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音乐情景教学方法》结题报告

(2018-05-22 13:08:42)
标签:

《小学音乐情景教学方

结题报告

分类: 小课题

附件1

周至县教育局2017年度

校(园)长校本课题结题申请表

立项号

2017XKT---XXYY008

 

课题名称

《小学音乐课情景教学方法的研究》

负责人

崔普锋 

 

工作单位

二曲街道东街小学

博客网址

 

http://blog.sina.com.cn/u/5844626733

完成时间

2018.05

成果主件名称

 

《小学音乐课情景教学方法的研究》

课题成果附件

(课题成果附件形式包括论文、教育叙事、随笔、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育案例、调研报告、教具制作等)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

形式

应用发表情况(打“√”)

博文

发表

刊物

发表

会议

交流

教学

应用

1

《小学音乐课堂随笔》

随笔

 

 

 

2

《新疆是个好地方》

教学设计

 

 

 

3

 

 

 

 

 

 

4

 

 

 

 

 

 

5

 

 

 

 

 

 

 

 

 

 

 

 

 

 

 

 

 

 

 

 

 

 

 

 

 

 

 

 

 

 

 

 

 

研究概述(不超过1000字,内容突出研究特色、研究效果)

 

课题研究结果如下:

1.音乐情境教学使学生从对音乐的冷漠变得热情

    通过录音机、幻灯机、录像机、VCD机等电教手段创设音乐情境,将音乐中的图像、内容、节奏等展示在学生面前,调动他们的眼、耳、手等多种器官,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2. 音乐情境教学使学生从对音乐内容的陌生变得了解

    鲜艳的色彩,生动的画面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精心设计并选择符合教学内容的图画,可以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促使学生很快进入歌曲的意境,达到理想的教学功效。

3.音乐情境教学使学生从音乐之外逐步走进音乐

    清晰明快的语言,让学生从中得到温馨,留下回味,获得快乐;有动感的肢体语言,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音乐教学中,音乐老师的语言生动形象,善于运用声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充满激情。

4. 音乐情境教学使学生的表演从机械逐步变得生动

    学生喜欢表演,也喜欢看表演。通过动作和表情表达出歌曲的内容和感情,容易使学生体会歌曲的情境。

5.巧妙提问挖掘情境

    通过启发性和探索性的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进行自由探索,在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力、理解力和表现能力的同时,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教育。

在近一年的课题研究及教学实践中,我逐步体会到在音乐教学中情境教学的重要性。因为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学唱歌曲和欣赏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非常需要教师精心创造各种有效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同时情境教学也正符合了新课程的要求,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课题组成员名单(不超过2人)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职务

在研究中承担任务

1

 

魏晓

30

二级

音乐教师

 

2

 

黄楠

30

二级

音乐教师

 

注: 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2页的范围内。

 

 

 

 

 

 

 

 

附件2

周至县教育局2017年度

教育科研小课题结题申请表

立项号

 

课题名称

 

负责人

 

 

工作单位

 

博客网址

 

完成时间

 

成果主件名称

 

课题成果附件

(课题成果附件形式包括论文、教育叙事、随笔、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育案例、调研报告、教具制作等)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

形式

应用发表情况(打“√”)

博文

发表

刊物

发表

会议

交流

教学

应用

1

 

 

 

 

 

 

2

 

 

 

 

 

 

研究概述(不超过1000字,内容突出研究特色、研究效果)

 

 

 

 

 

 

 

 

 

 

 

课题组成员名单(不超过2人)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职务

在研究中承担任务

1

 

 

 

 

 

 

 

2

 

 

 

 

 

 

 

注: 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2页的范围内。

 

 

 

 

 

 

 

 

 

 

 

 

 

 

 

 

 

附件3

周至县教育局2017年度

校(园)长校本课题结题报告

立项号

2017XKT---XXYY008

 

 

课题名称

《小学音乐课情景教学方法的研究》

负责人

崔普锋

所在单位

二曲街道东街小学

结题报告

关键词

 

