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九课《各异的风土人情——中国民间美术》教学说课稿

(2016-11-03 15:44:25)
标签:

教育

一、说教材:

第九课《各异的风土人情——中国民间美术》教学说课稿本课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了解了我国璀璨的民间美术,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通过介绍我国最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艺术形式,了解我国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通过欣赏优秀的民间美术作品来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特征及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

本课分为三个部分:

1、民间美术根植于人民生活中。从民俗活动中的美术作品引出民间美术的概念和类别,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

2、民间美术的独特艺术语言。民间美术的寄意性与象征性。

民间美术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民间美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

二、说学情:

    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逐渐增强,知识和社会素养不断提高,有较强的判断,辨别,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民间美术艺术语言特征的知识了解较少,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民间美术不同类别的作品进行欣赏,领会民间美术相关的表现手法,感受和体会民间美术的美感,塑造健全的艺术修养、健康高雅的情趣和充实丰富的精神世界。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民间美术的概念。

2、民间美术的定义及类别。

3、民间美术特有的形式语言及寄意。

认识民间美术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感受、生活体验、自主合作、探究、评述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逐步提高保护和传承民间美术的意识。

 

四、        说重难点:

重点

民间美术的概念及类别

难点

1、中国民间美术艺术语言特征。

理解民间美术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

五、说教学思路:

强调“以学生为主”的理念,强调综合素质的提高。重视促进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深刻理解。

以交流、探究、合作为主导,在问题中注重知识的渗透与拓展。

六、说教法:

引导欣赏,课件展示,启发提问

说学法:欣赏,讨论,交流,合作学习。

七、说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PPT展示贵州蜡染作品,引导学生从作品的材料、表现形式、创作者及服务方向等方面思考。

    提问: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民间具有美感的物品?它们的创作者都是些什么人?这些民间的物品都用于做什么?

学生欣赏图片,回答问题。(学生可能回答的内容:1、风筝、年画、剪纸、糖人、泥塑、十字绣、门神、花灯等。

2、老百姓。

3、用于日常生活和欣赏。)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出“民间美术”这个概念。

讲授新课

    引导学生总结民间美术的概念。

    总结:民间美术是人民群众在生产和生活中创作的,用于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和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及流行的美术。

学生自主探究,讨论,教师协助总结。

 

   民间美术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提问:我们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或者什么场合)能够见到这些东西?

   积极思考。 并阅读课本上的文字知识。

讨论。

(民间美术贯穿于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并且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显示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

    它遍及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图片欣赏

合作交流

    引导学生学习民间美术独特的艺术语言,表现手法及寄意。

欣赏图片,了解民间美术的类别和独特的艺术语言,分析作品内涵。

(民间美术在题材表现和图形中蕴含的寄意等有共通性;美术形式富有独特的格调和浓烈的民族色彩。)

  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识。

拓展与延伸

  民间美术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德育教育:民间美术被科技生产冲击很大,有很多已经消失,我们应该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间们美术。)

讨论:民间美术在生活中的运用。

 

让学生认识,民间们美术植根于人民生活中,贯穿于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和审美情趣,包含着大量的民俗内容,具有重要的认识和审美价值。

实践探索

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映像,建议学生一起动脑动手。

(安全教育:使用工具时注意安全,不要伤到自己和别人,小心使用小刀等物品。)

学生进行一定的艺术创作,如:剪纸,刻瓜灯等。

  通过亲自体验手工制作民间美术,让学生深刻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魅力,强化学生对民族文化内涵的认识。

课堂小结

民间美术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

学生知道:民间美术贯穿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它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和审美价值,是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宝库,蕴含了中华民族嘴深层的文化内涵。需要我们共同自觉保护和传承。

   加强学生对其继承和保护的自觉意识。

六、        说评价:

通过学生的生生点评和教师的点评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于民间美术的了解。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评价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个体综合素质的培养,并要求学生能说出某某明见作品什么地方好?为什么?面对民间美术的逐步消失我们怎么做。

七、        说板书:

按视觉习惯,黑板左边用规整的文字书写课题,知识要点及作业内容和建议(字体不宜过小,要能让最后一桌的学生也能看清楚)。右面用于示范,互动和补充说明。

整体效果达到——清晰简洁,美观大方,版面合理。

八、        说效果:

在本节课结束后,我深深的体会到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喜爱,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我的教学设计中来,和我一起了解民间美术,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们大胆的说出自己对于传承和保护民间美术的想法和做法。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