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芙蓉国文汇》第十三卷优秀作品——《家乡的桥》

(2022-04-28 12:44:26)
标签:

散文

诗歌

小说

芙蓉杯

芙蓉国文汇

家乡的桥

 

/胡少龙

 

我的家乡在监利市朱河镇相传这里古时候的湖边连着小溪小溪的岸边住着一户朱姓人家而得名朱家河(无人考证)。然而在我小时的记忆里街是石板街沿河走的俗称直肠街但巷子很多。上起老岭仓下到六月庵七里欠三分是清朝进士胡大任捐资修建的。甚至有人夸张地称:一根长烟杆可伸到对门去点火。街两边商贾云集可谓:热闹之繁华。

到了我上中学的时候朱河中学就在我家对河家住河镇岸。这条河便成了我上学的最大障碍。那时只有上街有座摇晃的木桥走过骇骇惊惊的下街吴巷子有座稍扎实点的木桥无论走上走下都得一二十分钟。听到上课铃声都能跑得赢但是被河隔着多耽误时间!多的时间可帮家里做饭、剁莲籽、纺麻编草席等。有时因家务耽搁了就跑到河边偷人家的船撑(划)过河去;也有的是玩妄形了耽误上学也只好偷船渡过去;也有的是把偷船过河当一种玩耍的乐趣有波光粼粼、鱼儿戏游。当然也有不会撑(划)的或慌乱的掉入河中 还有个别酿成惨祸、溺水而亡的这些都会遭来船家的追赶或咒骂

过了些年不知什么时候兴起水泥钢筋上街头和吴巷子的木桥先后都换成水泥桥。而我家和朱河中学仍被河隔着好的是我也去外地工作。然而这里还有居住的人们出行带来不便可惜我没有能力捐资架桥。再过一些年回老家听说政府为民谋福址在这里修建了水泥桥。我欣喜地去观看果然是座坚固的水泥桥一桥飞架东西、流水变通途几分钟就到了朱河中学。母校的大门已从西边的矮小栅栏式门改到东面的高大门垛又是不锈钢伸缩门。先前东面围墙外的荒凉变成大马路车水马龙的。我伫立桥中放眼望去碧水蓝天、犹如小桥流水; 两岸居家兴旺、绿树成荫; 抚摸护栏爱不释手。啊我心中的桥骄小而坚固大大方便人们的出行既节约了时间更活跃了经济。皎洁的月光下更是一幅迷人的水彩画 即使没有月光的夜里各色灯光映射下也是小桥伊人。桥的两端有序地布满了超市店铺:五颜六色的奇明彩灯招牌;有服装、鞋帽、副食、五金、手机电脑等琳琅满目;还有美味的餐馆飘逸的香气馋得我非要吃上口炸米粑团子、锅盔、鳝鱼码子面什么的家乡的小吃还是小时候的味很有特色!镇上还修建了芦陵大道等多条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人来车往、熙熙攘攘有优秀企业和丰收田园 物阜民丰随岳高速路也途经朱河好一派现代小都市的气息!

我感慨系之近些年家乡也发展真快啊!

 

 

作者简介:

 

胡少龙出生于上世纪中国的大跃进年代老家位于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的湖北省监利县朱河水乡小集镇。系省作协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中国高级专家学者联合会会员监利县第十二届、十三届政协委员。其个人条目收录于《中国当代作家大辞典》、《湖北作家辞典》和《人类主流人物辞库》等辞书。受聘多家报刊网站的通讯员、记者、编辑、签约作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