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郑姓图腾】:
郑姓是炎帝祝融支以封建地为命名的族称,本为“酉”姓。郑由“酉”和“太阳运行的阶梯”组成。“酉”是仰韶时代的尖底瓶插在地上作为“酉时”(傍晚的时候)的观测仪器,很可能就是后代滴漏的原始形态。“酉”放在宫殿议事厅中柱下火塘(灶)前。“酉”后来演化为“尊”,所以“尊”又成为氏族族长的标志,在陶器时代相当于鼎,代表政权和权力。酉人居地为郑.
二、【郑姓迁徙分布】:
郑氏最早的发源地是今河南省的新郑县。在战国时因为韩国所灭,便散迁到河南东部及山东、安徽等地间。秦时,19世孙郑袭迁司州河南洛阳。27世孙郑其举族迁回荥阳。秦汉以后,郑姓已迁入邻近地区,主要以今浙江,陕西,山东,湖南,湖北,四川,江苏,安徽,河北,山西等境为其分布的主要地区。其后29世孙郑宾居山东高密。安徽省颍上县王岗镇郑姓居住甚多,王岗镇东北方向郑湾(郑家湾)有几千口郑姓居民。
颍上郑氏大多是明清二代迁来。如明洪武年间,即有王岗镇郑家湾始迁祖铸、谢桥镇郑庄始迁祖亮、江口镇马圩村始迁祖配玉等,同从山东枣林庄迁来;同期又有白塔湖西岸始迁祖来生,自皖南歙县迁来。书载修谱文件、各宗支谱序及源流考、本县郑氏名人传略、郑氏史略、史迹、各宗支世系图世系录、孝悌篇等。
三、【郑姓辈份】:
郑姓最早的血缘先祖是黄帝,受姓始祖是西周末年的郑桓公。周宣王公元前806年封小弟姬友于郑(陕西省棫林,今凤翔西劝读村南一带),建郑国,史称郑桓公。桓公居棫林,徙拾(今华县陕西省化肥厂)。郑国公元前769年东迁新郑,于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灭,前后立国432年,共十四世。亡国后的郑人奔于陈、宋间,为纪念故国以郑名氏,就得郑姓。
今天的郑姓人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来源。如唐朝的郑注本姓鱼,明代的郑和本姓马,都因不同的原由而改姓郑。又如南唐李后主之后为避战祸,因李后主曾受封郑王而改姓郑。今天少数民族中也有以郑为姓的,其姓氏来源和血统源流当是另有所出。
四、【郑姓辈份】:
分支1:
周泽龙惠尧舜禹汤
分支2:
登堂有家传(学
法维),兰田多生玉,思孝步鸿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