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 读龚雄飞《学本教学》有感
(2016-10-15 23:05:45)
标签:
教育阅读感悟 |
龚雄飞先生的理念实质上还是在回答一个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作为教师,我们肯定应该首先完成教纲中的各种教学目标。但如果我们认真解读教材,你就会发现知识点的传授并不是教学工作的唯一和全部。
最近自己任教的小学二年级数学学科,刚教完一百以内加减法。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我发现这一部分的学习远远不是列个竖式然后告诉孩子“先这样然后再这样”,就可以了的。
教材中将这一块知识分在在一年级下和二年级上两部分完成的。并且是分成了五个模块。在教学方式上,教师用书的教学建议环节,明确写有:“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也就是说,必须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必须让学生理解算式的含义。
教师用书中还多次强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交流合作”,“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交流中了解到…”
这些提示和强调其实都在谈一个事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跑步比赛,我想人生应该是一场马拉松。我们不会永远陪伴孩子的成长。当孩子逐渐长大,一些知识点会慢慢遗忘,但习惯和思维方式却会陪伴他们终生。
教育必须避免孩子思维方式的单一化、同质化、模式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和以学生的体验为中心。首先我们要明确学习不应仅限于简单的复制和模仿。其次应避免教学模式的形式化。龚雄飞先生的《学本教学》提到可以把知识问题化、问题思维化、思维品质化。这个观点我非常赞同和欣赏。
其实,很多时候作为教师若能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家长,你想让你的孩子遇到什么样的老师?受到什么样的教育?;如果你是学生你想遇到什么样的老师?受到什么样的教育?答案也许就出来了。
自由的意识、独立的思想、扎实的学习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品质,这些才是我们应该教给学生的,这些才是跑赢人生马拉松不可或缺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