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时间》教学设计
桐城市东关小学 樊赵云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73----74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知道一天有24小时,认识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发现并归纳12时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中表示时间的方法和相互转化的规律,并能正确进行互化。
3、能结合具体情境,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24时记时法,能正确用24时记时法表示生活中的时刻,知道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的含义。
难点:掌握两种不同记时法的特征,发现12时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中表示时间相互转化的规律,正确对这两种记时法进行相互转化。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唤起记忆
1、师:老师和大家做个游戏,老师说一个时间,大家不用嘴巴说,用动作告诉老师这时你在做什么,看谁表演得好,好不好?
①、老师先说一个时刻中午12时,用动作示范一下。(吃饭)
②、老师报出下列时刻:凌晨3时、早上6时、上午11时30分、下午4时、晚上9时。[教师边板书边提问]
③、老师评价:小朋友们表演得很精彩。
2、师:刚才同学们说的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表示时刻的方法,叫做12时计时法。如果同学们用12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时要用上
“上午、中午、下午、晚上或是凌晨”等这些时间词。
3、师:下午3时、晚上6时是我们平时习惯使用的记时方法。
①、老师这里还收集到另外几个表示时刻的数字,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出示)
②、你们觉得这样的记时法与我们前面所用的12时记时法有什么不同?
③、说说14:00会是我们平常说的什么时候?
4、师:像8:00、12:00、14:00、19:30这样的记时方法,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24时记时法。(板书:24时记时法)
二、新知探究
(一)体验一天的经过
1、认识一天的开始——0时。
师:大家知道一天是从什么时刻开始的吗?学生发表意见,教师不作答复。 出示春节联欢晚会上大家一起在迎接新年第一天开始的情景,课件播放倒计时的录像。
师:新年的第一天开始了,钟面上是几时?作为新的一天的开始,我们一般又把夜里12时说成凌晨0时。
2、运用课件创设情境,感受一天的经过。
课件出示以下几个时间画面:凌晨0时、早上6时、中午12时、下午4时、晚上9时、夜里12时(第二天的0时),让大家一边看,一边随着画面和音乐表演。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认识24时记时法
师: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刚才一天里钟面上的时针转了几圈?小组讨论一下这两圈的时间如果不用早上、中午、晚上等字描述,还可以怎样来记录这些时间?汇报交流如下。
1、第一圈的12小时记录方法
如:早上6时可以直接记作6时,中午12时直接记作12时
2、第二圈的12小时记录方法
师:下午1时,是中午12时之后又过了一小时,其实是一天中的第13时,所以也可以直接用“13时”来表示。
以此类推,下午3时、晚上7时,夜里12时应该怎么表示呢?(讨论交流)
师:我们用0时、1时、2时…直到24时来表示一天时间,我们给这种记时的方法起个什么名字合适呢?板书:24时计时法。
(三)探索24时记时法与12时记时法的转化方法
1、12时记时法表示的时刻转换成24时记时法的时刻。
师:凌晨3时、上午9时、晚上9时等这些时间怎样用24时记时法表示呢?
引导学生在课件直条上找一找。
汇报、交流,教师小结:中午12时前,上午几时就是24时记时法的几时;从下午1时开始需要加上12时并去掉前面“下午”两个字就转换成了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刻。
2、24时记时法的时刻转换成12时记时法表示的时刻
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的12时记时法转换成24时记时法的方法进行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三、巩固深化、生活应用
1、交流学生收集的车票、电影票、飞机票等上面的时间。
师: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你们在哪儿看见还过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间?请大家拿出课前收集的车票、电影票等,先找出票上面表示时间的信息,然后同桌交流说说是什么记时法表示的?转换成12时记时法是什么时间呢?
2、交流老师出示的时间牌。
课件出示肯德基营业时间牌、银行营业时间牌等,提问:你们能说出上面的时间吗?转换成另一种记时法是怎样的呢?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收获了哪些知识?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师: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非常积极,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相信大家的数学会越学越好的。
板书设计
一天的时间
12时记时法
24时记时法
凌晨3时
3时
早上6时
6时
下午4时
+
12
=16时
晚上9时 +
12
=21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