结题

报告

摘要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表演的艺术。在教学中创设情景,抓住情感这个促进儿童发展的动因,有效创设音乐教学情景,使学生投入到音乐的享受中去,使他们的情感在音乐中得到释放,获得共鸣,完成心灵陶冶。创设情景实际上是创设一种氛围,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创的一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场景,这种场景能将学生带入与歌曲内容相应的氛围内,师生在此情景中进行情景交融的活动。教师可以借助多种丰富的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固有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进而引发他们探索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从感受体验形象去感知教材、教学内容,认识多姿多彩的音乐世界。

 

 

 

 

 

 

结题报告

《小学音乐课情境教学方法的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课题的界定

 情境即情况、环境,一般是指由景物、事件、人物关系等诸多要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有机结合的境地。教学情境,主要包括语言文字、图表、图像、实物材料、人物动作、人际关系等。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的教学。具体说是指教师以现行教材为基本内容,以学生周围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选择综合而典型的材料,创设特定的语言、形声色、问题等情境,真实而全面地反映或模拟现实,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自主地探究事物的整体结构、功能、作用,分析理解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从而形成新知识、新观点,并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手段。

 理论依据

    课改后的新教材在结构形式方面较以前有很大的改进,一般都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设计了单元情景主题。由于这些情景主题一般都贴近学生生活,因而有利于启迪学生心智,激发学生潜能,丰富学生情感。但教材只是一种载体,只是教与学的平台,不是课程的全部,只是为了达到课程目标而使用的教学材料,教师才是课程的实施者、解释者,只有通过教师的实施和解释,课程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目前形成了一些常用的小学音乐教学过程模式。但这些模式注重的都只是教学过程中的某个侧面,对于教师实际驾驭教材、驾驭课堂帮助不大。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也常通过创设情境来激趣,来组织课堂,但往往未能把教学内容有机地统整在情景主题之下,或过于花哨,或不利于协作交流等。因此教师如何利用现有教材,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与地方特点,依据建构主义等新理论来创设情境,并围绕情景主题来整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是值得我们进行研究的。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课题研究的背景

 多年来,我国音乐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存在着重知识轻技能,重认知轻情感,重形式轻内容的弊端,忽略了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而在国外,以德国的奥尔夫、瑞士的达尔克罗兹、匈牙利的柯达伊为代表的音乐教育体系及教学方法的形成与传播,对世界音乐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主张一切从孩子出发,让孩子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我国著名儿童教育专家李吉林老师为探索全面提高儿童素质的有效途径,创立了“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原理与操作体系。其情境教学与教育所蕴涵的现代教育思想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而且对儿童教育的各个领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2.课题研究的意义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如果将情境教育理论移植到小学音乐教学的素养教育中,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学习音乐的积极性。通过情境教学,教师注意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想象与情感体验联系起来,将音乐的表现形式与音乐的内容结合起来,真正体现音乐素养教育的价值,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音乐素养。情境创设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可以给学生留下主动探索的空间。实际教学工作中,情境教学的方式有许多,如问题情境、追问情境、动态情境、语言情境、记忆、联想、类比情境、生活展示情境等,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不断地进行创造,不断地探索,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从而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能力。

明确情境创设的意义,把握住情境创设的几个特征,掌握情境创设的方法,创设出合适的情境,既能改进音乐知识教学的呈现方式,也能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在音乐课的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习的兴趣,明确情境创设的意义,把握住情境创设的几个特征,掌握情境创设的方法,创设出合适的情境,既能改进音乐知识教学的呈现方式,也能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2、研究内容

    主要探讨课堂情境教学的方法:追问情境、动态情境、语言情境、记忆、联想、类比情境、生活展示情境等,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不断地进行创造,不断地探索,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从而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措施

1.研究方法:

1.应用行动研究法,及时收集处理情境教学过程中师生活动的反馈信息,并以此为依据调整方案,使研究更具实效性。

2.应用个案分析法,通过对课题研究对象的现状分析,正确认识研究对象发展的特点及其所处的水平。

3.应用经验总结法,分析研究过程,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论文与研究报告等。

2、研究措施:

