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是什么?

(2023-06-11 22:14:50)
标签:

教育

感悟

育儿

杂谈

教育是什么?首先,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

所以,教育有其自身的的规则。正如先贤所言:“教育之所以为人类所特有,在于它是人的能动性活动。”那为什么教育似乎成了一个人人可以“得尔诛之”的话题?

从教二十多年,现在的教育真真是除了畜牧局就没有不能下命令的存在!反腐倡廉还可以说是教师队伍有可能不廉洁,打黑除恶是为了宣传到位。但食品安全不购买“三无产品”为啥还需要学校宣传?普法教育为上让在校的小学生用自己的小手去带动家长的大手?

教育是人类教育区别于动物的教养的根源。教育的目的在于人类经验的传递,从而保证种族社会性的繁衍。动物不具有意识,其活动是本能性的,不具有主观能动性。即,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

所以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目标的确立的根本!也就是说,教育目标的确定就决定了教育是什么样的。所以,教育本质上是一个国家的根本!

但似乎教育的定义或者是界定,更像是领导一拍脑袋就能改变的事情。教育的自身规律就越来越没有人关注,都在思考我该如何在短时间内让“教育”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那,我们且抛开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者个具体的问题不说,来谈谈教育如何培养“人”。人之为人的根本在于人具有意识,具有主体性。人类在幼儿期便逐渐萌生主体和客体的差别,将自己与所看到的物体在意识上分开,从而具有了主体性,成为自己的主人。人只有意识到自己的主体性,才能萌发理性,独立的思考,追求自由、平等。因此,我们说教育要培养人,最关键的在于唤醒人的主体性。

但现在更多的“命令”或者是“指令”是如何让教育呈现出他们需要的颜色!正如被人们深恶痛绝的填鸭式教育就在于泯灭了人的主体性,学生失去了主动选择与创造的机会,成为一个知识的容器,一个物体,而非独立思考的人。而我们说填鸭式教育下的学生往往具有奴性,也是其主体性泯灭的表现。但现在,让学生的学习遵循“主导性”和“主体性”了吗?

教育的改革如果只是为了展示出学生的“主导性”和“主体性”,那就是客观存在的“主导性”和“主体性”吗?

教育是能提升孩子人生温度的存在,而不是其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也谈培训
后一篇:也谈中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