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儒林外史》八、九回读后感

(2016-05-08 14:57:47)
分类: 学习

       两位娄公子从第八回开始出场,拜别蘧太守后,乘小船回去,看到两岸景观,道:“我们几年京华尘土中,那得见这样优雅景致?宋人词说得好:‘算计只有归来是。’果然!果然!”从这话中,便可知他俩不是庸俗之辈,不是一心只求功名利禄之人。八回结尾也有“公子好客,结多少硕彦名儒;相府开筵,常聚些布衣韦带”,更觉此二人不一般。

邹吉甫是娄府看守坟墓的,,也就是娄府的仆人,然而两公子却以礼相待。当吉甫的儿子邹三无意遇到两公子,纳头便拜,两公子慌忙扶起。吉甫望见两公子,丢了拐杖,便要倒身下拜,两公子慌忙扶住道:“老人家何消行这个礼?”两公子扯他同坐下,吉甫说了许多恩典的客气话,四公子道:“我们弟兄都不在家,有甚么好处到你老人家,却说这样的话!越说得我们心里不安。”三公子道:“况且坟山累你老人家看守多年,我们方且感知不尽,怎说这话?”这根本不像是封建社会主子同奴仆的交往:主子对奴仆威严有加,奴仆对主子唯唯喏喏,鲜见主子贤惠如两公子,不禁对两公子心生崇敬。听了杨执中的遭遇,热心相助,杨执中获救后,不悉内情,没来娄府登门道谢,两公子不胜诧异,心里觉得杨执中想是高绝的学问,更加可敬。“论理,我弟兄既仰慕他,就该先到他家相见订交,定要望他来报谢,这不是俗情了么?”、“我也是这样想。但岂不闻‘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之说”,这表明两公子已从同情知己转向敬佩杨执中高深的学问。从救人而不望报谢,有德于人而忘之的品德来看,实属难能可贵。第一次去拜访杨执中,简装便服,叫了一只小船,谁都不知道两公子此番是去访贤求士。也正因为简装轻行,两公子差点挨了打。刘守备的运租米船,假借娄家相府之名,在河道里横行霸道,一伙如狼似虎的仆人,狗仗人势,手拿鞭子,打那挤河路的船,竟然打到了两公子坐的小船上,船家请三公子出来给他们认一认,三公子说:“你主人虽不是我本家,却也同在乡里,借个官衔灯笼何妨。但你们在河道里行凶打人,却使不得。你们说是我家,岂不要坏了我家的声名?你们起来。就回去见了你们主人,也不必说在河里遇着我的这番话,只是下次也不必如此。”这是何等的襟怀,何等的气度!

虽然后来发现他们交友不慎,被朋友欺骗,但只能说明他俩从小生活在相府中,社会经验不足、比较单纯。两公子出身名门望族,家财万贯,然而,却看不出半点尊贵与炫耀的迹象,他们平易近人、行侠仗义、为人和善、心胸宽广,无半点恃强凌弱、居高自傲,具翩翩学子风度,着实令人喜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