1、通过对小学音乐必选修教材的梳理,寻找自主开发资源相关的知识点

2、日常生活中特别注意观察与小学音乐教学相关的现象,及时制作相关图片、视频资源,通过日积月累的工作,丰富创造情境教学的素材。

3、充分发挥新型电教手段,尝试与其相结合,使情境教学向多样化发展。

4、观看优秀教师的相应课例,研究情境教学的模式与内容,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组员探讨,制定方案,申报立项。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1、根据方案要求开展音乐教学

2、课例研讨交流3、调查问卷,中期总结4、专题研讨、专家指导5、观摩研讨6、分析、整理资料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汇总各种研究过程资料,分析比较,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教学案例分析:

利用课本插图  理解音乐情境

     音乐教材中针对音乐作品配上了许多精美、生动、形象的插图,用它来引导学生从视觉入手,展开相象,理解音乐意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音乐作品进行审美体验,既方便又有效。插图是直观的,有时又是概括的,因而留给学生广阔的想象余地。在欣赏通话故事音乐剧《龟兔赛跑》时,我让孩子们仔细的观察课本的插图让孩子们对整个故事有一个深入的了解,然后设计了森林公园的场景,制作了动物的头饰,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表演,从表演中感受音乐的特点,了解乌龟---双簧管浓厚低沉的音色,吹出缓慢平稳的音乐;兔子---单簧管轻快活泼的节奏下,吹出欢快的音调。同时,发挥想象力,创造出不同的故事结局,并用节奏和动作来表现不同的故事结局,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故事情节和故事人物主题音乐的形象性。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是引导不是强加给学生的意见,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中展现一个个情景,一步步的加深情感体验,使学生在认知活动中由于情感活动的参与,提高对音乐的感悟与创造的水平,使之达到思维的明晰和开阔。 

五、课题研究的结果与结论

“乐由情起”,这是说音乐由情感引起的,是特定情境下的情感交织的产物。这里的“情”则是艺术创作的灵魂,是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境和学习作品的关键所在。为此,音乐课上应根据音乐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对音乐作品内涵达到一定的认识,才能感受到音乐作品抽象的美感、接受美的教育,提高审美情趣。因此,首先应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使之产生共鸣,才能使学生真切地融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之中。

课题研究结果如下:

1.音乐情境教学使学生从对音乐的冷漠变得热情

    通过录音机、幻灯机、录像机、VCD机等电教手段创设音乐情境,将音乐中的图像、内容、节奏等展示在学生面前,调动他们的眼、耳、手等多种器官,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2. 音乐情境教学使学生从对音乐内容的陌生变得了解

    鲜艳的色彩,生动的画面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精心设计并选择符合教学内容的图画,可以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促使学生很快进入歌曲的意境,达到理想的教学功效。

3.音乐情境教学使学生从音乐之外逐步走进音乐

    清晰明快的语言,让学生从中得到温馨,留下回味,获得快乐;有动感的肢体语言,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音乐教学中,音乐老师的语言生动形象,善于运用声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充满激情。

4. 音乐情境教学使学生的表演从机械逐步变得生动

    学生喜欢表演,也喜欢看表演。通过动作和表情表达出歌曲的内容和感情,容易使学生体会歌曲的情境。

5.巧妙提问挖掘情境

    通过启发性和探索性的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进行自由探索,在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力、理解力和表现能力的同时,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教育。

在近一年的课题研究及教学实践中,我逐步体会到在音乐教学中情境教学的重要性。因为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学唱歌曲和欣赏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非常需要教师精心创造各种有效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同时情境教学也正符合了新课程的要求,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课题研究的结论

1.课题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认识

新课程强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要让他们乐于学,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实践证明,音乐课情境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通过情境教学学生会很快理解音乐、感受音乐、体验音乐。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征,并紧密结合音乐课的特点,运用各种手段创设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使他们在生动、活泼、愉悦、和谐的气氛中引起积极的情感共鸣,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另外,教师自身的情绪与激情也是影响音乐课堂情境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音乐不同于其他学科,老师在课堂上的表情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与课堂气氛。我们除了要努力钻研教材之外,还要对作品动情,产生一种对作者或作品的理解与同情,再以此为动力精心备课、上课,把学生吸引到教师所创作的情境中去。我先动情,并带动学生动情。作为音乐老师,就得有一种因音乐作品而动情的能力,这种情感来自教师自身的艺术修养与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

