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四环六步自主与动态”高效课堂模式介绍

(2016-02-05 16:59:26)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驿站

“四环六步自主与动态”高效课堂模式介绍

王     

http://s1/mw690/006nff18zy6Z8cx8n6gb0&690

高效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创建学习共同体,使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单位时间内提高学习绩效,全面实现课程目标,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过程。而构建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也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切实改变目前我校数学课堂教学教法陈旧,学习被动,效益不高的状况,课题组成员依据高效课堂的教育理论和经验,结合我校学生的数学学习实际,循序渐进地推进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在实践中探索出了适合与本校数学学情的“四环六步自主与动态”高效课堂模式。

一、“四环六步自主与动态”高效课堂模式的形成过程

1.改革目标

“四环六步”自主与动态高效课堂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以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为目标,以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为抓手,以狠抓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为重点,努力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育评价制度,不断探索高效课堂的方式、方法和途径,从根本上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实现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和学校的科学发展。

2.形成过程

20123月课题组成员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并制定了《神木七中高效课堂实施方案》(讨论稿),组织课题组成员和骨干教师分批到宜川中学、杜郎口、昌乐二中、槐芽中学等地观摩学习,借鉴名校课改的成功经验,认真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四环六步自主与动态”高效课堂模式。

2.1加强组织、制定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2.1.1为切实落实贯彻学校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课改精神,努力探索出适合与我校校情、学情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组成立了以教务副校长为顾问,蹲组领导把关,课题负责人全面负责,全体组员参与,班主任协助的数学高效课堂领导小组。

2.1.2在召开多次领导小组会议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共识,讨论制定出“神木七中数学高效课堂改革实施方案”,保证我组新课改的顺利实施。

 2.2加强业务学习,更新教育理念

 推进高效课堂改革,必须彻底改变教师旧的教学观念。为了改变广大教师的旧观念、旧思路,学校多次召开全体教师会议,相关领导与骨干教师介绍了杜郎口、洋思、昌乐二中、槐芽中学等课改名校的成功做法。经过学习组内同志一致认为必须真正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要大胆借鉴他人之长、融众家之智慧为我所用,对课堂教学“大动干戈”,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2.3多层面、多形式,加强课改培训

 当教师对课改观念有了初步认识,课改路究竟怎样走,新的课堂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有何转变,教师又如何上课,只有通过组织教师学习,加强培训来解决。

 2.3.1利用一周一次的教研组会组织课题组教师在多媒体上观看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课堂教学实录,观看一节,讨论一节、积累一节;通过网络上网查找杜郎口发展史,学习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教学模式,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模式”,相继组织组内教师开展“课堂教学行为自我反思”活动,对已往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深刻的自查自纠,经过学习、培训和反思,各位教师就自己本科目的教学有了初步的设想。

  2.3.2及时召开“高效课堂”研讨会,在教师尝试教学一段时间后我组两名同志带着困惑和问题赴咸阳高新一中,宝鸡槐芽中学考察学习,通过考察之前的困惑有了很好的解答,为我组的课改拓宽了思路,为我组形成独有的教学模式做好了铺垫。

2.4狠抓落实,扎实推进课改工作

课改工作的好坏,关键在于落实。

2.4.1开展多种形式的听、评课活动

1)、为了把课堂教学的改革真正付诸于实施,20124月中旬召开课改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制定听评课计划、课堂评价标准,组织全组教师每人一节听评课,听一节、评一节。

2)、在教研组内进行“高效课堂”教学观摩,在组内树立典型、学习榜样。

2.4.2落实集体备课,做好《导学案》的编写工作

借助于集体备课的平台讨论制定课时计划、提前落实《导学案》编写任务等。

2.4.3认真探索,集思广益,确立教学模式

学习了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教学模式,参观了昌乐二中“271数学高效课堂模式” 基础上,结合我组实际,逐渐形成了“四环六步”自主与动态高效课堂模式“六步”主要是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的六个步骤,“四环”主要是对《导学案》完成的四个环节。

二、“四环六步自主与动态”高效课堂模式的内容

“四环”主要是对《导学案》处理的四个环节:

