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一个堂弟刚入职那年,曾深夜打电话向我倒苦水。
那时他刚失恋不久,又碰上了难缠的客户,忍不住跟人大吵了一架。
后来主管给他两个选择:上门道歉、立马走人。
“他先欺负人的,凭什么我道歉?我不干了还不行吗!”
愤懑不已的他,在电话那头一连抱怨了半个小时。
等他情绪平静下来后,我给他讲了我早前在报社的两件事。
第一件事发生在工作的第三年。
有一个我带的新记者,没有经过我审核发稿,结果内容有点小问题。
主任当着所有人的面,劈头盖脸地骂了我整整四十八分钟,时隔多年我依然记得清清楚楚。
那天我绕着单位旁边的湖跑了整整五圈。
此后,凡是经手的稿件,我都要检查两遍以上,一个字一个标点地校对。
第二件,是我刚做主编那会儿,有一回因为临时撤稿开了天窗。
当时整个办公室急得团团转,我赶紧想了主题,联系了两位资深作者,求人家立刻、马上开写。
然后一伙人校对、排版,忙活到凌晨,终于顺利交付印刷。
很多年后再回想起这两件事,我依然感慨很深。
你问我委屈吗?当然。新记者工作失误,为什么让我背锅?
着急吗?当然。要知道,开天窗对报刊来说,是绝对不允许的。
但我更知道,再委屈、再着急也没用。
我要做的,是把眼前的事处理好,是用成绩证明自己。
最后,老师毕业时送我的一番话,被我原封送给了弟弟:
“在职场,要戒掉你的玻璃心,和那些无谓的情绪。
把活儿做完,把事情做好,才是一个职场人的基本素养。”
没有一份工作不委屈,没有谁做得比谁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