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国文汇》第十三卷优秀作品——《我的父亲》
(2022-04-28 12:19:09)
标签:
散文诗歌小说芙蓉杯芙蓉国文汇 |
我的父亲
文/王小琴
我的父亲从小对我很严厉,同时他也是很爱我的,他把他的爱藏在了严厉里。还记得有一次父亲从县城买回来一支弹簧圆珠笔,那时候从没见过这样的笔,就感觉很好奇。趁父亲在坡上干农活,我就把笔拿出来玩,结果把弹簧弄坏了,笔也不能再用了,我当时害怕极了,跑到爷爷家去躲起来不敢回家。天黑了父亲到处找不到人急死了。可想而知,后面被拎回家后,被狠狠地教训了一顿。还有一次,记得我刚读一年级,父亲把早饭做好了叫我去叫母亲回家吃饭,我想都没想就说你为啥不去叫?结果就因为这句话我挨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打,这是父亲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打我。打完后父亲又给我讲了为什么要打我,然后像往常一样背着我去上学。当时的我懵懵懂懂的,很不理解,就觉得他很凶很凶。
小时候很羡慕其他小朋友,感觉他们都和自己父亲很亲,可以在父亲的怀抱撒娇,能和父亲像朋友一样闲谈,而我从不敢在父亲面前撒娇,总是很害怕他,总怕做错事要挨骂挨打。就拿吃饭来说,其他小伙伴吃饭时候可以端着碗到处跑,这家串那家,而我们家吃饭的时候,父亲从小就教育道:“食不言,寝不语”,必须规规矩矩的坐着吃饭,不能到处跑,不能讲话。
懂事后我明白了,尽管父亲的教育方式有欠妥,但他让我成了一个有礼貌、尊敬长辈、有担当的人。我也庆幸我有一个严厉的父亲,在我的成长路上有他严厉的教育和要求,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
我的父亲是一名乡村教师。1999年,为响应上级拆掉“土围子”的号召,作为村小负责人的父亲带领村小全体教师一起将200余名学生安置到农户家里,一边做好教学工作,一边协助村上完成学校建修任务。他带头扛木头、背砖,常常是风里来,雨里去,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砖木结构四合院式学校终于落成,并安装好了电灯,成为农建小学5所村小中校舍最好、学生最多的村级小学。
时代变迁,城镇化建设的脚步加速了村小“空心化”,曾经热闹非凡的河东村小学生越来越少。2005年,父亲以民师身份考入广师后毕业,原本可安排到条件更好的木门小学去工作,但他得知年轻的新教师无人愿意到村小任教后,毅然决然重新选择回到河东村小,这一干就是一辈子。为解决学生营养餐问题,他经常一个人往返于村小与中心校,用自己的摩托车为学生运输营养奶、鸡蛋等。他每天到校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烧水,为学生们准备开水和午餐。炎热夏天,他护送孩子回家;寒冷冬天,他为学生生火取暖,煮蛋烫奶。岁月流逝,父亲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优秀学子,同事眼中年轻精神的“王小伙”已两鬓斑白,成了年轻村民口中的“王老革命”,他用朴实无华的行动让那些留在村小的孩子感受到了如家般的温暖和父亲般浑厚的慈爱。
还记得我刚上一年级的时候,父亲就说:“我从学校拿个小黑板回来,你做不来的题,我好给你讲。”结果我六年级都毕业了,小黑板都没拿回来。在我的记忆中他好像很少给我和弟弟辅导作业,上完课下午回到家还要干农活,晚上还要备课。留给我们的时间很少很少。幸好他从小就给我们讲,上课要认真,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听讲,不然上课不认真听下课花双培的时间都不一定补得回来。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我的学习也没让他过多的操心。我现在也有自己的孩子,我也从小给她这样讲,孩子的学习也让我很省心!
我的父亲做的一手好饭,别人家都是妈妈做饭,而我们家都是爸爸做饭。从二年级开始父亲就教我做菜,像包包子,蒸馒头等手艺都是从父亲那里学来的。他说:“不管男生还是女生,都必须要学会做饭。以后出门在外不至于饿着。”于是乎我和弟弟被父亲训练的都能烧一手好菜。
父亲在我读大二的时候变化很大。2004年的夏天,我母亲突发脑溢血。家里的所有家务全部落在了父亲得肩上。在母亲生病之前,家里的大小事都是母亲操劳,像养猪,养牛,种菜都是母亲的活儿。天有不测风云,可能正是由于平时太操劳了,一下子病倒了是我们全家人否始料未及的。母亲病倒父亲没有告诉我们,爷爷说漏嘴了我才知道母亲病了。当我打电话给父亲,父亲说:“不告诉你们就是怕影响你们的学习,你和你弟弟安心的读书,家里还有我呢。”当暑假回家看到父亲时,两鬓都有白发了,背也有些驼了。母亲病了后,学校的工作要完成,母亲需要他的照顾,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需要料理,每天就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原来那个背影高大、穿着讲究的父亲早已不见了。我提出不想读书了在家帮他分担一些。父亲很严肃的告诉我,“农村娃娃不读书咋行呢,你妈还有我呢,家里还有我呢,天塌下来还有我顶着呢,怕啥!你们都安心去上学,将来你们有出息了我也就安心了。”幸好我们都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都找到了理想的工作,组建了幸福的家庭。
在父亲身上我还学到了不服输的精神。满30年教龄的农村教师只要满足基本条件的都可以评高级职称,父亲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但他没有普通话证书。他毅然决定报名参加普通话培训考试,第一次去广元参加培训考试,他很紧张,听母亲说每天瞌睡都睡不着。我们劝他算了,年龄大了,身体最重要,不评职也无所谓。但父亲没有放弃,他又去考了第二次,第三次。功夫不负有心人,俗话说的好“事不过三”,第三次父亲如愿以偿的拿到了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父亲打电话告诉我们时我能感到他言语间的高兴,真为父亲感到高兴,付出终会有收获的!在2019年的时候父亲如愿评上了高级教师,在过两年就可以安安心心的退休了。
高尔基曾说:父爱如伞,为你遮风挡雨;父爱如雨,为你濯洗心灵;父爱如路,伴你走完人生。 我的父亲—— —个平凡、严厉、慈祥的父亲,就这样一直坚守在“父亲”这个岗位上,像一座灯塔始终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在黑暗中为我们驱散恐惧,在风雨袭来时给我们坚强和温暖,在悲观失望时给我们勇气和力量。他用言行默默的影响着我的一生。
作者简介:
王小琴,中共党员,2007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现就职于四川省宣汉职业中专学校任教,在校期间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曾获“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