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规划案例分析与评述】临空经济区产业集聚模式及发展路径研究

(2018-12-20 09:19:18)
分类: 城规城建热点透析

【核心思想】

文章运用了“产业集聚”的规划理论,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产生于19世纪末,马歇尔在1890年就开始关注产业集聚这一经济现象,并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即“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产业集聚有助于上下游企业都减少搜索原料产品的成本和交易费用,使产品生产成本显著降低。集群内企业为提高协作效率,对生产链分工细化,有助于推动企业群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集聚形成企业集群,有助于提高谈判能力,能以较低的代价从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处获得公共物品或服务。本文在总结临空经济区产业集聚发展的三种主要模式基础上,提炼了临空经济区产业集聚发展的路径,并从产业集聚、区域规划、融资渠道三个方面提出了我国临空经济区发展应加快临空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产业升级等发展政策建议。

【规划评论】

1、优点

文章提出了临空经济区的四种产业集聚模式和三条发展路径,在今后的临空经济区产业规划中值得借鉴。

文章提出了“加快临空经济区与腹地产业分工与联动;耦合周边区域产业”的观点,有利于兼顾机场与腹地整体发展,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2、不足

文章并没有提出具体的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模型,观点不够清晰;文章的内容较为笼统,具有普适性,但不能够体现文章的特色,创新性不强。

【规划借鉴】

洋与中用: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临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美国孟菲斯机场临空经济区在物流业基础上,发展形成了集轻工业区、办公商务区、高档零售区、商务酒店、餐饮服务、娱乐休闲健身等为一体的临空经济区;德国法兰克福机场临空经济区实现了空铁联运,密如蛛网的地面交通网、交织的铁路网、高覆盖的高速公路网与机场的衔接,使机场成为高效的综合性交通枢纽;荷兰史基浦机场临空经济区既有集商务运营、产品开发、高新技术研发等高的横向关联产业集聚,也有以电子产品开发制造为核心而向下游拓展的产品销售、现代物流产业链接的纵向关联产业集聚,还有发达的海陆空交通网络,是一个综合性的经济区。临空经济区的发展路径受到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及政府政策等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各地区的临空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应将本地的各种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与临空经济发展层次结合。

【正文内容】

1我国临空经济区发展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当下全国62个城市,依托54座机场,已经有建设规划的临空经济区63个,其中21个超过1000万人的机场都规划建设了临空经济区,4年来国家相关部门批准的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有10家,分别是郑州、北京、青岛、重庆、广州、上海、成都、杭州、贵阳、长沙。其中,郑州、上海、北京、成都和广州为国际级航空枢纽,区域性航空枢纽有青岛、杭州以及长沙长江经济带枢纽,重庆和贵阳则为内陆开放门户。

表1 10大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战略定位

https://13355794.s21i.faiusr.com/2/ABUIABACGAAgzNvr4AUovbnVyAIw3wQ40gQ.jpg

2临空经济区的产业集聚模式

临空经济区并没有统一的发展模式,大多是参照模仿发展方式。由于机场所处的位置、地域条件、经济基础、现有产业、交通条件等因素不尽相同,在临空经济区建设中产业的选择和发展也应不同,临空经济产业聚集模式应与之匹配和相适应。

2.1多种产业并进,集群化发展模式

以机场为中心,从区域内现有的产业遴选出能带动区域发展并具有良好前景的产业,重新划定产业功能区,并对机场周边已有的产业进行规划和链接,形成多产业主导、产业前后向关联的具有系统性的产业区域集群发展,这种模式下的临空经济区具有功能多元化、产业集群化和空间城市化的特点,一般而言用地规模比较大。此种发展模式适合于依托大型枢纽机场构建的临空经济区,如我国以北京首都机场为中心的北京顺义临空经济区,以上海虹桥机场为中心的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区,经过多年发展,目前这两个临空经济区基本形成了各功能区产业集聚、区域组团、功能互补的发展格局,产业构成和功能分区逐步趋向合理。

2.2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模式

依托航空运输业,现代服务业在机场周边快速发展起来。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现代物流、通信服务、公共仓储、电子商务、文化娱乐、会议展览、金融保险、休闲旅游、餐饮旅馆等。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临空经济区主要有如下几种:

