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姜种植的气候条件及丰产措施

(2016-10-14 11:07:26)
标签:

贵农网

分类: 农技服务
    黄姜,学名盾叶薯蓣,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工栽培最佳收获期为2年生,是目前生产薯蓣皂素的材料;薯蓣皂素又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等50余种药品的重要原料,在国际、国内市场十分紧俏。依据本市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的特点,黄姜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目前己经种植黄姜达50余亩,在种植区域上突宽了从碱性土壤到红壤酸性土壤,从半荫到强光照地区的突破,形成了砂壤地黄姜规范栽培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播种、生长期环境要求和气候条件分析

    黄姜的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紧密相连。从气候特点来看,我市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充足、干湿明显、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7.7℃,一月分最冷,月平均气温为5.1℃,七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9.4℃,春秋季节界于两者之间,年总雨量为1500毫米左右,4~6月雨量最多,占年降水量的50%,七~九月雨量少,易出现伏旱和秋旱。年日照平均时数为1698小时,无霜期长。这样的气候条件很能适合黄姜生长发育。

    黄姜生长发育期也有一定的临界值:它的临界值指标是日平均气温≥15℃。我市日平均气温≥15℃的初日是4月13日,终日是10月28日,持续天数为199天,积温为4934.7℃。4月中旬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天气变暖,姜苗出苗快,苗成行后立杆架苗,可增加光合作用面积,改善透风透光条件。黄姜生长最佳适宜温度为20℃~25℃,出现在5月~6月,此时段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温度适宜,故姜苗长势旺盛,6月下旬开始进入盛花期,地下部分根茎块也进入生长期,7~8月月平均气温达到29℃左右,极端最高气温要达到38~39度,黄姜进入开花结实期,9~10月气温又回落到25~19℃,种子进入成熟期。整个生长期约190天左右。

    地理位置不同,气候条件也不同。我市的地势是东低西高,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的气候差异较大。大部分乡镇日平均气温15~25的出现日期在4月中~6月,7月~8月平均气温均要上升到28~29℃,比5~6月高出3~4℃,经历两个月的高温天气,9月~10月气温又回落到25~19℃,是种植黄姜最佳的地方。山区种植黄姜要比平原地带产量高。现在黄姜在全市推广,大部分乡镇开始种植。

    黄姜喜温,苗期怕渍,中后期具有一定的耐旱性,故宜在低山缓丘上土层深厚的山地种植,过于平缓低洼地段不宜种植,土壤最好是选腐殖质含量高的山地。黄姜冬种比春种好,最适宜下种的时间是12月~2月底之前。这段时期我市气温较低,雨量不多。有利于种子休眠,不易烂种。春季(3月~4月上旬)阴雨天气多,光照少,不利于种子休眠,而且易烂种。

    2、黄姜生育过程的主要气象灾害

    (1)、“干冻”天气对黄姜影响不大。比如说:晴天、寒冷、风大,在极端最低气温达-6℃到-7℃时都对其影响不大。当出现雨淞天气、气温偏低时对其影响较大,要提前做好越冬准备工作。

    (2)、6月中旬~7月上旬,易出现雨量集中期,下连续性暴雨或大暴雨,造成大面积积水,当黄姜根系土壤水份过饱和,易导致死苗,需要做好清沟排水,特别是排暗渍,通常采用窄畦高垅深沟的方式解决。

    (3)、雨季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结束,雨季结束后,进入高温少雨季节,易出现伏秋旱,对农作物生产威胁很大。黄姜虽然具有耐旱性,但遇有特别严重的干旱时,会造成姜苗枯萎,倒苗和地下茎块停止生长,故此时段要做好灌溉、抗旱的工作。

    (4)、病虫害:(略,详见病虫防治)。

    3、丰产措施

    (1)、整地施肥:将地深翻20公分以上,沿等高线整畦,畦宽(连沟)2.5米,沟深20公分,做成窄畦深沟的粗坏,施足基肥,每亩用石灰200斤,钙镁磷100斤,复合肥50斤,在整好的畦床粗坏上撒施石灰,按50公分的间距开好施肥沟,沟深5厘米,将钙镁磷与复合肥拌均沟施后复平畦平。

    (2)、选种:选择一年生姜块作种姜,平均单块重10~20克,保证一个以上根芽,无霉烂。下种采用宽窄行方式,每畦下6行种,行距48厘米,株距15厘米,每亩8000~10000株苗。

    (3)、起垅清沟:起垅时将宽行中的土上到窄行上盖种,垅高10厘米,每垅盖两行种,每畦起三垅,形成深沟高垅形状,上半年以利于排水,下半年以利抗旱。

    (4)、防除杂草:杂草是黄姜的天敌,必须本着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采用化学、人工、农艺措施综合防治。

    (5)、立竿扶苗:立竿时间以早为好,一般姜苗成行(出苗40%左右)即可立竿,竿高1.2米~1.5米,每亩立竿5000根左右.立竿后半个月内随时注意扶苗上架,可防治盛夏地表高温灼烧姜苗,有利于克服早衰,是丰产的有效措施。

    (6)、追肥:追肥是促进苗架形成,保证平稳过渡,施肥的原则是前轻后稳,防治早衰的关健技术措施。

    (7)、越冬管理:一年生黄姜十一月进入休眠期(地上部分枯死),此时应进行越冬管理,以利第二年早发苗,发壮苗,具体做好如下工作:

    A、收竿烧草:进入休眠期后,收起立竿待明年再用,点火烧地面杂草及枯死的姜苗,减少第二年杂草数量。

    B、浅锄松土:烧草后在宽行内(垅沟内)浅松土,提高冬季地温,减少来年杂草。

    C、复垅下肥:第二年一、二月间将宽行内(垅沟内)土挖松,复在垅面上,提高冬季地温,减少来年杂草,按每亩100斤的用量在垅沟内施复合肥,施后浅覆盖,同时清理好排水沟,再喷乙草胺防早期杂草。

    (8)、采取加工:二年生黄姜至第二年十一月死苗后即可采挖,采挖应选晴天,待地爽后进行,挖起鲜姜后在地面上晾晒1~2天,抖净泥土后装包运往加工厂;有条件的可切片晒干,价格好于鲜姜。

更多农技常识请百度“贵农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