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单元房

标签:
文化 |
分类: 照片配说明 |
父亲的单元房
这里是父亲在任丘的住房,它位于任丘市裕华东路的金盾小区。是两室一厅的房子。由于位于一楼,房子的南面还有一个小院子。
在此之前,父亲在裕华东路花园里35号居住,那是任丘政协分给的房子,独门独院,院子很大。由于年久失修,已经破败了。后来卖掉,购得了如今的这所房子。
墙壁上悬挂的条幅和墨宝,都是出自任丘市的名家之手。他(她)们在全国可能是默默无闻,但是在任丘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
2004年9月,父亲骨折住院,3个月后,他离开了这个世界。算起来,他在这里也许只生活了两年。
晚年他患有痛风病,骨节变形,饱受了疾病的折磨。
几次回乡看望父母,父亲的逐渐衰老都可感知到。
起先,他在花园里的院子里自由地走动,浇花,沐浴阳光,愉快地交谈。
后来,他的步伐慢了下来,走动的少了,言语也少了。
搬入楼房后,他经常坐在椅子上,偶尔站起来走动几步。每次坐到沙发去的时候,都是用双手在沙发把手上支撑着,慢慢地坐下去。
最后一次见到他,也许是他处于弥留之际,他躺在客厅的医用床上,他看到了我的到来,还吃了一些东西。当问起今天是几号的时候,他还转过头去看挂在墙上的日历。当天晚上,他就过世了。对于饱受骨折、痛风折磨的他,离开这个世界也许是一种解脱。
1958年前后,父亲担任任丘中学教导处副主任,学校工会主席,理化教研组组长。那可能是父亲一生中的高光时期。当年,他参与教师的管理与使用,组织教师的业余活动,经常在全校大会上露面,他是教工篮球队的成员,俗称“大黄”。1958年,我初中入学的开学典礼上,他向全体新生介绍了所有的老师。看着那排成一列长队的73位老师,新生们都震惊了,这么多老师啊。一般的完小最多也就是6、7个老师。
如今(2023年),他已经离世28年了,每逢看到这张照片,就想起当年父亲在这里居住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