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阅读,孩子才会阅读!提升儿童阅读理解力的六方法

孩子都不喜欢看有文本的书,这是为什么?难道文本的书比较无趣吗?当然不是!
其实很简单,文本阅读,需要比较多的归纳、集成、理解、思考力,而漫画图画书,孩子可以很快看到重点及看到有趣的地方。
但是,最担心的学习危机就来了,因为图画书的感官层次还是比较多,思考层次比较少,随着年龄增加,孩子的思考理解力也应该增加才对,阅读的内容要越来丰富,才能培养阅读的素养,但观察现在的孩子,却有普遍不爱思考的习惯。
3到8岁阅读行为发展里程表
不少爸爸妈妈,在孩子进入小学,甚至到了中高年级,才发现孩子考试考不好、作业写的慢,不是因为「不会」,而是因为题目看不懂,当大人将题意解释清楚,孩子就会了。但到了中高年级才开始要提升阅读力,孩子会变得很吃力,因为在校时间拉长,作业也变多了,最好的办法就是即早知道孩子的阅读力发展。
增加儿童阅读力及理解力的方法
1、即早开始纸本阅读
2、鼓励学龄前孩子,从生活中多认字(地铁、路名、书籍名)
3、大声朗读故事给孩子听
4、让孩子说故事给大人听,丰富地增加语言表达的经验
5、请孩子用自己的理解再讲一次大人的话,及讲出意思
为什么要培养「阅读的素养」?
很多孩子遇到不喜欢的科目,总是放弃的很快,经常学到很厌烦或紧张,也可能有很多情绪及挫折感!这些孩子,到了中年级之后,不爱科目的成绩往往一落千丈,爸妈看了好紧张,该怎么协助他们调整心态,并找对方法来克服呢
因为这是这一代孩子长大之后,学习的决胜关键。三个关键,分别是阅读理解力、阅读后的表达力、阅读后的联想力,知识死背及大量写评量的时代应该过去,新教育应该重视孩子学习如何学以致用。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推荐的阅读材料,其实有越来越复杂的内容,但关键在于,孩子读完后,有没有读懂,别以为这些理解及表达,等到小学之后再开始,我认为孩子到3岁半,就可以逐渐讲出对一本书的看法了,大家试试以下培养的6个方法
让孩子爱上阅读的6方法
方法1:与孩子分享
拿到一套新的学习材料,开始分组讨论,例如爸爸跟哥哥一组,妈妈跟妹妹一组,分享书中的内容,让孩子觉得阅读不孤单,大家在做一样的事。学校里也应该善用分组的方法。
方法2:竞赛抢答、集点奖励
听完或看完一本书,利用问孩子的问题的方式,增加阅读过程的专注力。更棒的方式是,让孩子学习自己出题,问家里的其他成员,或问其他同学,要能命题,就必须把知识融会贯通,是最难的事。
方法3:记录自己的学习历程
让孩子把阅读的心得,写在自己的专题研究本或画在自己的小小笔记本上,这是把学过的知识,用不同的方式牢牢记住很好的方法,因为动手就是动脑,最会念书的孩子,就是笔记做的最好的孩子
方法4:团体讨论
听听看别人对于同一个阅读材料的看法。这样的做法,可以让孩子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同一本书,也会因为刺激竞争心态,提高学习的动机。
方法5:引导孩子联想
从书本中,链接生活常识与人生道理教育孩子。举例:找出所有跟双手有关的书,从所有书里,集成出手的重要性?手的功能?手的不同?
方法6:交错阅读
喜欢的及不喜欢的书,可以交错着读,有图画书的阅读时间,当然也要有图文交错的书的阅读时间,学龄后的孩子,如果不喜欢阅读文本,从少量开始,每天10分钟,一个星期也累积了1个小时的文本阅读量了,从课外读物开始,别让孩子一开始就倒胃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