2.本课题研究成果的适用范围

 小学音乐鉴赏内容的感受教学。

小学音乐的唱歌内容的表现教学。

 小学音乐演奏内容的表演教学。

小学音乐相关文化内容的体验教学。

六、课题研究的思考

音乐教育旨在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能使学生从音乐的学习中得到真正的乐趣,接受并创造音乐的文明。能从音乐乐趣的体验中,音乐文明的享受中,得到性情的陶冶、精神的冶炼、培养自己温和的性格与坚毅的品格,以及与他人相处的和谐与融洽。而音乐教师应当成为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世界的桥梁,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很好的实现这一目标呢?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认为在音乐课教学中情境创设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创设出好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自愿的学习音乐。而且我们知道因为年龄的缘故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所以非常需要教师精心地创造各种有效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如果很好地运用了声、光、电、图等种种教学手段,学生就能进入行定的艺术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音乐。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音乐课的情境教学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情境是一种情感培养,创设情境的目的是唤起学生的审美注意,产生良好审美心境。音乐教学中的情境安排要连贯、科学、合理,并有思想的参与,并不是为情境而创设情境,应该有其实在的意义。本课题研究的反思如下:

1.情境创设应加强连贯性

一是音乐教材衔接方面情境创设的连贯性;二是音乐教学各环节之间情境创设的连贯性,即“前奏”情境创设要“独特”,“间奏”情境创设要“巧妙”,“高潮”情境创设要“出彩”,“尾声”情境创设要“实在”。

2.情境创设缺少典型性

情境创设应强调“画龙点睛”与“主次分明”,还应提倡“与时俱进”“自主探究”与“民主合作”。

教育是世界上最复杂的艺术,为此,我要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深刻理解新课程改革精神,不断加强反思,让学生在最有效的音乐情境中获得最真实的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浅谈《小学音乐情景教学方法》的探讨和研究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

附件4

周至县教育局2017年度

教育科研小课题结题报告

立项号

2017XKT---XXYY008

 

 

课题名称

《小学音乐课情景教学方法的研究》

负责人

崔普锋

所在单位

二曲街道东街小学

结题报告

关键词

 

结题

报告

摘要

 

 

 

 

 

 

 

结题报告

 

《小学音乐课情境教学方法的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课题的界定

 情境即情况、环境,一般是指由景物、事件、人物关系等诸多要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有机结合的境地。教学情境,主要包括语言文字、图表、图像、实物材料、人物动作、人际关系等。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的教学。具体说是指教师以现行教材为基本内容,以学生周围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选择综合而典型的材料,创设特定的语言、形声色、问题等情境,真实而全面地反映或模拟现实,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自主地探究事物的整体结构、功能、作用,分析理解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从而形成新知识、新观点,并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手段。

 理论依据

    课改后的新教材在结构形式方面较以前有很大的改进,一般都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设计了单元情景主题。由于这些情景主题一般都贴近学生生活,因而有利于启迪学生心智,激发学生潜能,丰富学生情感。但教材只是一种载体,只是教与学的平台,不是课程的全部,只是为了达到课程目标而使用的教学材料,教师才是课程的实施者、解释者,只有通过教师的实施和解释,课程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目前形成了一些常用的小学音乐教学过程模式。但这些模式注重的都只是教学过程中的某个侧面,对于教师实际驾驭教材、驾驭课堂帮助不大。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也常通过创设情境来激趣,来组织课堂,但往往未能把教学内容有机地统整在情景主题之下,或过于花哨,或不利于协作交流等。因此教师如何利用现有教材,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与地方特点,依据建构主义等新理论来创设情境,并围绕情景主题来整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是值得我们进行研究的。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课题研究的背景

