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茶七网讲述:中国非产茶区各省市茶叶市场概况

(2016-03-26 14:33:14)
标签:

健康

美食

  中国非产茶区各省市茶叶市场概况

  北京

  近几年,北京茶叶销售量为15万吨,年消费茶叶近20亿元。

  茶叶消费平均单价为200元/斤。

http://s3/mw690/006mMDMOgy70pMP9EnE82&690

  花茶下降到60%,绿茶、乌龙茶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分别为20%和10%(绿茶主要是名优茶),其他为10%。

  2006年我国绿茶消费量为26万吨,花茶为18万吨,乌龙茶为8万吨,其它种类的茶叶年消费量小一些。但从年消费量的增幅看,2006年花茶消费量增幅较2005年仅增加1%,而普洱茶的增幅为7~8%,增幅远大于花茶。

  北京现有茶叶经营单位8000多家,主要分布在马连道茶叶一条街、亚运村茶叶市场、福丽特茶城、各大商场和超市等。

  与南方消费者重视茶叶品质相比,北京甚至北方消费者都对茶叶的名气尤其看重,只要是名茶、名茶铺,品质好坏倒不是太在乎。

  北京茶叶消费的变化不仅对周边省份产生影响,而且将促进我国北方地区茶叶消费结构改变和茶叶消费量的增加。

  从茶叶消费品类看:

  花茶市场

  目前北京茶叶市场的销售中,花茶已由占市场份额的80%降至60%,全国内销市场的花茶占有量,也由60%降至40%~50%。

  企事业单位发放防暑降温茶,一般锁定在50元/斤左右;

  办公用茶在100元/斤;

  送礼用茶一般在90-160元/斤之间,基本定位在金丝银钩(目前北京市场价位在30-60元/斤的针类花茶统称为金丝银钩),少量单位降低至春风、银毫档次;

  普通工薪阶层和普通打工族,一般消费也锁定在春毫至金丝银钩这一档次范畴,价位大约在50元/斤左右;

  中等家庭在80-120元/斤之间;

  高等收入家庭强调原汁原味的地方名茶,价位在120元/斤左右;

  普通的酒家饭店一般均使用一级至香毫水平的茶叶;

  北京的行政事业单位及国际团体、大使馆等国外的驻京机构、旅游团体等购茶档次一般较高。

  北京的张一元茶庄,根据北方人喜爱茉莉花茶的习惯,主打茉莉花茶,虽然也经营其他绿茶、青茶、黑茶等茶类,但无论在经营额和数量上,茉莉花茶始终是遥遥领先。

  绿茶市场

  绿茶在名优茶中占有比例大,目前在北京市场呈上升趋势,其中西湖龙井、黄山毛峰、信阳毛尖和碧螺春比较明显,同时百姓在绿茶消费方面口味越来越高,消费能力越来越强。

  黄山毛峰最早进入北京市场,曾经风火一时,但由于市场的无序竞争,大量假冒黄山毛峰茶的出现引起了消费的误解。目前,黄山毛峰的市场利润空间很小。

  龙井、碧螺春和洞庭香茶在北京市场叫卖日异高扬。

  从消费群体上来看,北京绿茶市场特征如下;

  在女性消费群中;

  经常喝绿茶的占27%

  偶尔喝的占23%

  开始喝的占16%

  不喝的占34%

  在男性消费群中;

  经常喝绿茶的占30%

  偶尔喝绿茶的占20%

  开始喝绿茶的占9%

  不喝的占41%。

  由此可见,北京市场女性消费者比男性消费者更容易接受绿茶。男性的茶叶消费习惯更难改变。

  在整个消费群体中经常喝绿茶的占29% ,偶尔喝茶的占21% ,开始喝的占12% ,不喝的占38%。

  开始喝的12%的人受到宣传影响或考虑到喝绿茶有利于健康开始喝绿茶。在经常喝绿茶的29%中,有一部分是习惯于夏天喝绿茶平时喝花茶的。大多数人对绿茶的保健功能还不太了解,但人们普遍认知绿茶能清热去火。另外,青年人中经常喝绿茶的占整个喝绿茶的人群的41.5%。

