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讲题的思考
(2023-09-20 01:16:13)数学难学吗?最起码对于一些孩子不太友好。数学难教吗?的确在许多时候我们老师下了许多功夫,似乎成效也不大。特别是到了小学五六年级,许多孩子的数学都成了一块掉在了灰堆里的豆腐,吹不的也打不得,许多时候我们老师似乎也没有了办法。
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分析数学成绩教的较好的教师,在排除掉学生水平差异、家长层次的差异之外,他们似乎在教学上总有些独到之处。特别是有些教师在我们看来并没有使多大的力气,就让孩子学会弄懂并掌握了。而我们让孩子做了大量的题目,我们批改了大量的作业,孩子们就是一错再错。
因为其实许多孩子对许多基础问题,特别是课本中的典型问题、重难点题目都不清晰的,都没有彻底搞清弄懂,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掌握。再多的练习又有何用?老师们,盲目大量做题,有时候错误或者误解也会得到巩固,纠正起来会更加困难。
同时,也有一些老师在讲解这些基础性的重难点题目时只重视了解题方法的讲授,甚至对于一些题目的多种解法都只选取其中一种方法讲解,没有真正让孩子们理解题目解决背后的知识思维脉络。数学题目的讲授除了要让孩子知道题目解决的方法,更要让孩子理解方法背后的数学原理。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在学会解题后能够举一反三。因为毕竟有时考试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同时,我们也要承认小学生大都不爱看、读数学课本。因为数学课本是用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写成的,逻辑性强,抽象难懂。这就造成了孩子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往往会缺乏细致的审题:往往有很多孩子有时候题还没有读完,“答案”就已经做出来了。这就更需要咱们老师通过认真的讲解例题和重难点题型让孩子们学会分析题目。
所以,老师们在讲解典型例题和重难点题目时要注意规范。要读题、要明确已知和未知,要引导孩子画图分析,要教会孩子会看会读。看就是看懂图画、公式和文字;读就是读懂数学术语和关键词语。考试时,一张数学试卷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首先要做的就是看和读,就是去审题。
同时,在题目讲解过程中要注意孩子们的思考和复述。单纯的讲解往往是低效的,你讲的越多课堂效率就越低。要注意讲题过程的留白,给孩子们思考的时间。咱们讲完题还要让孩子们复述,让孩子将解题过程中的关键点、重要思路完整的复述出来,再让孩子体会数学的可参与性的同时还将解题的正确思路烙印在孩子们的思维最深处。
数学的教学其实关键就在课本中的基础题,典型题,易错题。我们可以统称它们为重难点题目,我们在遵循教材教学思路的同时还可以借助必要的讲题课件提升自己的讲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