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博士生论文答辩

标签:
文化 |
分类: 教育 |
那天博士生论文答辩
天津纺织工学院是从1995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的。4年以后,就开始了博士毕业生的答辩。
在答辩之前,论文要送出去审查,初期阶段要8位教授评审,其中外单位至少有3人,博士生导师至少有5人。
当评审通过了,再安排答辩。
答辩委员要有5人,其中校外最少2人,博士生导师最少3人。
初期,答辩都是在纺织系的活动室进行的。将乒乓球案子拼起来,桌子上盖上一块绿色的绒布。答辩委员团团围坐。
先由学生汇报自己的研究课题,之后回答委员们的提问。之后投票。结合之前论文评审的结果,综合起来,确定论文的等级。有4个等级,高水平论文,较高水平论文,论文达到博士论文的要求,论文没有达到博士论文的要求。没有达到博士论文要求的较少。
之后,大家对答辩的评语进行推敲修改,由答辩委员会主席宣读答辩评语。
最后委员们在学生的论文评议书上签字。
初期的答辩,条件是比较艰苦的。但是委员们是非常认真的。有的委员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深度,不能作答的学生只好说:“X教授提出的问题很重要,我在这方面了解的还很肤浅,以后我会认真钻研一下”。
作为答辩委员会主席,在职的时候,主持的博士毕业论文答辩会可能超过了40人,即便退休之后,应导师之邀,主持的博士论文答辩也有十余个了。
前一篇:毕业50年之后的聚会
后一篇:我在美国进修时的房东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