  从价格与消费比重来看,北京绿茶市场特征如下;

  价格(每斤)偏好:

  每斤60元以下的低档茶叶占总体的14%

  每斤60-120元的中档茶叶占总体的66%

  每斤120元以上的高档茶叶占总体20%

  茶叶消费占家庭收入比例:

  1%以下27%

  1-2%的35%

  5%左右的22%

  10%以上的16%

  从口味来看,北京绿茶市场特征如下;

  70%的北京人喜欢鲜爽口味的绿茶

  30%的人喜欢醇厚口味的绿茶。

  北京人普遍认为绿茶的口味与花茶是应有区别的,北京人喜欢茉莉花茶的馥郁的芳香,纯正的茶味,在不了解绿茶的情况下他们认为应该是鲜爽的比较好喝。

  乌龙茶市场

  乌龙茶目前在北京市场上较多的是铁观音、黄金桂、大红袍、肉桂、金萱、翠玉、凤凰单枞、台湾乌龙(人参乌龙)及低档次乌龙茶等。

  近几年在北京市日益火爆,几乎每个茶庄均有销售。总体来看,北京人对乌龙茶的认识正在逐步深入。

  形成当前良好销售态势的主要原因,一是乌龙茶自身特有的香气内质;二是乌龙茶药理功能的医学论证,特别是国际权威机构关于乌龙茶药理功能的学术报道较多;三是乌龙茶具有天然的花香,这是其它茶类均难以比拟的,且乌龙茶的茶艺内容丰富多彩,就茶叶范畴而言,最具有艺术性与文学性;四是南方商客不断涌入北京城,进一步促进了乌龙茶的销售与宣传。

  有机茶市场

  有机茶是近几年刚刚发展起来的,作为无污染天然茶的代名词,近来在北京市场走俏。

  最近几年有机茶还有一定的市场,而且价值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了30%-50%,但发展空间有限。

  保健茶

  保健茶,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茶叶,有的根本就不是茶。目前,北京市场保健茶主要有碧生源、康尔寿、三叶减肥茶、大印象减肥茶等等,而又以减肥茶占大多数。最近几年,北京保健茶市场并不是很稳定,主要原因是市场比较混乱,产品名目太多。

  茶叶包装市场

  目前市场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包装:一是真空包装,主要针对乌龙茶而言,这对保存茶的质量起到积极作用。二是礼盒包装,北京的礼茶特别多,自然而然礼盒也就特别多,这种包装的产品普遍价格较高。三是筒罐纸提袋包装,这类包装主要集中于暑茶与朋友间的赠送品,这类包装在北京市场最大,也较受市场的欢迎。四是纸袋包装,即普通消费者的日常饮品,此类包装多集中在一些低档的花茶、绿茶、乌龙茶。五是瓦罐包装,此类包装主要用于普洱茶,以便于储藏。此外,还有新出现的易拉罐式包装、锡铁筒包装等等。

  茶具市场

  北京的茶具市场是在最近几年兴起,几乎所有的茶叶店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茶具销售,并以宜兴紫砂茶具最为活跃,最知名的当属位于北京马连道茶叶街的大生堂名壶店。该店的名壶较多,大部分出自宜兴名家之手,大部分到该店买壶的消费者多用来收藏。

  目前,北京茶具市场价格有所下滑,其主要原因是从事紫砂茶具经营的人越来越多,而且还有许多劣质壶具充斥市场,使人们对壶的真正价值产生怀疑。不过,随着茶具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市场的规范,其潜力还是很大。

  天津

  近年来,天津每年茶叶销量已达到7500吨以上,销售额突破15亿元。同时,销售品种也由过去以花茶为主,演变成现在以绿茶和乌龙茶、普洱茶同步热销的局面。

http://s12/mw690/006mMDMOgy70pMSSH9xeb&690

  天津虽然不是产茶地,但良好的环境汇集了全国各地的茶商,福建、浙江、安徽、山东、云南、台湾等十几个茶叶原产地的茶商纷纷入津经营,形成了多家自主经营的格局。

  天津已经成为了我国北方茶叶的最大销区,天津历史上北方茶叶集散地的功能已经恢复。

  从消费的品类来看,花茶占70%左右,绿茶占15左右,乌龙茶占10%左右,其他占5%左右。

  茶叶销量增长 消费档次提高

  一些茶庄的销量增长幅度达到了20%至30%左右,有的品种一度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从目前人们对于茶叶的需求来看,茶叶消费的档次在不断提升。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市民更加注重茶叶的内在品质。记者在市场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每500克50元以下的低价茶叶销售平平,而每500克50元至100元之间的品种销量呈现出大幅增长的态势。一些中高档名优茶,如每500克三四百元的碧螺春、龙井等颇受市民青睐。(07年3月)

