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北的一处富庶之地——颍上县

标签:
大美颍上宇飞宇飞电脑颍上颍上宇飞 |
分类: 大美颍上 |
颍上县
颍上是皖北地区的鱼米之乡,盛产小麦、水稻、玉米、红薯等农产品。
颍上历史悠久。据南照镇铜台孜发现的陶器、石器等文物考证,此地为新石器时代遗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就建立邑治,周为“慎邑”,秦置“慎县”,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改称“颍上”。
此后一路沿革,直至今天。
颍上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铁矿储量上亿吨,煤炭储藏量达100多亿吨。拥有谢桥、刘庄两座年产一千万吨的特大型煤矿。
颍上属典型的淮北冲积平原,境内无山丘,地势平坦,由西北向东南略倾斜。其地貌形态有三种类型:
河间平原。分布在西淝河、颍河及淮河之间的平缓地带,由西向东南微倾斜,海拔24~29米,是县内主要的地貌形式。成土母质以河湖沉积物为主,受黄泛沉积影响不明显。
黄泛平原。分布在颍河两岸洼地,宽5~15公里。原地表为黄泛沉积物覆盖,土壤主要是沙土至粘土或不同质地组成,尤以粘土居多。自然肥力较高,是本县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
河谷平原。分布在淮河沿岸,原为河漫滩,地表多为厚度不等的淮河冲积物覆盖,地势平洼,土壤较肥沃,易发生洪涝灾害,农业产量高但不保收。
颍上水资源丰富。境内主要河流有淮河、颍河。域内淮河岸线长98公里,主要支流有涧河、润河、颍河、西淝河、济河。颍河从东北入境,至东南入淮,贯流103公里。
除天然河流之外,境内还有淮颍大沟、阜颍河、八里河引河、谢展河、人民河、小清河、八丈沟、灰沟、六南河9条人工河,总长129公里,排灌效益150万公顷。主要湖泊有唐垛湖、秋稼湖、第三湖、焦岗湖、戴家湖、五里湖,面积898.6平方公里。
颍上粮食作物以小麦、水稻、甘薯、大豆为主。其次是玉米、豇豆、绿豆等杂粮。经济作物有油菜、芝麻、花生、棉花、红麻、烟叶、甘蔗、向日葵等。蔬菜有大白菜、莴苣、马铃薯、山药、芥菜、丝瓜、黄瓜、瓠子、葱、蒜、荆芥、苋菜、芹菜、空心菜、茄子、辣椒、白萝卜、胡萝卜、四季豆、刀豆、韭菜、姜、腊菜、黄花菜、菠菜、葫芦、扁豆、豆角、蕃茄、芋头、南瓜、冬瓜、西瓜、笋瓜、绞瓜、小茴香等。
药用植物,以野生为主,有颍半夏、半边莲、紫苏、车前草等。
林木以落叶、阔叶树种为主,针叶常青树种次之。其中:用材乔木有椿、楝、榆、槐、泡桐、杨、柳、松柏等;灌木有荆条、杞柳、紫穗槐等;果木有梨、苹果、桃、李、枣、柿、石榴、樱桃、葡萄等;风景树有法梧、蓬松、刺松、马尾松、柳杉、雪松。
家养动物,大牲畜以黄牛为主。此外还有猪羊与鸡鸭鹅等
经济鱼类,有鲢、鳙、鲤、草、青、鲂、鲫、黑鱼、鲶鱼,以及黄鳝、虾、蟹、螺丝、河蚌等。
禽鸟有麻雀、喜鹊、杜鹃、啄木鸟、猫头鹰、乌鸦、鹌鹑、斑鸠、百灵、苍鹰、黄鹂、画眉、野鸡、雕、鹰、灰喜鹊、山雀、练八哥、麻鹌子、告田子、燕、黑卷尾、黄莺、布谷、翡翠、花喜鹊、云雀、地牯牛、灰鹤、喳喳儿、青雀、灰鹭等。
颍上风景名胜有:
八里河旅游区。位于八里河镇,东邻颍河,南依淮水。总占地15.8平方公里,分为鸟语林、西区、东区、十二花岛、明清苑五大景点。
八里河旅游区
景区内,碧波万顷,风光旖旎,古色古香,让人如痴如醉。景区建筑融中西风格于一体,尽现建筑文化和园林文化的魅力。游客可行走栈桥,览万顷碧波于脚下;也可乘坐舟船,赏十二花岛于四时;还可进明清古宅,赏砖瓦缝合、斗拱飞檐,体会不同的人间意境。
