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史立红 桐城市东关小学)

(2017-05-15 16:36:55)
分类: 教学论文

 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桐城市东关小学史立红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就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强大动力。而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氛围,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主动性和积极性,能使他们更好地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下面就谈谈本人的教学中的一些粗浅的做法。

一、情境故事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百听不厌,以故事的形式创设情境,增加课堂趣味性,使学生愉快地接受教育,很符合小学生的特征。

如在教学“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的练习课,我就以“狮子和小鹿”的故事来贯穿全课。课的开始,我一边热情地向大家介绍,这节课有一位小客人也要和我们一起学习数学知识,一边在黑板上贴出小鹿的图片,此时学生异常兴奋,我立刻抓住学生这高兴劲,讲述道:“正当小鹿聚精会神地学习时,一只狮子出现了……为了营救小鹿,必须要闯过三关。”学生纷纷表示要帮助小鹿,在做题目时非常认真,正确率很高。小鹿得救了,学生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这节课通过创设故事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情境图像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形象逼真、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的动态图画、卡片、实物很感兴趣,思维易被激活。在教学中使情境图像化,学生头脑留下的不仅有表象、概念,而且有思想情感和内心的感受,这一切将促使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如在教学“位置与顺序——前后”的时候,我用多媒体大屏幕出示森林运动会开始的情景。同学们一下子被好看的动画吸引住了,顺利地答出“小鹿在最前面,它的后面有小松鼠、小白兔、小乌鱼和小蜗牛。”等有关前后知识的问题,在学生高喊:“加油”的气氛中,其探索知识的热情被激发出来,学习的质量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三、情境游戏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注意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喜玩好动,容易被一些新奇刺激的事物所吸引。老师要抓住这个特点,在教学中适时变换教学方式,通过做有趣、新颖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

如在进行“10以内加法的”整理与复习时,我设计了“邮递员分信”的小游戏。把10以内的加法算式写在56张卡片上当信,在黑板画好0—10号信箱,请全班小朋友送信。每个学生都送几次,看谁又对又快,不把信送错送丢。整节课的学习争先恐后的送信中,在寓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于充满与生机的游戏情境=结束。

四、情境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学生来说,由于他们之间的智力、生活经验与环境都有差异,即使面对同样的问题,他们的思维,采用的手段和方法也是有差异的,教师的讲解与细问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有时反而适得其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会被扼杀。因此,应让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情境生活化,就是把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感悟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是可摸的、可及的、可感的,从而激发学生数学的兴趣。

如在教学“数的认识”时,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提问,今天是几月几日?你们今年几岁了?然后,让每个小朋友都汇报自己的年龄,给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再告诉小朋友,这些都是用数来表示的。接着问,其实生活中的数很多,你还知道哪些数?你在生活中还能找到哪些数?你能在我们的教室里找到数吗?你能从自己的身上找到数吗?然后采用小组交流的形式,让每个同学都参与进来,让学生感到数离他们很近,就在身边,伸手可及。

五、情境操作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动作,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美国教育家杜威有句名言:“让学生从做中学。”的确,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将会把他们带入一个新的“情境”,使之在求知欲的驱使下学习有利于思维的发展、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教学“七巧板”一课时,首先我用“变形金刚”这个学生非常熟悉的玩具引入新课,学生的积极性立即被调动起来,接着,我给每位学生一套“七巧板”学具,学生接到手后,发现“七巧板”的组成只有5个三角形、1个平行四边形,那有什么巧妙之处呢?这时我不急于告诉学生“七巧板”的使用方法,只是引导学生像玩“变形金刚”那样随心所欲地在桌上拼摆,看看能发现什么。学生们个个像拼“藏宝图”一般,兴奋极了。结果,学生不仅能拼上“七巧板”原形,而且还创造出许多新的图案。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拼摆,“七巧板”的巧妙之处不言而喻了。

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对于儿童来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给儿童创设各种让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我们不应当忽视情境的作用,而是应该有效地利用它,使学生真正地走进数学王国,在数学王国里自由自在翱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