 多年来,我国音乐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存在着重知识轻技能,重认知轻情感,重形式轻内容的弊端,忽略了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而在国外,以德国的奥尔夫、瑞士的达尔克罗兹、匈牙利的柯达伊为代表的音乐教育体系及教学方法的形成与传播,对世界音乐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主张一切从孩子出发,让孩子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我国著名儿童教育专家李吉林老师为探索全面提高儿童素质的有效途径,创立了“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原理与操作体系。其情境教学与教育所蕴涵的现代教育思想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而且对儿童教育的各个领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2.课题研究的意义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如果将情境教育理论移植到小学音乐教学的素养教育中,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学习音乐的积极性。通过情境教学,教师注意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想象与情感体验联系起来,将音乐的表现形式与音乐的内容结合起来,真正体现音乐素养教育的价值,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音乐素养。情境创设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可以给学生留下主动探索的空间。实际教学工作中,情境教学的方式有许多,如问题情境、追问情境、动态情境、语言情境、记忆、联想、类比情境、生活展示情境等,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不断地进行创造,不断地探索,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从而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能力。

明确情境创设的意义,把握住情境创设的几个特征,掌握情境创设的方法,创设出合适的情境,既能改进音乐知识教学的呈现方式,也能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在音乐课的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习的兴趣,明确情境创设的意义,把握住情境创设的几个特征,掌握情境创设的方法,创设出合适的情境,既能改进音乐知识教学的呈现方式,也能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2、研究内容

    主要探讨课堂情境教学的方法:追问情境、动态情境、语言情境、记忆、联想、类比情境、生活展示情境等,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不断地进行创造,不断地探索,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从而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措施

1.研究方法:

1.应用行动研究法,及时收集处理情境教学过程中师生活动的反馈信息,并以此为依据调整方案,使研究更具实效性。

2.应用个案分析法,通过对课题研究对象的现状分析,正确认识研究对象发展的特点及其所处的水平。

3.应用经验总结法,分析研究过程,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论文与研究报告等。

2、研究措施:

1、通过对小学音乐必选修教材的梳理,寻找自主开发资源相关的知识点

2、日常生活中特别注意观察与小学音乐教学相关的现象,及时制作相关图片、视频资源,通过日积月累的工作,丰富创造情境教学的素材。

3、充分发挥新型电教手段,尝试与其相结合,使情境教学向多样化发展。

4、观看优秀教师的相应课例,研究情境教学的模式与内容,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组员探讨,制定方案,申报立项。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1、根据方案要求开展音乐教学

2、课例研讨交流3、调查问卷,中期总结4、专题研讨、专家指导5、观摩研讨6、分析、整理资料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汇总各种研究过程资料,分析比较,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教学案例分析:

利用课本插图  理解音乐情境

     音乐教材中针对音乐作品配上了许多精美、生动、形象的插图,用它来引导学生从视觉入手,展开相象,理解音乐意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音乐作品进行审美体验,既方便又有效。插图是直观的,有时又是概括的,因而留给学生广阔的想象余地。在欣赏通话故事音乐剧《龟兔赛跑》时,我让孩子们仔细的观察课本的插图让孩子们对整个故事有一个深入的了解,然后设计了森林公园的场景,制作了动物的头饰,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表演,从表演中感受音乐的特点,了解乌龟---双簧管浓厚低沉的音色,吹出缓慢平稳的音乐;兔子---单簧管轻快活泼的节奏下,吹出欢快的音调。同时,发挥想象力,创造出不同的故事结局,并用节奏和动作来表现不同的故事结局,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故事情节和故事人物主题音乐的形象性。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是引导不是强加给学生的意见,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中展现一个个情景,一步步的加深情感体验,使学生在认知活动中由于情感活动的参与,提高对音乐的感悟与创造的水平,使之达到思维的明晰和开阔。 

五、课题研究的结果与结论

“乐由情起”,这是说音乐由情感引起的,是特定情境下的情感交织的产物。这里的“情”则是艺术创作的灵魂,是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境和学习作品的关键所在。为此,音乐课上应根据音乐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对音乐作品内涵达到一定的认识,才能感受到音乐作品抽象的美感、接受美的教育,提高审美情趣。因此,首先应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使之产生共鸣,才能使学生真切地融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之中。

