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外读物推荐
(2016-01-14 11:20:36)
标签:
初中名著阅读新课标 |
分类: 初中名著阅读题汇编 |
新课标初中课外读物建议(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附录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9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童话: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叶圣陶《稻草人》、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等。
寓言:如中国古今寓言、《伊索寓言》等。
故事:如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各民族民间故事等。
诗歌散文作品:如鲁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艾青诗选》、《革命烈士诗抄》、中外童谣、儿童诗歌等。
长篇文学名著:如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传》、老舍《骆驼祥子》、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夏绿蒂·勃朗特《简·爱》、高尔基《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教师可根据需要,从中外各类优秀文学作品中选择合适的读物,向学生补充推荐。
科普科幻作品:如儒勒·凡尔纳的系列科幻小说,各类历史、文化读物及传记,以及介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常识的普及性读物等,可由语文教师和各有关学科教师商议推荐。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