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在语言学院出国培训

标签:
情感 |
分类: 照片配说明 |
1992年在语言学院出国培训
1992年,在去英国进修前夕,在语言学院进行了三个月的培训。主要学习形势,礼仪,西方风俗,还在北京参观一些名胜,例如天安门,航空博物馆,卢沟桥等。
我们20几个人为一个班。同学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或事业单位,多数为副教授,或副高级职称,教授只有一个。在报到之前,班主任就拟定好了班长,副班长。后来才知道,他们是根据在原单位的职务选定的。据称还考虑过让我担任班长。起初班上我是年龄最小的。后来插进来一个比我还小的留学生。
由于刚刚脱离了领导工作,感到一身轻松。觉得自由的生活和百姓的日子真好。
后来,我去了英国。同寝室的另外两个同志也去了英国。在英期间我们一直保持着电话联系。回国前,我还找到同室的老汪,他居住在伦敦,我们一同游览了两天,他很热情,还带我到他居住的地方去了一次。那天我们两个相约,参观了马克思墓,倒了三次地铁,加上询问,最后才找到了马克思长眠的那个已经凋零的公园。
照片中中排右起第三人,名叫李朝銮,来自四川成都,是搞植物研究的,在英国期间他访问的是皇家植物园。回国后,被他的侄子杀害了。一度引起社会的轰动。
在课堂上,介绍自己联系的进修单位时,李朝銮总是说“Q Garden”这个词,我当时想,你去公园学习什么呀。后来才知道他说的是“Kew Gardens”,又称“Royal Botanic Gardens”。在伦敦闲逛的时候,还专门去这个公园转了半天。
同学中来自天津的有三人,有南开的老纪,外院的一位女同志。后来该女同志和我一样,都主管本校的研究生工作,她还找我借过硕士服装。
如今已经32年过去了,已经都退休了,不知道他们近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