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作业
(2024-06-11 18:49:12)
标签:
教育育儿杂谈 |
端午节假期第一天中午,我就接到了媳妇的电话。无他叮嘱我给儿子打电话,让他快点把作业弄完。细问之下,才明白原来孩子的语文老师布置了一项抄写作业,挺多,孩子为难了。
其实平时我身边朋友也有经常问我:为什么国家三令五申教育改革,可孩子们的作业却越做越多?
作为既当老师又当父母的我绝对有发言权。其实原因很简单,只要我们的中考、高考制度不改革,“双减”就不可能实现,就只能作为一句挂在嘴边的口号。因为尽管制度政策下发,但是我们的相应的评价机制却并没有改变。特别是落实“双减”政策减量很容易,但在减量的同时增质却很难。
那我们作为家长该怎么办呢?我的意见是,先沉住气,不要抱怨,老师布置多少都陪他搞,搞到几点都陪他搞。我家女儿,现在上七年级。从三年级遇到一个超爱布置作业的语文老师起,已经跟每天的语文作业打了多年的持久战。作业多的根源我们不多讨论,无非还是老一套,应试教育弊端,老师考核标准偏颇等等,讨论了也无力改变。
作为家长,一定一定要耐着性子,认认真真地陪孩子把老师布置的作业搞完,无论作业多多,无论孩子搞到几点。我知道这么说一定有人反对,可是我不是理论家,口头派,我是以我的血泪教训给楼主提出的良心建议。
因为我见过反例。同学的孩子和我女儿同班,由于作业多,同学有诸多微词,他觉得作业只是起到巩固和训练的目的,于是对孩子的要求比较低,一些题目孩子可以抄答案。对于许多的题目,他也没有要求孩子做到尽可能完美,对孩子的字迹潦草马虎都视而不见,心里想的是孩子得身体好。当时同学觉得自己是真是理智又聪明的家长,可是时间久了,弊端渐显。
孩子五年级后,突然成绩出现了很大的下降,随着课业难度的增加,凭小聪明越来越难取得好成绩,需要稳扎稳打,踏踏实实。而他孩子已经养成了对作业敷衍潦草的习惯,遇到困难不是想着怎么克服,而是能躲则躲,作业多了就偷工减料,数学题目稍微难一点就空着。此时他意识到了,这跟我最初对他教育有很大关系。是他的教育理念导致了孩子现在的学习习惯。
所以我建议你,作为家长,即便对作业再不满,也不要对孩子表现出来,更不能直接给他答案抄,而是得有耐心地、陪着他认真地写,同时教导他,即便有困难,我们也得想方设法去克服,端正的学习态度就是靠这样日复一日的坚持培养的。后来,女儿班级很多同学都已经适应了高强度的作业,一些孩子写得不仅快还字迹端正,准确率高。
作为家长,调整孩子的学习习惯让他适应老师的作业。把作业多当成是你们共同成长路上的一块硬骨头吧,该啃还得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