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善于建设的班主任》读后感
(2024-05-01 12:09:40)
标签:
教育阅读感悟 |
现在只要是在学校担任班主任工作的老师,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中、职校每天的工作状态都是每天忙的团团转,累的憨憨的,却几乎都只是在上级的指挥棒下跳舞,在每天一堆突发事情中忙碌。
班级中那几十个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做为一名班主任不仅需要摸清这几十个孩子的情绪、状态,还要找对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方式。班主任的成长又极难复制,许多方法与教师自身的知识内涵、教育水平、性格特点息息相关。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是身边不知道出现多少次的现状了。似乎,班主任的成长只能在学习优秀者的思想上自我摸索。但我的这种想法直到遇到杨雪梅老师的《做一个善于建设的班主任》。
杨雪梅老师的《做一个善于建设的班主任》这本书,真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她不是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去管理一个班级,而是作为一个建设者的身份去构建一个共同进步的团队。这本书从“探寻触动心灵的密码”“建设有活力的班级”“搭建家校合作桥梁”“谱筑专业发展基石” 四个方面论述,将杨雪梅老师亲身经历的工作小故事和对教育思高与读者分享。整本书中处处隐含着杨老师的教育智慧和一个前行者坚韧。
和学生交往,否定前先肯定、尝试换位思考、批评前转个弯,杨老师直接给出了三个小妙招,实用且极有教育智慧。成功在于细节,其实我们的生活经验早就告诉过我们:同样的一件事情,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处理,必然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任何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美,所以与每一名学生交流哪怕是批评时,都要“先给与学生肯定,再指出不足,这样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批评。”
再比如如何构建一个班级凝聚力,杨老师在书中分别用拉家长“下水”、引学生“上钩”、向搭档“示弱”,这三条策略,告诉我们一定要拒绝孤军奋战。团结身边可以团结的一切力量,才能真正实现做大做强。毕竟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只有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
在阅读这本书时候,我其实往往会跳出班主任成长这个维度。其实小到我们每个人的家庭建设,还是教育团队的建设,甚至于推及到其他方面,如果我们都可以从杨老师的教育思想上获得灵感的火花。
今年我有幸来到青海支教,但现实的种种无奈让我十分沮丧,在没读这本书之前,我甚至对自己的能力都产生了深深地自我怀疑。但随着对《做一个善于建设的班主任》一书阅读深入,我明白不是外部条件不好,不是工作对象不配合,而是我缺少杨雪梅老师的智慧和方法。
毕竟,“向内,总会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