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文化系列179——民俗文化20

标签:
教育文化杂谈 |
第二章
一、民俗节日
二月二
节日习俗
二月二春龙节由来已久,留下许多风俗。
二月二早上,家家户户都要煎米糕,而且流传这样的歌谣:“二月二,煎年糕,细些火,慢点烧,别把老公公的胡须烧着了。”中午吃“老龙布蛋”,就是玉米蜕皮俗称玉黍米加面条。
二月是农作物播种季节,百姓通过各种纪念活动寄托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民谣这样说:“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民间流传这样一首打油诗:“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朝廷老子率着满朝大臣参加春耕生产,可见春耕多么重要,不能误农时。
“二月二,龙抬头,家家男子剃龙头”。旧时民间有“有钱无钱,剃头过年”说法。差不多人都在春节前剃头理发,到了二月二一个多月,需要剃头理发,形成了二月二剃头的习俗。
“二月二,家家人家接女儿”。旧时正月新娘不能回门,有“出嫁的闺女正月不能看娘家的灯,看了娘家的灯死公公”的迷信说法。一个多月,闺女想娘,娘也想闺女。二月二是个吉祥如意的日子,各家都在接女儿回娘家。
“二月二,照房梁,蝎子、娱蛤无处藏”。这天,一些地方用过年祭祀剩下来的蜡烛点着,去照房梁和墙壁,以便驱灭害虫。
这天,孩子要用筷子敲干瓢,边敲边说:“二月二,敲瓢叉,十个老鼠九个瞎。”用筷子敲酒盅:“二月二,敲酒盅,十窝老鼠九窝空”,都是为了驱鼠灭鼠。
“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这天人们用青灰画粮囤或粮仓,或在门前用青灰画大小不等的圆圈,象征大圆接小圆,祈祷丰收,也是民间的风俗。
二月二,有的地方有吃食除夕锅巴和妇女忌用针线习俗。据说龙抬头时如果动针线,就会伤害龙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