课题研究结果如下:

1.音乐情境教学使学生从对音乐的冷漠变得热情

    通过录音机、幻灯机、录像机、VCD机等电教手段创设音乐情境,将音乐中的图像、内容、节奏等展示在学生面前,调动他们的眼、耳、手等多种器官,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2. 音乐情境教学使学生从对音乐内容的陌生变得了解

    鲜艳的色彩,生动的画面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精心设计并选择符合教学内容的图画,可以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促使学生很快进入歌曲的意境,达到理想的教学功效。

3.音乐情境教学使学生从音乐之外逐步走进音乐

    清晰明快的语言,让学生从中得到温馨,留下回味,获得快乐;有动感的肢体语言,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音乐教学中,音乐老师的语言生动形象,善于运用声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充满激情。

4. 音乐情境教学使学生的表演从机械逐步变得生动

    学生喜欢表演,也喜欢看表演。通过动作和表情表达出歌曲的内容和感情,容易使学生体会歌曲的情境。

5.巧妙提问挖掘情境

    通过启发性和探索性的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进行自由探索,在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力、理解力和表现能力的同时,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教育。

在近一年的课题研究及教学实践中,我逐步体会到在音乐教学中情境教学的重要性。因为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学唱歌曲和欣赏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非常需要教师精心创造各种有效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同时情境教学也正符合了新课程的要求,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课题研究的结论

1.课题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认识

新课程强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要让他们乐于学,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实践证明,音乐课情境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通过情境教学学生会很快理解音乐、感受音乐、体验音乐。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征,并紧密结合音乐课的特点,运用各种手段创设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使他们在生动、活泼、愉悦、和谐的气氛中引起积极的情感共鸣,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另外,教师自身的情绪与激情也是影响音乐课堂情境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音乐不同于其他学科,老师在课堂上的表情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与课堂气氛。我们除了要努力钻研教材之外,还要对作品动情,产生一种对作者或作品的理解与同情,再以此为动力精心备课、上课,把学生吸引到教师所创作的情境中去。我先动情,并带动学生动情。作为音乐老师,就得有一种因音乐作品而动情的能力,这种情感来自教师自身的艺术修养与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

2.本课题研究成果的适用范围

 小学音乐鉴赏内容的感受教学。

小学音乐的唱歌内容的表现教学。

 小学音乐演奏内容的表演教学。

小学音乐相关文化内容的体验教学。

六、课题研究的思考

音乐教育旨在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能使学生从音乐的学习中得到真正的乐趣,接受并创造音乐的文明。能从音乐乐趣的体验中,音乐文明的享受中,得到性情的陶冶、精神的冶炼、培养自己温和的性格与坚毅的品格,以及与他人相处的和谐与融洽。而音乐教师应当成为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世界的桥梁,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很好的实现这一目标呢?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认为在音乐课教学中情境创设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创设出好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自愿的学习音乐。而且我们知道因为年龄的缘故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所以非常需要教师精心地创造各种有效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如果很好地运用了声、光、电、图等种种教学手段,学生就能进入行定的艺术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音乐。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音乐课的情境教学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情境是一种情感培养,创设情境的目的是唤起学生的审美注意,产生良好审美心境。音乐教学中的情境安排要连贯、科学、合理,并有思想的参与,并不是为情境而创设情境,应该有其实在的意义。本课题研究的反思如下:

1.情境创设应加强连贯性

一是音乐教材衔接方面情境创设的连贯性;二是音乐教学各环节之间情境创设的连贯性,即“前奏”情境创设要“独特”,“间奏”情境创设要“巧妙”,“高潮”情境创设要“出彩”,“尾声”情境创设要“实在”。

2.情境创设缺少典型性

情境创设应强调“画龙点睛”与“主次分明”,还应提倡“与时俱进”“自主探究”与“民主合作”。

教育是世界上最复杂的艺术,为此,我要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深刻理解新课程改革精神,不断加强反思,让学生在最有效的音乐情境中获得最真实的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