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文化系列93——传统文化93
标签:
教育文化 |
第三章
51、大智若愚
出自宋代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二七贺欧阳少帅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大智若愚,指才智出众的人,看来好像愚笨,不露锋芒。《词源》的解释是这样的:“才智很高而不露锋芒,表面上看好像愚笨”。
大智若愚在生活中的表现,做人做事比较低调,不会处处显示自己聪明,不向别人夸耀自己抬高自己,而是厚积薄发宁静致远,对很多事情持了大度开放的态度,有着海纳百川的思想境界,自身的修养和知识源源不断地得到积累。很多时候,大智若愚伴随的还有大器晚成,因为大智若愚的人不断积累自己,就像玉坯不断积累一样,多年的积累铸就的就是绝代珍品,大器晚成之后也是无价之宝。
世上的一些事情需要泾渭分明,一些事情不必过分顶真,而是需要糊涂。糊涂的人看起来傻乎乎,可是这些人做人有人缘,做事有机缘,能够笑到最后。这种糊涂就是为人处世的豁达大度,懂得这种糊涂的人才是真正聪明的人。
大数学家陈景润没有成功时,常人觉得他那么愚笨,几乎不食人间烟火,不知人情世故。他愚笨吗?如果他愚笨,能够在哥德巴赫猜想上取得那么大的成就?他就是大智若愚的人。
《红楼梦》中的跛足道人,一曲《好了歌》唱出为功名财色苦苦拼搏的人,到头来被雨打风吹去的悲惨下场。贾府衰落了,聪明如凤姐死得很惨。跛足道人开始的指点迷津是不是大智若愚?可是常人看来,他既跛足还疯癫,疯癫如愚,听不进这样的愚人愚言,非要去奔财色功名不可。
大智若愚也是一种养晦之术。养晦之术重在一个“若”字,若设计了巨大的假象与骗局,掩饰了真实的野心、权欲、才华、声望、感情。这种甘为愚钝、甘当弱者的人,实际是精于算计的隐蔽,鼓励人们不求争先、不露真相,让自己明明白白去过一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