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郭秉臣同志
(2024-01-12 14:54:52)
标签:
文化 |
分类: 生活 |
纪念郭秉臣同志
从朋友圈里看到了发送的郭秉臣同志2023年9月17日离世的消息,半天没有缓过神来。9月14日从传言里得知,他由于疾病住进了医院。没想到竟然这么快就走了。想到之前传说他虚弱的身体和受到的折磨,离开这个世界对他也许是一种解脱。
也许是在他离世7天以前,他的爱人因病去世了,可能他还不知道这个消息。
毕业留校之后,他被分配到毛纺教研室。记得当年他每天早起去毛条厂实习。清早,他用煤气炉做饭,看到他守在炉子旁,耐心地等待即将出锅的美食,在暗淡的灯光下,有一种享受生活的快乐洋溢在脸上。有一次,他将大饼切成条状,然后下到开水里。我问他,这叫什么饭,他随口回答:“饼丝汤”。
也许是在1990年,他来到到非织造布教研室,从此开始了一段全新的历程。他热爱这个新生的行业,并为此奋斗了自己的后半生。编写教材,下厂调研,课堂教学,他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如果说他是我国非织造布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也许没有人反对。他在国内的非织造布企业中享有极高的威望,他的学生遍布全国的无纺布工厂。他曾多次应邀出席该领域的聚会,并和其他专家一起出国考察交流。他为我国的非织造布行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写得一手好字,他的墨宝曾在许多重要场合展示。
他有深厚的写作功底,学校一度诚聘他去学报编辑部工作。
如果让我举出纺织系讲课效果最佳的五位老师,郭秉臣会毫无例外地被囊括其中。当他走上讲台,面向首次听课的学生时,台下往往会有悄悄的议论声。5分钟后,他那充满了自信、知识、才华的讲解,就会使整个课堂安静了下来。
他热爱生活,每逢节假日,他都会在朋友圈里展示他培育的鲜花,他的作品往往都是赏心悦目的佳作。
他一生中不乏幽默,他模仿各种人物,总是入木三分,唯妙唯俏。也许我是他为数不多的观众之一。
他最推崇的美食,馒头夹酱豆腐。
我最后一次看到他是2023年7月的一天,他在小区的路上漫步,他的头埋在衣领里,步伐很慢,当时觉得他有些瘦了。那时并没有听到他患病的消息。没想到,那竟成了最后的一次见面。
2023年8月,在路上听到过他患病的消息,他的某项血液指标远远超过了正常值,为此在7月份例行体检中就没有看到他的身影。同时也得知他身体的虚弱程度,上楼的时候,他要做几次努力才能登上一阶台阶。
由此我回忆起2022年体检的时候,他去的很早,在等待CT检测的长廊里,看到了他做完CT后离去的身影,那步伐是欢快的。也许那天他是学校待检退休职工中,是位于前10名进入体检室的。也许就是那天的体检,揭示了他患病的真情。
秉臣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一个月了,但依旧不敢相信这就是真的,近年来学校里的老同事去世的也有很多了,但是还没有别的人能引起我如此的伤感和怀念。那天,偶然遇到了棉纺64班的郭连太同志,我们和秉臣(我,机织64乙班;郭,毛纺64班)都是1964年进入河北纺院学习的,他感慨地说:“小郭是个多么好的同志啊,他很老实,只是走的太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