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生物《植物的蒸腾作用》教案
(2020-12-27 17:24:59)苏科版八年级生物《植物的蒸腾作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2)描述气孔的组成。
(3)列举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
2. 能力目标
(1)通过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和观察植物叶表皮气孔的实验,培养学生分析和实验探究的能力。
(2)通过安排自学、观察、讨论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互帮的能力。
(3)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及主要器官,形成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认同绿色植物蒸腾作用对自身的意义,养成爱绿护绿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制作并观察叶表皮的临时装片;描述气孔的组成;气孔的开闭与蒸腾作用的关系;蒸腾作用概念及意义。
2.教学难点:分析测定实验现象。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情景导入 |
放一段天气预报背景音乐,猜猜在哪里听到的?学生说说本地这里天的天气情况。小雨、雪、阴天、霜、晴天等。 自然界中存在水循环,问问学生植物有没有参与水循环。 植物如何参与水循环的。引出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植物的蒸腾作用。 |
让学生听一段音乐,明确学习内容
|
板块一、测定蒸腾作用 |
1. 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 在自然状况下,我们是看不到植物蒸腾作用现象的,我们怎么来测定植物有散失水分的现象呢?我们不可能一起去室外做实验,但我们可以将植物材料取到实验室来探究。请学生回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有哪些步骤?我们要将植物提供什么样的环境?要将植物进行怎样的处理?如何控制单一变量?
取出教师在3天前准备的实验装置,学生观察现象。请学生说一说。 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呢?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 (1)A塑料袋内壁上的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提示:B塑料袋内壁上没有看到小水珠) (2)如果植物外没有套上塑料袋,我们能不能看到小水珠?说明水分是以什么状态散发出来的? (3)B装置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4)从这个实验现象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5)什么是植物的蒸腾作用? 组织学生讨论回答: (1)A塑料袋内壁上的小水珠主要是由叶片散发出来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2)如果植物外没有套上塑料袋,我们将不能看到小水珠,说明水分是以气体状态散发出来的。这也就是自然状况下我们看不到植物蒸腾现象的原因。(3)B装置在实验中起到对照作用。(4)这个实验说明植物具有蒸腾作用,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5)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以气体的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 |
有水、套塑料袋 其中的一支将叶片去掉来进行对照。 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 A瓶内水分减少液面下降了,塑料袋内壁上出现了小水珠; B瓶内液面高度没有变化,塑料袋内壁上没有出现小水珠。
思考问题,小组讨论,找到答案。
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学生描述并理解概念。 |
板块二、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 |
3.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 你是小小科学家,你想进一步知道水分是如何从叶片中散发出来的吗?这与叶片中的什么结构有关呢?接下来,同学们将通过动手实验来寻找答案。请大家按下列要求进行。 (1)认真观看视频演示,熟悉实验过程。 (2)参照课本方法,两人一组合作完成“叶表皮的临时装片制作”并“在显微镜下找到叶表皮细胞及气孔”。 (3)对照显微镜下看到的叶表皮结构和图片示意图,画2-3个相连的蚕豆叶表皮细胞和一个由2个保卫细胞围成的气孔,并注明各部分名称。 首先来观看视频演示。(投影视频) 接下来请大家按要求动手实验吧!(制装片、观察、画图) 好,同学们都找到并观察了叶表皮结构,显微镜下的叶表皮有哪些结构呢? 投影图片:显微镜下的叶表皮。 我们发现,叶表皮有许多形状不规则的表皮细胞,还可以看到成对的半月形的保卫细胞,以及由保卫细胞间隙所形成的气孔。 投影:叶表皮的结构名称
叶表皮上的什么结构与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关呢?对了,是气孔。气孔在蒸腾作用中起到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模型或影像中寻找答案。 让学生观察用气球做的模型。 气孔是叶片散失水分以及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气孔的张开与闭合可以调节蒸腾作用的强弱,使植物体内经常保持着适量的水分。 投影:气孔对蒸腾作用的意义。 |
学生观看实验视频。 参照方法步骤动手实验。
观察图片,说出气孔结构。 自学气孔对蒸腾作用的意义内容 观看“气孔在蒸腾作用中的作用”影像,回答气孔作用。 |
板块三、探究吧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 |
4.列举蒸腾作用的意义 有人认为,植物吸收的水分有90%以上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这是一种水的浪费,你认为呢? 模拟实验1:学生通过吸管吸取盒中的牛奶。感受牛奶向上的力量。提问思考:水分在植物体内向上的力量来自于什么?
模拟实验2:在自己的手背上涂些用酒精蘸过的药棉,感受蒸发吸热。 炎炎夏日,人的皮肤如果长时间暴晒会被晒伤,而植物不会因为气温过高被灼伤,这是为什么? 请学生说说蒸腾作用能降低叶表面的温度,在炎炎夏日,植物不会因为气温过高被灼伤,是什么原因?这是由于蒸腾作用使水分从叶表面大量散失,带走热量,降低了叶表面的温度。是的,夏天洗过热水澡,感到特别凉爽,就是因为热水蒸发快,带走了热量。 生活中,大树底下好乘凉,为什么有凉爽的感觉。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湿度,水蒸发吸热,有降温作用。 小结蒸腾作用的意义 1、蒸腾作用能够促进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2、蒸腾作用能够降低叶表面的温度,防止叶片灼伤。 3、蒸腾作用参与水循环。 |
讨论回答。 太阳、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自主学习完成问题。 讨论小结意义 |
板块四:联系生活实际,解释现象。 |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要剪去一些枝叶,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投影问题 这是因为移栽时树苗的根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伤,根吸水的能力降低了,而叶片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会导致移栽的树苗因缺水而死亡,所以剪去一些枝叶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利于移栽的树苗成活。 |
|
六、小结收获,课后探究 |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植物的蒸腾作用,你有哪些收获呢?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吧。 我们的收获是: 1、测定了植物具有蒸腾作用。 2、知道了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了解了蒸腾作用的概念。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叶片之所以能进行蒸腾作用是与气孔有关。观察到了气孔的结构,知道了气孔的组成。 3、我们还认识到植物蒸腾作用对于植物自身的意义。
同学们,不知道你有没有留意,在制作叶表皮临时装片时,我们选取的是叶的下表皮。你知道什么原因吗?请大家课后参照动手做“巧看气孔”内容去探究吧,我们下节课交流。再见! |
说出本节课的收获。 课后探究。取一片菠菜的叶,把它浸在水中,向叶片中吹气,观察正反两面的气孔数量,比较上下表皮的数量差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