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度学习的五个课堂指

(2019-06-28 09:03:47)
分类: 学习资料

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渐取代了告知式、灌输式学习方式。但是在不少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仅仅解决了较低思维层次上的记忆、理解、简单应用等问题,没有或很少涉及高阶思维,更谈不上深度学习。那么,深度学习具体应包括哪些要素呢?

  知识再建。知识再建就是指知识系统的重组及反思。深度学习倡导要把新知识的学习纳入原有的知识体系,使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孤立的、零散的,而是系统的、有体系的。而且知识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只要是相关的内容都可一并归纳。同时,对于重新组建的知识系统要重新审视、甄别、检验,以便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深度学习不会被表面的现象所困,而是通过现象直达事物的本质。

  问题意识。苏格拉底认为:“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问题是思维的起点,真问题是思维的助推器。只有学生的真问题存在,才能谈得上课堂的深度学习。对于一堂课,学生感兴趣的是什么?学习过程中有哪些国惑?课后还有哪些需要关注的问题?这些都是真问题,是学生想象力、求知欲、思维力的来源。呵护这些问题才是以生为本的体现,才是课堂有意义的基石。没有真问题,学生就是知识的奴仆。

学以创新。深度学习重视学以致用,在学以致用的基础上学以创新,懂得知识的迁移运用,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及现实问题。如通过学习电阻相关知识,就可以解决生活中白蚁的危害问题。否则学习就只是简单的、机械的、肤浅的记忆、复制、强化的过程,仍属于浅层的学习。

不懈批判。深度学习倡导批判性学习,培养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并不是一味地否定、怀疑、排斥,批判性思维可以使学生“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使学生质疑、反思,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最终形成独立的人格。深度学习的课堂必然是开放的课堂,课堂上多种观点并存,多种学习方式并存…他们互相包容、互相碰撞、互相悦纳。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敏捷性等,在这个过程中得以提升。

  多维思辨。深度学习倡导多维思辨,就是让学生围绕开放性问题各抒己见、唇枪舌剑、据理力争。学生的潜能被发掘,灵性被激活,心智的火焰被点燃。思辨的过程中,重组思维、发散思维、臻美思维等多种思维方法交互呈现,学生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直觉思维、创造思维得到潜移默化的滋养。深度学习重点关注高阶思维,即达到布卢姆认知领域学习目标中的分析、评价及创造层次。让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独立思考、独立求证,考虑多种不同方案,筛选甄别、选择最佳方案,在促进思维发展的同时获得成就感和快乐。

  当然,深度学习的前提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同时,深度学习还需要充分利用交互式反馈评价、思维导图式学习等工具。所有这一切都构成深度学习的要素都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真正提升,有利于促进学生人格的培养和思维的建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