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迪:做一个觉醒、成长中的妈妈——《妈妈觉醒孩子幸福》读后

(2020-10-04 09:25:58)
分类: 美文美段

李迪:做一个觉醒、成长中的妈妈——《妈妈觉醒 孩子幸福》读后

原创 chuhelidi 李迪德育 昨天

这是一本育儿书籍,是一本如何做觉醒、成长的妈妈的书籍。

作者陈航武老师是我所见过的最有教育天分和使命感的心理学家。我曾经自费参加过两次他主讲的“爱的唤醒”课程。上学期防疫期间,我又在网上购买了他为其一个月的实修课程。所以,对于书中的一些观点,我并不陌生。如今再次阅读,却依然为航武老师对家庭教育冷静、科学、易懂而又不失温度的分析而感动。

书的扉页写着:“养育孩子的过程,不仅是支持一个孩子长大成人,更是一场事关自我的修行!妈妈只有不断地自我觉醒与成长,才能打破原生家庭的‘魔咒’。”

我的孩子已经上大学了,我却依然在学习如何做一个好妈妈。因为我完全认同书中的观点——做父母,是一生一世的修行。 

卡尔荣格说:潜意识在没有进入到意识的时候,那就是你的命运。

我意识到了自己不是完美的母亲。我跟随书中的内容,去学着爱自己,疗愈自己童年未解的心结。我学着做孩子合格的妈妈,也做我内心深处那个曾经被伤害、被挫败、被冷落……的自己的妈妈。

作者说:“成为父母并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它不是在孩子出生的瞬间就被决定的事情,而是要用一生的时间来修习的功课。”

亲爱的你,听到了吗?“成为父母”是用一生的时间来修习的功课 

聪明的你,扪心自问,曾经为这个功课付出了多少?

也许因为打理着自己的公众号的缘故,也许因为公众号里有几篇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便经常有父母来咨询我:“孩子沉迷网络怎么办?”“孩子厌学怎么办?”“孩子总是不听话怎么办?”

愚笨如我,怎么会知道怎么办?这恐怕是我们做父母的应该修习的功课啊!却有太多的家长不能理解:“怎么是让我学习?难道不是应该让孩子学习,让孩子改变吗?”

一方面,作者认为,大部分孩子需要的不是“治疗”,而是一个能够真正懂他们、关爱他们、鼓励他们的父母;另一方面,作者又提出:“请大家对中国的爸妈们多一份宽容,给我们一点成长的时间。”

他说的是“我们”——包括你,包括我,包括作者自己,包括我们为人父母的每一个。

作者在书中举例,说他前段时间看到网上一则新闻:一位新手妈妈说自己生完孩子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她还说,如果可以重来,会选择不要生孩子。她遭到了众多网友攻击:“你自己决定要生的,生了就不要抱怨。”

这就是我们的社会。当父母承认自己的挣扎时,得到的不是接纳与支持,反而是社会大众与周遭亲友的指责与批评。这些父母只好把委屈隐藏起来,假装成完美的父母,打落牙齿和血吞,进而去苛求自己的孩子。 

我一直认为,做一个不靠谱的父母也没有什么了不起。错了,就坦坦荡荡认错,也给孩子做个有错就承认并勇于承担责任的榜样。给孩子一个这个世界不完美,爸爸妈妈不完美,但是我们还是要接纳并热爱这个不完美的世界和父母的观点。

一个愿意宽容对待世界和父母的人,才可能宽容地对待自己。很多人标榜自己“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我多少是有点不信的。一个对自己过分苛责的人,必然也会苛责身边人。

为了给孩子建立安全感,作者给了父母三个技巧:1.陪伴不指责。2.信任不控制。3.自由不干扰。 

试问:有几个父母能做到?

我承认,自己做不到。所以,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一起上下而求索。

让孩子获得价值感的技巧也有三个:1.聆听与分享。2.肯定与鼓励。3.展示阶段性成果。

很多人说:孩子是父母最好的镜子。作者的理解是:孩子可以让做为家长的我们更好地觉知自己,看见自己未被满足的心理需求——这是我们一切行动的深层逻辑。 

也就是说,当我们控制不住对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冷静一下,问自己五个问题:1.发生了什么事?2.这件事引发了我的哪些情绪?3.最强烈的情绪感受是哪一个?4.最强的这份情绪感受是怎么来的?5.这份情绪要提醒我什么?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来昨天听的一节网络课程,老师谈到情绪管理,举例说:有一个年轻教师——我们姑且叫他张老师。张老师前一天和女朋友分手,很难过。第二天一早来到教室,发现班里有一个女生迟到了,便问:“为什么来得这么晚?” 

女生回答:“没有听见闹铃响,睡过了……”

张老师勃然大怒:“你昨天晚上和谁在一起混了……” 

授课老师这时候问我们:“张老师内心深处其实在骂谁?”

张老师显然是在骂他的前女友。但是,当张老师没有深入思考的时候,他便处在“无明”状态,可能就以为自己是在骂女生。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一个小小的迟到,就导致自己如此大怒。

根据航武老师的建议,张老师在发脾气之际或之后,可以冷静一下,问自己:发生了什么事?(女生迟到了)这件事引发了我哪些情绪感受?(愤怒,焦虑,委屈……)最强烈的感受是哪一个?(愤怒)最强的这份情绪感受是怎么来的?(女朋友和我分受,让我有了挫败感、羞耻感,所以我愤怒)这份情绪在提醒我什么?(我可以继续努力,活出更好的自己,来证明自己并不是配不上前女友……)

航武老师总是那么宽容,他在剖析问题根源之后,还不忘提醒我们:允许自己可以情绪失控。允许自己可以无能为力。或者说,允许自己就是搞砸了。

时刻不要忘记,我们接纳允许了自己的不完美,才可能真正宽以待人。

很多孩子没有规矩。航武老师对于规矩的建立也给了四个步骤:1.家人间达成共识。2.让孩子参与到规矩制定中来。3.不纵容错误。4.在处罚的同时,继续关心孩子。

我相信,航武老师绝对熟知《正面管教》。因为这就是家庭会议、温和而坚定等最好的诠释。 

面对亲子冲突,作者给我们的建议是:呼呼、看看、抱抱、说说、谈谈。多么简单!

而此书最让我产生同感的,是最后一章,作者说:天才总是把自己热爱的事情做到极致。天才往往比常人更加勤奋。这种勤奋,并不是自律,而是真正地热爱——欲罢不能,至死方休。有这样一种狂热,还怕没有学习动力吗?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最热爱的事情。愿我们每个人都熟知自己的天赋才华。比如三毛,数学不及格,但语文好;比如琼瑶,数学是个位数,但会写小说;比如舟舟……舟舟的数学成绩肯定也不怎么样,但是人家节奏感和乐感好……

传统教育是把原生的树全部砍掉,再将一模一样的树种在田野里;天赋教育的策略,是不砍树也不种树,而是看原生的树是怎么长大的,想办法让树长得更好并发展为优势树种。

在职业学校里,做到天赋教育的策略,应该不是难事。 

路漫漫其修远兮,为了成为觉醒与成长中的妈妈和老师,我将上下而求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