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古今中外看客形象浅析
★★★★
陈芷珊
【摘要】在鲁迅笔下塑造过许多鲜明的人物,而有一个角色看似置身事外却对事情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个角色就是看客。看客心理的存在导致看客现象的产生,进而看出了民族的劣根性。论文意在分析看客现象产生的原因及不同时代背景看客现象的异同,以小见大深入发现民族劣根性,警示反省提高国民素质意识。
【关键】鲁迅小说,看客,吃与被吃,民族劣根性
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1)人的心理世界是丰富的,受现实的影响,人的心理也会发生不同的反应。而有些人由于承受不住现实的压迫心理发生扭曲,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亦是如此。
一.一个看客到一群看客。
没有详细的外貌描写,没有过多地语言描述,他们只有一个动作—看。他们看似与主线无关却深深地强化了主旨,看客以不同的角度按照他们自己的想法和认识随意发表言论去“攻击”局中人,看客的冷漠和麻木是因为内心有扭曲的想法,一个人有了扭曲的心理进而影响到一个群体的心理扭曲,一个看客的出现会产生令人难以置信的效应,这好似犯罪心理学中提到的破窗效应,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2),潜移默化中一个看客的出现会导致一群看客的产生,而民族劣根性亦随时间逐渐滋生。读《鲁迅小说全集》看客的形象跃然纸上,从咸亨酒店的客人及伙计到不知名的小学生,他们都是看客,他们既是当局者又是旁观者,可谁又能真正看得清呢?
二.中国看客的集大成——鲁迅小说看客形象分析
篇目
|
看客形象
|
背景
|
其行为动作
|
《孔乙己》
|
咸亨酒店里的伙计、掌柜及客人
|
孔乙己好吃懒做,偶尔做些偷窃的事
|
嘲笑孔乙己,漠视他的遭遇
|
《药》
|
华老栓店中的客人
|
小栓得病,夏喻被杀
|
同情小栓,怒骂革命者夏喻
|
《阿Q正传》
|
街上的行人
|
1.
阿Q与小D打架
2.
阿Q被游街示众
|
1.围观的人喝彩、煽动
2.围观的人喝彩叫好
|
《祝福》
|
鲁镇的人家,男女老少
|
祥林嫂的丈夫和儿子皆死,她向鲁镇的人诉说遭遇
|
一开始引得他们悲伤,时间久了更多的是烦厌和唾弃
|
《示众》
|
路上的行人
|
一个犯人被游街示众
|
行人看犯人,犯人看行人
|
特点
|
以他人的痛苦当做自身的快乐
|
|
|
看客的类型:1.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
2.对纠正不正确的现象缺乏信心,盲目从众
3.随大流,以他人的痛苦当作自身的快乐,以此安慰自己受伤的心灵
4.愚蠢麻木地嘲笑讽刺革新者,自以为旧的东西是好的,新的思想是害人的
以《孔乙己》一文来说,咸亨酒店里的伙计、掌柜及客人都是看客,他们将孔乙己悲惨的遭遇当作笑柄,无情的嘲笑是他们无形的攻击武器。“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3)一个看客的出现诱使一群看客的出现,而《孔乙己》一文中出现的看客正是3类型的表现,以他人的痛苦当做自身的快乐,以此安慰自己受伤的心灵。鲁迅小说中出现的看客类型各异,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多以群体的形式出现,用言语和嘲笑攻击他人,以此满足自己。
三.外国名著中的看客形象分析
鲁迅先生曾到外国留学也喜爱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他的文风也深受外国文学的影响,作品《巴黎圣母院》中也有看客形象的出现,相较于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我认为前者的叙述更加直白、看客形象更加突出。“群众有等候观赏公开行刑的习惯,他们用观看邢台来消磨时间。当伽西莫多给拖到刑台顶上的时候,当人们能够从各方面看见他被人用绳子和皮条绑在刑台的轮盘上的时候,场内爆发了一阵笑声和喊声,人们认出他就是伽西莫多。”(4)文中的卡西莫多被绑在广场上示众,在烈日下口渴难耐,遭受围观者的嘲笑和辱骂,卡西莫多因为长相丑陋而被围观的人当成怪物、当成笑柄,围观的人发出刻薄的声音攻击这个内心软弱的人,正是因为有这种冷漠麻木的看客才会让卡西莫多这个看起来丑陋的人因爱斯梅拉达送水而留下眼泪。而鲁迅小说中亦有相似之处,比如《祥林嫂》一文中,祥林嫂遭遇不幸,鲁镇的人并不同情她反而厌烦她,柳妈的鬼神之说更是让她本就脆弱的心灵承受不住打击,最终祥林嫂承受不住这种无形的打击只得幽怨而去。两本小说各有千秋,其中对看客形象的描写更是各自有各自的特点,这种看客形象的塑造同时对文本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也说明了不同的国家都有国家的劣根性。
鲁迅先生的文风与契科夫先生的文风相似,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嘴脸尖酸刻薄,在契科夫先生笔下的看客亦是栩栩如生。契科夫先生善用语言描写将看客形象描绘得活灵活现,《变色龙》一文中观众的存在推动了故事的发展,让奥楚蔑洛夫的卑鄙无耻更加鲜明突出。“带着睡意的脸纷纷从小铺里探出来,不久木柴场门口就聚上一群人,象是从地底下钻出来的一样。”(5)契科夫先生以幽默诙谐的口吻描绘了一群看客浩浩荡荡地聚集在一起。“他,长官,把他的雪茄烟戳到它脸上去,拿它开心。它呢,不肯做傻瓜,就咬了他一口。……他是个荒唐的人,长官!”“你胡说,独眼龙!你什么也看不见,为什么胡说?长官是明白人,看得出来谁说谎,谁像当着上帝的面一样凭良心说话。……我要胡说,就让调解法官审判我好了。他的法律上写得明白。……如今大家都平等了。……不瞒您说……我弟弟
