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住进了楼房

标签:
历史 |
分类: 照片配说明 |
那年我住进了楼房
在我的身后,是天津纺织工学院(后来的天津工业大学)职工宿舍楼北一楼。它是七十年代初落成的。尽管总面积不过40平方米,但是有卧室两间,还有门厅、厨房和厕所,在当时,只有资历高的同志才能入住。它和北二楼和北三楼一起,共有97家住户。
在那个年代,学校职工的住房都是由单位解决的。每次分房,学校将每个人的工龄,职称,晋升年限,获奖等折合成分值,分值相加后,得到你的分房号,如果分房号是10,那表明你是第10个有权选房的人。每次分房,都是全体人员大排队,大搬家,也许一年之后,学校才会平静下来。
在这三座楼(北一楼、北二楼、北三楼)落成的时候,我刚毕业留校2年,只是小小的助教,即使有分房资格,也是排在队伍发尾部了。对于刚修建的三座楼,做梦都想不到的。
1984年,学校又增设了一些楼,得以开始新一轮的分房,根据我的排号,可以选择楼房了。
我选的是北一楼的302。这是个三层楼,每层有住户4家。
当我们首次打开房门的时候,感到从未有过的惊喜。这就是我们今后的家吗?
两间卧室,分别是12和9平方米。进门是一个5平方米的小厅。阳台就是厨房,还有2平米的一个厕所。环顾四周,感到非常满意。
由于有了天然气,不用买蜂窝煤了(冬天依旧依靠燃煤取暖)。由于有了厕所,不用走远路去公共厕所了。由于是两间卧室,可以和孩子分开睡觉了。由于有个小厅,有了周旋的余地了。
我和爱人将墙壁扫了一遍,将地板拖擦了一遍,便开始了搬家。当住进新居的时候,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1995年,我离开了这里,搬到了新落成的16号楼。
也许是1998年的某一天,传来了该楼要拆除的消息。赶忙过来,留下了这张照片。我在这里度过了人生的鼎盛时期,担任系主任,晋升了教授,每天对未来充满了期望。那时没有疾病的负担,每天都充满了阳光,多想再回到那个时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