 第一环自主学习:完成课前预习,初步解决《自主学习提纲》中的问题及合作探究中的部分问题。

     第二环合作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自学过程中在《导学案》中遇到的问题。

第三环展示交流:通过黑板同学的展示,解决《导学案》中小组合作无法解决的问题,并学习借鉴其他同学的优秀解法及老师补充讲解的知识。

第四环总结提升:在以上三个环节的基础上,再次整理《导学案》中的所有问题,总结知识与方法,实现人人零问题化。

“六步”主要是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的六个步骤

第一步:课前准备

1、课前提前在黑板板书学习任务内的题目

2、采取学生自愿和教师根据导学案的完成情况提前确定两种原则

 


第二步:课题引领                                

1、《导学案》中《预习案》完成情况点评

2、学习目标展示

3、教师讲解主干知识

4、教师再次落实课堂学习探究任务

 

 第三步:合作探究

学科组长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重点探究有疑虑的题目,或概念,实现80%的问题通过组内合作完成

 

第四步:互动交流            

1、展示与交流

2、教师点评并作出相应评价

 

第五步:总结提升             

1、课时小结

2、学科班长点评

 

  第六步:巩固与强化

1、              对《导学案》做最后的整理与完善

2、              完成《自我检测》与作业。

 

三、“四环六步”自主与动态高效课堂模式的实施基础

高效学习小组的合理组建、学习小组的评价与激励及符合学情的《导学案》编写是“四环六步”课堂模式有效进行的三大基础保障。

3.1精心构建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是高效课堂有序实施的重要载体,其组建原则是做好人员分配及各级各类成员的培训工作。

3.1.1尊重个性差异,实现优劣互补,合理分配小组成员

⑴一般以6人为一组,实行A1 1  C1C2三个层次(解释:一般以成绩为依据,中间向两边凑)

⑵通过自愿、民主的原则选好行政组长,负责设计好自己的小组名称,与组内成员讨论并确定小组目标、小组公约,全面负责本组的纪律情况,协助班主任做好对小组成员的评价工作。

⑶根据学生的喜好及成绩情况,任命好各科学科组长,基本上人人都要当某一科的学科组长,高一的同学有的同学甚至要同时承担两个科目的学科组长,实现了组内成员人人要充当不同的角色,成员之间只有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各自的任务,学科组长主要负责本学科的学习并协助科任教师做好本科目的评价工作。

3.1.2巧抓时机,注重实效,有序推进“三类学生群体” 的培训工作

教师要大胆放权,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与自主参与意识,使各级各类组长成为我们推进高效课堂教学的得力助手,所以要做好对科代表、学科组长及全体学生的培训工作。

3.2师生协作,全面落实对各类学生群体的评价工作,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无时无刻不在的评价就是无时无刻不在的管理,评价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老师有要求,就一定要有评价,老师的要求才能落到实处。所以我们要不断的落实好对科代表、学科组长、学习小组成员的评价工作,我们的高效教学才能一步步的落在实处。

3.3编写符合学生实际的导学案

借鉴课改名校的《导学案》编写办法,确定了适合于我校数学学情的导学案模板,包括《预习案》、《探究案》、《检测案》三部分,制订了《导学案》编写原则及其使用要求。

四“四环六步自主与动态”课堂模式的实施效果

    通过“四环六步”自主与动态高效课堂模式,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数学课堂焕发了勃勃生机,学生的数学成绩与往届学生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张海晨、李炳婷著,山东文艺出版社;

[2]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高效课堂22条》,李炳亭著,山东文艺出版社;

[4]《问道课堂——高效课,堂的理念与方法的26个追问》,褚清源著,山东文艺出版社;

[5]《解密高效课堂》,赵薇,荆秀红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专家点评:

胡鸣焕(咸阳师范学院教授,“高效课堂”课题组组长):神木县第七中学“四环六步”自主与动态高效课堂模式以《导学案》为载体,依托高效学习小组,运用独特的高效课堂评价手段,从学校学生实际出发,追求课堂效益的最大化,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活了数学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生的数学成绩,尤其是数学素养有了很大的提升,该模式符合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