  今年天津茶叶的销量大幅增长,年销售金额达到6~7亿元。饮茶习惯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饮用绿茶,近两年又有很多人喜欢上了铁观音等乌龙茶。茉莉花茶仍占有60%的主导份额,绿茶、乌龙茶销量大幅增长,目前已占据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全市形成了以老字号“正兴德”、市茶业公司及“天福茗茶”等为代表的加工及分装企业,分布各区的16家茶叶批发市场(茶叶城),遍布全市的数千家茶叶经营网点和数百家新崛起的茶艺馆所构成的市场格局。(09年8月)

  大型茶叶批发市场销售升温

  在珠江道茶城,记者看到近百家店铺里的批发零售交易十分红火。许多商户反映,与去年同期相比,铁观音价格涨幅不大,普洱茶还有所回落,花茶价格几乎没有变化。来自福建的茶商黄老板告诉记者,今年的团购茶叶数量大幅上升,从品种上看,价格在每公斤400-800元的中高档铁观音最抢手,中档价位的普洱茶也非常受客户欢迎。花茶销量则表现一般。以往,各茶商为在中秋前抢夺市场份额,对许多高档茶叶加强外包装设计,满足人们送礼的需求。许多业内人士表示,今年茶叶市场少了一份虚荣,各种客户都比以往更认真地挑选好茶,毕竟品茶的关键是内在品质,而不是品“面子”。

  河北

  河北社会茶叶销售总量在14.9万吨上下。

  分茶类看,结构大致情况是花茶占75%、绿茶15%、乌龙茶类3%、红茶类3%、其他茶4%。

http://s5/mw690/006mMDMOgy70xpyARRW04&690



  从消费档次看,城市和农村略有不同,城市消费中,50元以上的中高档茶占到30%,50元以下的中低档茶占70%。农村消费中,两者的比重分别为20%和80%。

  宁波开发中低档名茶扩张茶业潜力。我市高档名优茶市场基本呈“饱和”状态。一方面,中低档名茶无论是采摘,还是加工制作,都可以采用机械化作业,不仅减少了人工成本,也可最大限度地利用鲜叶资源,另一方面,高档名优茶大多作为“礼品茶”,属团体消费。而价格在每公斤百元上下的中低档名茶在南方和北方大有市场,普通消费者一般可以接受。

  辽宁

  辽宁是一个不产茶的大省,但随着消费者购买力的增长,加之茶楼茶艺馆的兴起,大小茶叶批发市场及茶叶零售店的增多,总的来看,近两年茶叶的年销售额还是保持稳中有增的势头。、


  200元的礼品盒旺销;

  20-50元/斤的大众茶销售较好;

  绿茶的保健功能认知后,销售上升,大约能占20%的份额,尤其以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为主;

  乌龙茶因茶楼的增加和乌龙茶艺的推广而上升。

  随着市民生活水准的提高,沈阳人的茶叶消耗量与10年前相比,猛增了35倍。

  北方地区茶叶集散地及交易中心,辽沈地区已拥有茶叶销售及相关行业从业者多达70万人。

  目前,沈阳人的茶叶年消耗量可达70余吨,相当于10年前沈阳人茶叶年消耗量的35倍。沈城的茶馆数量也在倍增。“10年前,沈阳仅有茶馆100家,而如今这一数字已突破2400家。”

