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绿松石历史渊源:上至夏商周,下至唐宋元明清

标签:
绿松石文化历史 |
分类: 绿松石知识 |
追溯绿松石历史渊源:上至夏商周,下至唐宋元明清
绿松石一直以来备受大家瞩目,关于绿松石的话题也一直备受广大松石朋友的青睐。追溯绿松石的历史渊源,盘点历史上每个朝代的绿松石文玩,我们可以探究那个朝代的历史发展,朝代更替,辉煌盛世,也可领会绿松石的博大精深。
一、【商朝文物绿松石镶嵌兽面钺】
商朝时期文物。长25厘米,宽17厘米。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http://s4/bmiddle/006mIC6wzy77OXcVw6Db3&690
在殷墟遗址中出土的铜钺大约有10余件,分为大、小两种。殷墟妇好墓中出土有2件大型钺,形状如斧,肩部有两个长方形穿孔,两侧有对称的凹槽6对.因器身较大,非实用器。另外还出土了几件小型钺,这些器身较小的钺,一般为实用武器。
而这件兽面钺体型较小,制作异常精美,束腰、弧刃,上嵌绿松石组成的兽面纹饰。
二、【夏代绿松石镶嵌铜方钺】
也称镶嵌十字纹方钺。钺是古代用于杀戮的刑具,此器方形平刃,阑旁有两方孔,似用于皮条捆扎。器物中心有一圆孔,其周围用绿松石镶嵌十字纹六组,纹饰较为特殊。
此方钺大而重,使用不便,且有绿松石作镶嵌,当是仪仗用具,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三、【商周后期镶嵌绿松石玉援戈】
1976年河南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通长27.8厘米,玉援长15.8厘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戈的“援”部嵌绿松石,商代后期仪仗用兵器。
商周至西汉时代的许多兵器给人以这种现象,即它们独特的装饰手法使人们误以为它们不是一种用于进行残酷行为的用具,而是包含其他意义的器物。
四、【嵌绿松石铜内戈】
夏商西周时期文物。铜内,玉援。铜内上镶嵌有绿松石组成的兽面,因时代久远而有剥落。制作极为精致,是贵族举行典礼活动时用的礼器。
五、【汉墓夏家店】
汉墓中多有出土的祥福题材的小动物雕饰,除去琥珀材质外也常见绿松石材质的雕刻品。
同样是汉代,在北方匈奴的墓葬中,我们时常见到与夏家店上层文化中类似的珠玉,虽然两者具体的关联目前无法考证,但从文化上来看两者应有重叠。
匈奴的饰品种类通常繁复交杂,草原风格浓郁,在匈奴的串饰中常见与红玛瑙、水晶、天河石、各式玻璃珠串在一起的管形绿松石珠子。
同时,具有夏家店文化典型特征的松石材质的双孔扁珠在匈奴墓葬中也有发现。始于公元前500年左右的滇文化时期,在其特殊的珠儒殓葬形式中也使用了大量的各个形制的松石珠子。
六、【唐朝蜜蜡绿松石大碗】
至唐代,社会开放宽松,与西方的贸易与文化交流频繁,尤其是开元盛世时期。
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唐代的美术作品和个人装饰均与西方文化在风格上有相似之处。通过丝绸之路的贸易,唐朝大量舶来西方的奢侈品,特别是金银器和个人装饰用的珠玉。
唐代以后,绿松石不作为主要装饰品的制作材质出现,墓葬及文献中所载甚少。但绿松石仍旧备受人们喜爱,尤其是游牧民族的装饰品中十分多见,其装饰形式多种多样,头饰、项饰、腕饰甚至一些具有装饰效果的实用器上面都能看到绿松石的身影。
七、【宋代出土文物绿松石璧】
八、【元代出土文物绿松石花雕】
九、【明代出土绿松石玉璧】
十、【清代绿松石108佛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