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心与教育》精彩片段

(2016-08-19 08:12:18)
分类: 读书笔记

这本书有很多的精彩片段,值得像诗词名篇一样记住!

P3: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信念就是:要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他手里培养处理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这就是他的教育思想。

未来班的教育实践是成功的,其标志固然是它符合了许多通常教育评价的“硬指标”;但在 我心目中,得意之处注意在于:我自觉地发挥了“集体”的教育功能,注意了各种教育内容和方式的有机融合,善于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开始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其精神世界的充实,有意调动学校以外的积极因素参与教育----

(我想:归纳一下班主任的班级教育内容:校外力量、学生家长、著名文章、校内优秀同学、校内优秀教师、校内事务人员 ----只要有价值,都可以纳入教育,给学生接地气实实在在的教育。)

P7:在教育实践方面,我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进行个性教育、民主教育和生活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所谓“个性教育”,就是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个性的教育,其核心是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所谓“民主教育”,就是学生独立人格、平等意识、法治(注意:包括“法制”,但不仅仅是“法制”)精神等现代观念的教育。所谓“生活教育”,就是教会学生把书本知识转化为生活能力,把学校教育与日常生活沟通,把时代的活水引入课堂,把教育的空间扩展到社会的天地。

我在进行这些探索的时候,脑子里当然没有“素质教育”的概念,但对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叶圣陶等教育家的理论学习和我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的回顾,使我形成了一个质朴的认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着眼于每一个“人”的发展,而不是培养“考试机器”;因此,唯分数至上的所谓教育,是目中无“人”的伪教育。

P9:我的“素质教育观”——素质教育是“民主、科学、个性”的教育。它是“民主”的教育:把学生当成有灵性的人,而非“学习机器”;发自肺腑地爱每一位学生而不仅仅是少数“尖子生”;教师把自己视为与学生在人格、尊严和情感上平等的朋友和探求真理上志同道合的同志。它是“科学”的教育:严格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P14: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

(思考:爱心与童心,对于不管从事什么职业的人都是需要的,这样的人很有人情味,充满人道主义精神,家长是重要的教育者,一定首先得具有爱心与童心,所以所有人都应该具有爱心与童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