就在当宪兵。……”“少说废话!”(5)看客类型各异,各持不同的观点,争相用言语发表意见,无形中推动事情发展,这也是奥楚蔑洛夫态度多次变化的主要原因。普洛诃尔把狗叫过来,带着它离开了木柴场。……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5)“将军家的狗”事件告一段落,赫留金以悲惨的结局告终,没权没势的他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无情的看客将他的悲剧当作笑柄,无情地嘲笑吃亏的赫留金。契科夫先生在小说里也含蓄地点出了“观众”的局限,文章中看客的特点是跟风随大流,趋炎附势,愚昧软弱。
四.回溯历史探究看客的人性根源
看客现象的存在与其内心人性的扭曲息息相关,造成其心理扭曲的原因有多种,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生活的环境。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面临生死存亡严重威胁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的年代,于此危急存亡之秋,战争、灾难接连给广大贫困人民沉重的打击,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影响了人们的本性,长期生存在这个封建的旧社会诚然会受其污染。且看鲁迅小说中的看客类型多是底层贫苦百姓,受压迫的群众不甘被压迫却无奈奋起抵抗,“吃人者”也有可能成为“被吃者”,这样错综复杂的食物链导致他们内心的煎熬与痛苦无法得到释怀,这亦造成了人性的扭曲。在其生活的年代,政府的无能腐败影响了社会的发展,长期的昏庸统治下,缺少民主和法制,人民渐渐对政府失去信心,默认了这种污浊的风气,意识也渐渐麻木。政府的管制不得力进一步导致不公平现象的出现,人民麻木地接受并不抵抗,继而出现看客现象。千百年来,历史沧桑,统治者重视对人民思想上的禁锢,孔子的仁爱思想家喻户晓,“人性本善”的观点脍炙人口,然而若人民真如道理所说的那般美好善良,又怎么会有看客现象的产生?又怎会有民族劣根性?事实上,人民固然知道这些道理,但仅仅是知道,而不付诸行动。看客现象的产生亦是如此,人民知道“人性本善”的道理,也知道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但由于现实压迫,人民被利益冲昏了头脑,道德是无形的并不能控制人性的扭曲,再加上缺少民主和法制,这种违背道德的现象缺少管制,渐渐形成了习惯。再者,俗话说“枪打出头鸟”,懦弱的人民都没有勇气奋起抵抗,又由于从众的心理最终都选择与群体共进退,谁敢第一个站出来开这个先例?史无前例,谁又能预知结果?人民的意识只停留在言语或字面上的道德,并没有实质的道德。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改革的不彻底导致阶级观念依旧影响人民的思想,人民为了生存必须保证自己的利益,或追逐物质财富或追逐权力甚至追逐比别人高地位的快感,人民成为看客持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自以为看清了一切,麻木冷漠地用刻薄尖酸地言语攻击弱势的人,怒骂别人的痛苦落井下石,他们以他人的痛苦当做自身的快乐,情不自禁地嘲讽比自己弱的群体,以此感觉到一种从未有过的高地位的快感,以此安慰自己受伤的心灵,逃避现实的残酷,麻木地跟随大众,久而久之渐渐形成一种污浊的风气,人性也渐渐扭曲。
五.看客形象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古往今来,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劣根性。只不过或大或小、或显或隐。(6)而现代社会更是存在各种突出民族劣根性的现象,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看客现象。某地一名中年男子爬上一栋三层建筑楼顶称被同乡陷害欲跳楼。众人围观起哄,男子因害怕众人嘲笑最后选择了跳楼。一对母女沿街捡破烂,突遭两年轻男子殴打,当时数十市民围观在一起,竟无一人出手相救。(6)……类似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听完这些现象令人唏嘘,现代社会存在的看客不亚于鲁迅小说中展现旧社会的看客的冷漠,两相对比之下,从中不难发现其中的相同点:不管是现代社会和旧社会,看客的行为动作只有看,一个人的看会引起一群人的看,群体的围观给被看者一种压抑的氛围,间接地攻击被看者的内心,往往很多案例中的被看者都承受不住这种无形的压力而放弃挣扎甚至放弃生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亦在不断转变,相较于旧社会少了灾难多了和平,那么究竟为什么现代社会依旧存在看客现象?现代社会的人们大多相信现实,而看客的形成更与其心理息息相关,现代社会的人对出手相助能得好报缺乏信心,这也与社会道德的风气与国家的道德建设成败息息相关。
一个民族能否强大,取决于人民的素质,倘若看客现象日渐滋长,那么社会风气便会变得浑浊,民族劣根性也会日益突出,伏笔写下寥寥数语,固然无法轻易改变人民的思想,希望人民得以反省,从小事做起,提高自身素质,减少看客现象的出现,净化社会风气。
谨以此文向鲁迅先生表示尊敬。
【参考文献】
[1]摘自雨果的名言
[2]摘自百度破窗效应
[3]节选自《鲁迅小说全集》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p16
[4]节选《巴黎圣母院》,陈敬容译,有删改
[5]通过百度搜索,契科夫的《变色龙》
[6]摘自百度民族劣根性
[7]摘自百度看客现象
表格总结自《鲁迅小说全集》
作者:鲁迅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孔乙己》P16
《药》P20
《祝福》P121
《示众》P170
《阿Q正传》P5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