  吉林

  吉林茶叶销售量在7.5万吨左右,人均消费约250克。

  花茶占55%,红茶20%,绿茶12%、乌龙13%。绿茶、乌龙茶中龙井、碧螺春、铁观音增加很快。

  30-50元以下的低档茶占销售的较大比重,约占60%,50~100元的中档茶叶也占到一定比例:30%,百元以上的高档茶占10%。

  上海

  上海茶市销量排行,铁观音首超龙井。

  铁观音五分天下。统计表明,安溪铁观音在上海销售占比上升迅速,已占到全市茶叶销量的五分之一,是上海节日消费用茶最受欢迎的茶叶。今年来西湖龙井在上海茶市的销售,只占上海总售茶量的5%,只有目前跃居第一的安溪铁观音的四分之一。

  茶市上升乏力。调查表明,今年春茶季茶价同比去年,约下挫15%,涉及的茶叶品种有:乌牛早、云南毛峰、竹叶青等。

  茶叶消费结构变化方面,礼品茶销量下降已成定势,茶叶企业利润将进一步缩减,这将成为今年上海茶市无法回避的现实。

  上海一直是茶叶的消费高地,有87.6%的人将茶作为最常用饮料,年消费额10亿元,年交易额28亿元。

  上海茶叶市场的消费总体呈上升趋势。目前绿茶依然是上海的消费主流,占上海市场份额的60%左右,主要是炒青。说到名茶,需求量第一位是龙井,其次是毛峰,碧螺春等排在第三梯队。茶本身名贵,需求量也不大,其次是乌龙茶和花茶,各占15%,其余茶类约占10%。

  上海目前有茶叶零售店6000多家,茶艺馆、 茶楼等约4500个,三大主要茶叶流通市场,即上海大不同天山茶城、大统路茶叶市场有茶叶商铺150间,九星茶叶市场有商铺约100间,九星与大统路两个市场以批发为主,天山茶城批零兼营。

  从交易的状况来看:

  绿茶的交易最为活跃,来自浙江、福建、安徽等地的产品较为畅销,均有满意成交量。从天山茶城采集到的信息显示,浙江的龙井茶成交量最大,武夷大红袍、黄山毛峰、太姥翠剑、洞庭碧螺春等都有不俗表现,显示出上海茶叶市场的消费惯性。

  随着乌龙茶、白茶、红茶等不断进入上海市场,原来绿茶一统江山的局面正被逐步打破,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了品尝安溪铁观音、台湾高山茶、安吉白菜、祁门红茶等茶叶品种,并逐步形成一定的消费群

  越是价格高的茶叶,销售形势越是好。批发价两三千元一斤的龙井茶和白茶依然最为热销。

  目前,茶市上比较热销的品种中,最高的狮峰龙井,市场价格已经达到3500元/斤、梅坞龙井达到3200元/斤、碧螺春为1800元/斤、西湖龙井可以售到1200元/斤左右。而清明节后中低档茶叶将逐渐上市,市场价格将逐渐分化。

  从消费层面上分析:

  上海的茶叶目前以中档消费为主, 并有逐步向中高档层次发展的趋势,价格在每500克60-180元的茶叶成为消费主体。

  茶叶的主要消费群体以中老年人为主,同时,政府公务员、企业白领、个体经营者、自由职业者等具有较高收入的人群以及部分外国人越来越多地加入茶饮行列,拉动了茶叶消费向高层次发展。

  目前市场状况

  08年下半年到09年现在,上海茶叶行业销售上升乏力,并有超过25%的茶叶单位经营业绩下滑。

  与去年同期销售状况相比:据抽样分析,一月份销售上升的约占60%,持平的占20%,下降的占20%。

  从茶叶品种分析,往年各大节日最畅销的历来是西湖龙井等中高档茶及礼品,但今年转为价廉物美的铁观音(约占总营业额的19.6%),今年节日西湖龙井销售额只占总额的5%左右。

  进入早春季节以来,为推动茶叶销售抢鲜上市的“乌牛早”、“云南毛峰”、“竹叶青”等早茶价格均较去年下降15%左右,一些批发商反映,早春茶在去年三天要进一次货,今年要过一周才进第二批货,有的商户几天卖不出一掸(40斤)茶叶。二、三月份茶叶销售商普遍感到市场趋冷,销售继续下行。

  本文由茶七网www.tea7.com整理发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