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人与一所学校
(2022-12-23 14:06:24)每年毕业季,桐城中华职业学校领头创办人徐智明心情都不能平静,那些参加高考的学生达线了,他欣喜;满载毕业生的汽车一辆接一辆驶出校门,踏上就业征程,他高兴。每当这个高光时刻,他都会情不自禁想起从白手起家到资产过亿的创业之路,想起创业时的那些艰难……
今年90多岁的徐智明,退休前在桐城市教育局工作。1992年底,与他共事十几年的齐瑞林、尹昌庚几乎同时退休。想起每年有一半以上没有考上高中的农村孩子面临无学可上的境地,三人一拍即合,决定开桐城民办教育的先河,创办一所非营利性职业学校。从此三位老人丢掉清闲,沐风栉雨,踏上了一条极其艰难的创业之路。
学校开办初始,一缺资金,二缺基地,三缺设备。徐智明与大家合计,先从办培训班起步,以教育养教育。他们拿出3万元退休金作为开办经费。就这样,他们从办培训班入手,培养初中毕业生和农民工。3年时间内,他们购买一所占地5亩的闲置小学,并建起了3幢面积达4000平方米的教学、办公和宿舍楼,添置了数百套教学设备,到2003年底,学校净资产480万元。
随着学校知名度的日渐提升,众多农家子弟来此读书,扩大规模、提升教学环境势在必行。数千万的基建资金缺口使徐智明日夜如泰山压顶,他一次次向市内外的单位及个人150多人次借钱,最少的一笔才2500元。当地的农民企业家张良寿挺身而出,出资1000多万元,帮助建设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新校区,一座崭新的校园在桐城市区西北角拔地而起。
2005年,学校获准在全省范围内招生。徐智明为了让那些初中毕业的农家孩子有学上,尤其是革命老区、山区的贫困初中生进入社会后有一技之长,他们不辞辛苦,上门劝说,减少他们的各种费用,有时甚至贴钱让他们来学校读书。仅2004年一年,学校就减免贫困生学费60多万元,争取各方捐赠近百万元,同时还招收了几十名残疾人。起初几年,徐智明团队成员一分钱工资也没有,差旅费、招待费都是自掏腰包,直到1996年他们每人每月领取200元,2001年起每月增加100元,还有那些甘于清贫,拿着极少的工资,一直坚守在教学岗位上的教师们。正是由于这些人的坚守,使得这所学校得到长足发展,成为草根阶层的“草根学校”,成为有志青年上行的阶梯。
人们说这座校园是一座固化了爱的场所,从30年前的一块砖,到如今几幢高楼,都写满了学校创办者爱的奉献。第二次建设新校园时,徐智明已是70多岁了,为调动施工人员积极性,他不仅将家里茶叶拿到工地,还冒着酷暑给工人们倒茶水,递砂递砖,最后累得住院。 如今,中华职业学校已是安庆市、安徽省示范职业学校,培养了8721名毕业生,其中考入高校学生2589人,毕业生就业率达100%,遍布省内外各个地方,各个行业。学校资产已过亿,但徐智明等一帮开办者于2011年一致同意将学校捐给当地政府,让学校有一个稳定规范的发展渠道。
徐智明本人先后获“全国第二届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中国好人榜诚实守信好人”等称号,2014年又获得“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参加全国表彰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伍先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