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低年级指读习惯能力的培养
(2016-04-08 08:35:09)| 分类: 精彩好文 |
|
在长期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我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刚上三年级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到了四年级,学生的兴趣依然较高,但是已有少部分学生逐渐失去了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表现为上课时常走神,找不到教师所教的内容。如果让他在书本上找出板书在黑板上的单词或者句型,这些学生总会显得一脸茫然,接着胡乱地说出错误的句子。到了五年级,学生之间的优劣就显而易见了,掌握得较好的学生能说、能认、能读、能写,而水平较弱的学生还停留在只能听、说,不能认、读、写的阶段。到了六年级,两级分化就更加明显了。 根据这一情况,我认为:三年级上学期时,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听音逐个指读字母、单词和句子的习惯;到了三年级下学期,则应该培养学生更多地指读单词和句子,包括其中的单词认读能力。到了四年级上学期时,应当慢慢减少学生指读的次数,逐步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习惯,在新词出现时自觉地指读、拼写、书空;四年级下学期时,学生应该基本不用指读就能够认读已经学过的词,个别生词、较难的单词也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提示下迅速地认读、拼读出来。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会感到轻松,也不会觉得每句都不会,每课都不理解。我想,如果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就能养成良好的指读习惯,到了五、六年级时,学生不需要再依靠指读来认读,较难的句子或者课文在学生眼中就只是几个生词而已了。这就类似于小学语文的字词教学了,一篇文章中只需要掌握少部分生字词,更多的是了解文章的含义和所包涵的文化背景知识。 要验证这些猜想必须从实践做起。我尝试着从所带的三年级学生开始,着重训练、培养学生的“指读习惯和能力”。刚开始,学生会经常遗忘,我就耐心地手把手地教,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经过半个学期的实践,我发现当呈现新单词时,学生已经能够指出书上相应的图和词;当我在黑板上板书,并读出单词开头部分时,大部分学生会自觉地和我一起拼写单词。一个学期结束了,学生的指读、书空习惯基本形成了。为了更好地巩固教学成果,我要求学生给每篇课文的每一句话编上号,给每一个新词画上圆圈,这样学生指读起来就更迅速了,听录音跟读时找不到对应内容的现象也逐渐减少了。三年级下学期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减少指读的次数直接认出单词,并给予奖励,学生表现出了较高的学习兴趣。由于在教学中渗透了指读习惯的培养,学生记忆单词有了一定的积极,有效地保证了五、六年级的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
|
文章录入:陈育平工作室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