(1)物流型临空经济区。航空物流业借助机场口岸及便利的运输条件,形成在机场货运区、物流区、产业区之间的供应链。临空物流是临空经济区发展的一个动力。在我国,物流型临空经济区是最广泛应用的一种模式,如广州、深圳、青岛等将机场货运区或者以周边规划的物流园区为临空经济区的中心组成部分,展现出航空物流的强势带动作用。此外,空港物流区可强化物流加工、仓储、展示方面的保税功能,发展成空港保税区,并逐步向空港自由贸易区转型。

(2)交通枢纽型。以机场为中心的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可发展成依托区位交通便利优势的交通枢纽型临空经济区。随着我国现代物流业的飞速发展、通用航空的逐渐放开以及生产生活中对物流配送效率、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以传统客货运为主的物流配送方式已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需求,航空物流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机场进场交通由原来的点线式向与地面交通衔接网络化转变,机场货运区发展成城郊综合交通枢纽,成为城市间交通的衔接点,并以此为核心形成交通枢纽型临空经济区。

(3)商务贸易型。在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临空经济发展模式中,发展比较成熟的大型国际机场一般青睐于商务贸易型的发展模式,由于机场所处城市规模比较大,也称为航空城。该类型临空经济区功能定位类似于城郊型中央商务区,侧重发展商务贸易、星级宾馆、会议中心、办公设施等。

2.3以航空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模式

航空产业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航空制造业,主要是航空零部件的制造、加工,但是不同于传统的机械制造业,是集许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的现代先进制造业;另一类是航空运输服务产业,主要是机场附近规划建设的基地航空公司、维修公司、配餐公司等所提供的服务。如福州长乐国际机场航空城的航空工业、厦门高崎国际机场航空城的飞机维修业等。我国许多临空经济区规划航空产业为该地区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

2.4以高轻产品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模式

高轻产品,如电脑芯片、软件、生物医药、高科技电子产品等,具有科技含量高、体积小、附加值高、重量轻、市场灵敏度高、交货期短的特点。此类产品市场敏感度高、附加值高、产品生命周期短的特点决定了产品市场销售的撇脂战略,也就是最先占领市场的企业将会获得丰厚的利润,这决定了产品必须要有安全、高效的运输方式。产品体积小、重量轻,运输成本低,航空运输能充分满足这类企业的要求。我国成都双流临空经济区就是以此类产业为主导产业的临空经济区。

3临空经济区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综观临空经济区产业集聚模式和发展路径,临空经济区发展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加快临空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产业升级

加快区域产业聚集和以知识型产业为主导的新产业培育,加快打造和构建产业链,以形成高效率的临空产业体系。临空经济区在产业选择上要遵循三大原则:一是产业类型多元化原则;二是高端产业为主导原则,将产业发展目标和动力放在知识创新、创意以及高端商务等功能上;三是产业链适度延伸原则,根据构建和延伸临空产业链的需求,加快腹地产业分工与联动,构建区域范围内的临空产业集群。

此外,加强对重点临空产业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临空产业主要包括航空产业(包括航空制造业和航空运输服务业)、航空物流业、高新产品制造业、国际商务会展业、文化娱乐休闲业等,具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时效性强、重量轻、体积小等特点,增加这些产业的扶持力度一方面能够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够稳固园区轴心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园区向临空产业集聚的特色园区方向发展。

3.2耦合周边区域产业,推进临空产业规划

为提升临空产业的本地根植性,发挥其区域经济的龙头带动作用,地方政府应根据机场定位和腹地经济特点因地制宜对临空集聚产业选择和产业布局进行合理规划,分步实施,积极推动临空产业与当地产业的产业链和产业环境的耦合。加强与临空产业相关的配套产业的发展,延伸产业链;孵化、培育当地物流、金融、科研等服务业;通过提升政府政策的稳定性和优化管理流程,改善临空产业的发展环境。

3.3完善融资渠道,争取政策支持

我国现行的民航政策的政府引导资金不能充分满足临空产业园区投资项目的资金需求,因此,需要积极拓宽民航建设资金的融资渠道。民航局在坚持政府投资为主的同时,辅以其他融资手段,积极寻找各种资金以保证临空经济园区建设各项投资项目的顺利进行。建议以临空经济区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价以及园区建设规划为依托,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直接融资支持,并拓宽市场化融资渠道,发起设立临空产业投资基金,对临空产业核心产业链上的重点企业进行战略性投资扶持,使之做大做强,促进临空经济区的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