毛纺厂。
在这条小路的北面约100米的地方,是一道铁丝网,那就是学校的围墙。铁丝网的北面,是一望无际的稻田。有一段时间,学校向天津市打了报告,想将铁丝网自己改建成围墙。报告没有被批准。也许几年后,天津市将铁丝网北面的约宽200米的地块划归给了纺院。原来天津市有它自己的整体规划。
学校里干净整洁,主路都是用红砖砌成,那砖是直立着铺设的,雨后显得十分清新,由于红砖铺地,一般的雨都会渗透到砖层里,由于路面中间稍稍凸起,从来没有因为大雨积过水。
校门口的校名牌匾,河北纺织工学院,是由书法家舒同题写的。校门很宏伟。校门两侧的人行道铺设的水泥方砖,这在当年是非常现代的人行道。据老职工讲,当年在铺设门前的程林庄道的时候,施工队起初是按照水泥路面设计的人行道。学校后勤买了一条大前门香烟,拿给了施工队,施工队很高兴,将人行道的铺设提升了一个档次,改成了水泥方砖。
当年校园里有三辆汽车,一辆奔驰小汽车,一辆伏尔加小汽车,分别是由院长和党委书记使用的。还有一辆大客车,蓝色的,用来接送学生。据称大汽车的发动机是教工从东北人工拉来的,汽车的外壳,是由自己的钳工敲打出来的。那汽车很漂亮,初次见到它是在东站广场,迎接新生的时候,那是1964年,我入学的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