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型”教学模式与策略的探究》研究方案
(2018-10-10 16:19:18)
课 题 研 究 方 案
专业:语文
单位:钟山中心小学
课题负责人: 胡彩红
《“语用型”教学模式与策略的探究》研究方案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多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几乎拓展到所有方面,研究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从总体上看,语文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面临很深的困惑。“高耗低效”、学生不爱学、社会不满意。语文不管怎样学,到最后要来考察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时,语言应用能力无疑是一个不容忽视、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一个人说的话恰当得体与否,写出来的文章漂亮与否,是很能说明一个人的语文水平怎样的。所以,我们认为,语文教学的“本然”,其实就是言语应用,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必须定位在“语用”上,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出路,这才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因此,强化“语用”意识,打造“语用型”语文课堂,让文本言语得以“增值”,让言语技能得到提升,是语文教学的本原旨归。
“语用”教学观已成为“新课标”所倡导的语文教学观;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已成为极力倡导与突出的语文教学核心目标与价值取向。小学生学语文,主要不是研究语言,而是理解、积累、运用语言。理解与积累还是为了运用语言。学会运用语言——真实正确地表达思想,自然恰当地与他人沟通,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所在。课文是“语用”的范例,是编者精挑细选的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学生必须借助文本语境方可习得“语用”知识、经验与智慧,并通过相应的运用实践从而形成“语用”能力。
“语用型”教学模式将学生的言语发展视为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摒弃繁琐的分析,杜绝没有理性的阅读,赶走一味拔高的感悟,以学习语言为本。结合文本,让学生展开对语言的积累、表达和运用,使语文教学更加扎扎实实、实实在在,充满浓浓的语文味浓。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努力改变传统语文教学重文本分析轻言语实践的弊端,努力打造“语用型”语文课堂。
1.研究的目标
2.研究的内容与重点
三、研究范围
“语用型”教学以发展言语能力为主,课堂形态上以学习语言为本,教学思路上以语言带动内容,使语文教学实在而语文味浓。“语用型”教学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目标,实现了三个转变:由教学中重语形、语义向重语用转变;由教学中重知识向重能力转变;由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
四、研究对象
五、研究方法
(1)文献调查法。通过多方面收集阅读,参考有关专业期刊、文献有关本课题的资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为课题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2)个案研究法。课题组成员立足常态课堂,通过课堂实践,观察课题给小学语文课堂带来的作用与变化,从教者、学习者等来分析我们的教育现象。
(3)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代表了试验与应用研究之间的关系。课题组成员通过进行调查报告、分析,设计试验方案并付诸实施,进而再计划、再实施、再评价或发现的滚雪球方式不断进行。
(4)反思总结法。课题组成员根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案例,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挖掘现有经验材料,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进行反思总结,撰写经验总结,形成文字材料。
六、课题组织与管理
课题负责人:胡彩红
主 要
成员:蔡冬云
郑丽娇
七、研究的程序
本课题研究时间自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具体拟划分为三个阶段。
八、本课题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准备阶段(2018.05-2018.06)
(1)客观分析当前小语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的现状。
(2)查阅相关语用教学资料,请教专家,组织课题成员进行相关内容学习。
(3)做好课题申报工作。
实施阶段(2018.07-2019.12)
(1)组织开题与项目落实,开展研究方案,实践验证,拟订教学模式,进行案例展示,组织反思、评议。
(2)课题小组成员进行案例分析,撰写研究论文,总结阶段性成果。
(3)根据课题内容,学习相关资料,组织老师参加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外出学习活动。
(4)进行研究反馈,召开交流会和研讨会。
总结阶段(2020.01—2020.04)
(1)整理研究成果,总结经验,进行课题研究情况调研,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2)总结典型经验,汇总研究资料,梳理归类。
(3)展示、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九、研究成果形式
研究成果以报告、照片、案例、论文、学生作品等形式表现。
十、研究组成员及分工
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
||||
序号 |
姓名 |
职责 |
联系电话 |
备注 |
1 |
蔡冬云 |
各类活动记录、拍照、撰写报道 |
|
|
2 |
张永恒 |
课例、案例分析收集 |
|
|
3 |
杨建仙 |
教学随记、各类报告收集 |
|
|
4 |
陈明敏 |
各类小结、心得体会 |
|
|
5 |
黄恩恩 |
课例、案例分析收集 |
|
|
6 |
许伟华 |
学生作品、课堂实录 |
|
|
7 |
吴建武 |
组织主持、电子文档材料 博客材料上传 |
|
|
8 |
郑丽娇 |
查找学习资料发送 |
|
|
9 |
曾美华 |
学习笔记、会议记录收集 |
|
|
10 |
张美钦 |
论文汇编 |
|
十一、经费预算情况。
本课题实验经费由学校提供,课题资料主要以学校图书馆和学校网络资源库为主,教师自身也有一定的资料储备,如资料不足,学校承诺及时帮助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