明清苑。是滨河公园江心洲的一座大型古建筑群,占地38亩,建筑面积达1.3万平方米,分八大外院、五大内院,共13个院落。建筑古色古香,院落典雅精致,斗拱飞檐,独具匠心,砖、石、木雕,美轮美奂。明清苑把建筑文化、管子文化、民俗文化、颍淮文化有机融合,打造皖北地区独具特色的建筑博物馆。
迪沟生态景区。位于颍上县迪沟镇,距县城19公里。包括竹音寺、五百罗汉堂和生态园几部分。竹音寺重建于1999年4月1日,占地面积630亩,整个寺庙规模庞大,气势恢宏。五百罗汉堂位于竹音寺内,其五百罗汉全部用香樟实木整体雕刻彩绘而成,历时2年零3个月,其规模及用料国内罕见,且这组大型木雕作品摆脱了佛教传统泥雕千佛一面的模式,把佛教文化和现代艺术相交融,堪称“中国雕塑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五里湖生态湿地公园。位于城区西侧,主要景点及旅游资源包括城市森林公园、迎宾公园、尤家花园及故居、民俗博览馆、文化馆、体育场区、游客接待中心、湿地公园、鸟岛及配套文化娱乐设施,同时配套建设景区内道路。
景区以颍上自然生态、城市乡村田园风光为基础,以“绿色生态”、“平原水乡”、“历史文化”、“淮河水韵”为核心,深度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函,注重提高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的真实性、参与性,注重促进颍上自然生态保护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管鲍祠。管鲍祠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名管子祠,祠内有管鲍享殿和管仲衣冠冢与管仲父墓。始建年月已不可考,因同时纪念管仲、鲍叔牙两位贤人,改名为管鲍祠。明万历六年,由文学家、戏曲作家屠隆在颍上县令任上重建,并作名文《管鲍祠碑记》。
尤家花园。位于城西五里湖畔,始建于清末,解放前为一处私家园林,占地80多亩,花园四面环水,中间三条水系将园区分为四个部分,以“奇花、异草、型松、怪石”著称,园内小桥流水、假山长廊、亭台轩榭、奇花异草、型松怪石、绚丽多姿;苍松翠柏、绿荫叠障,曲径通幽,整体布局小巧玲珑,移步换景,具有典型的苏式园林风格,素有“皖北豫园”的美称。既是“天然标本植物园”,也是中原地区的天然植物园。
管仲老街。位于解放路辅路,是一个以文化旅游为特色,具有浓郁的皖北水乡家园记忆和人文情怀的商业街区。通过仿古建筑、天井式设计、绿化园艺、休闲业态等方面的规划设计,将传统人文和现代商业进行了有机融合,形成一个集餐饮、购物、娱乐、文化等功能为一体的时尚旅游街区。
颍上风味小吃,多种多样。有鸡蛋烤饼、韭菜合子、芝麻糖饼、萝卜炖肉、鸡蛋面叶、豆杂面条、红薯稀饭、糖醋鲤鱼、粉丝鸡、地锅鸡、家常鱼炖豆腐、牛肉炒豆饼子等。
颍上宜居生态新城
颍上文化艺术独具特色。颍上花鼓灯是全国著名的地方艺术形式,舞蹈动感特强,速度快捷敏锐,架势变换频繁,节奏紧促有力,动作韵味十足,表演场面炽热欢腾,演员情绪欢快激昂,唱腔粗犷高亢,整个演出气氛堂皇富丽,地方特色浓郁。2006年,颍上花鼓灯与凤台花鼓灯,蚌埠花鼓灯一起列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推剧,又名“四句推子”,流行在颍上东南部地区的杨湖、鲁口、黄坝地区,唱腔只有反复四句,有些单调,剧目虽然活泼清新,充满生活情趣,但因为总共有四、五十出戏显得底子单薄。“四句推子”是亟需保护的地方剧种。是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前一篇:“皖北水乡”颍上的绿色信念
后一篇:安徽省府、州、县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