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案例分析与评述】洛阳大数据产业园起步区概念性城市设计

标签:
大数据产业园概念性城市设计 |
分类: 规划案例分析与评述 |
【核心思想】
- 1992年,彼得·卡尔索尔普(Peter Calthorpe)在其所著的《下一代美国大都市地区:生态、社区和美国之梦》提出TOD发展模式,指“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其中的公共交通主要是指火车站、机场、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及巴士干线,然后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中心广场或城市中心,其特点在于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身的“混和用途”,使居民和雇员在不排斥小汽车的同时能方便地选用公交、自行车、步行等多种出行方式。
- 规划围绕轨道交通站点进行TOD开发,使得大数据产业园起步区形成以站点为中心的聚合增长极,看似是完善综合交通,优化城市道路风貌,实质是通过路网规划,链接大数据中心产业、商业等节点,形成“连点成线、以线带面”的特色增长极。
-
【规划评论】
- 1优点
- 首先,规划逻辑清晰明了,对于规划落地实施具有指引性;其次规划方案生成、规划特色详细阐述了大数据产业园起步区的规划逻辑与特色,相关规划中可借鉴运用;第三,规划将现代TOD开发模式与古代里坊制有机融合与借鉴,实现了起步区现代与古代的融合,这种古今碰撞、大数据的先进与古代的中规中矩结合风貌,是起步区的亮点,有利于形成特色风貌区,吸引更多企业入驻,规划中可借鉴参考模式,规划设计更为创新的风貌区。
- 2不足
- 规委空间规划布局与设计、风貌设计成分较为浓厚,对于大数据产业有所提及,但没有较为系统的介绍产业链和产业体系以及较为详细的大数据产业板块,是规划的不足之处,增加产业成分分析会更好。
-
【规划借鉴】
- 洋与中用:TOD模式,即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是规划一个居民或者商业区时,使公共交通的使用最大化的一种非汽车化的规划设计方式。
- 规划可充分利用TOD开发模式,将隋唐洛阳城遗址里坊区、关林商贸旅游片区和伊河生态片区与起步区充分结合,将商贸、旅游、休憩融入起步区规划设计中,增强起步区与周边区域发展连结线,形成功能多元、风貌与特色并存的现代化大数据产业园。
-
【正文内容】
- 1背景介绍
-
洛阳大数据产业园分为核心区和辐射区两大块,总规划面积8.8平方公里,以政务大数据、企业大数据、互联网大数据为三条发展主线,着力培育文化旅游为特色的公共服务大数据、军民融合为特色的工业大数据、数据加工为特色的互联网大数据三大产业聚群,建设中部数据资源中心、数据技术中心、数据应用中心“三大中心”。
本次规划为洛阳大数据产业园核心区中起步区规划城市设计。
- 2规划范围
-
洛阳大数据产业园起步区位于洛阳市洛龙区龙门大道以东,规划面积约3平方公里,是未来洛阳大数据产业的重点板块。基地北依隋唐洛阳城遗址里坊区、南临关林商贸旅游片区、西接洛龙区核心区、东靠伊河生态片区。(图1)
- http://13355794.s21i.faiusr.com/2/ABUIABACGAAglMHO2wUorMKNlAQwgAU43wM.jpg
- 图1:洛阳大数据产业园起步区区位图
-
未来轨道交通3号线和4号线将分别从基地南侧和西侧通过,周边紧邻多条城市干道,交通条件优越。(图2)
-
http://13355794.s21i.faiusr.com/2/ABUIABACGAAglMHO2wUon4T4lQEwgAU4_AI.jpg
- 图2:基地及周边现状
- 3发展定位
-
根据洛阳大数据产业园的区位和发展条件,规划未来其总体发展定位将成为:
(1)服务河南省、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数据基地;
(2)洛阳市智慧城市综合大数据中心,“城市CPU”;
(3)体现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城市更新、城市双修、智慧城市等理念的最高水平的城区。
-
http://13355794.s21i.faiusr.com/2/ABUIABACGAAglMHO2wUoz9z75gcwgAU42AI.jpg
- 图3:洛阳大数据产业园起步区发展定位
- 4方案生成
-
现状基地由于无序的土地使用,土地权属错综复杂,已建和待开发地块混合。
-
http://13355794.s21i.faiusr.com/2/ABUIABACGAAglMHO2wUojN7EyQMwgAU4nwM.jpg
- 图4:基地现状土地权属
-
(1)Step1 引入轴线、连通水系
-
http://13355794.s21i.faiusr.com/2/ABUIABACGAAglMHO2wUo9eqvwwUwgAU4nQM.jpg
- 图5:引入轴线、连通水系
-
规划依据基地及周边现状条件之优劣势,引北部隋唐洛阳城遗址的田园景观入园,在基地北部形成生态界面,同时贯通长夏门轴线,连通基地外护城河绿带和基地内部老大明渠绿带,将蓝绿环绕带回基地。
(2)Step2 围绕轨道交通站点进行TOD开发
-
http://13355794.s21i.faiusr.com/2/ABUIABACGAAglMHO2wUo0NWYhQEwgAU4sAM.jpg
- 图6:围绕轨道交通站点进行TOD开发
-
考虑轨道交通的积极影响,沿3号线形成基地南部的标志性界面,成为服务开元大道两侧的公服带。同时希望未来焦柳铁路外迁之后,改造为轨交5号线。
(3)Step3 机遇用地引导轴线生成 ,形成“金镶玉”核心
- http://13355794.s21i.faiusr.com/2/ABUIABACGAAglMHO2wUoiJrTrwIwgAU4ogM.jpg
- 图7:形成“金镶玉”核心
-
在基地内我们构想了一个产业服务核心,希望将现状中移动地块改造升级为龙头大数据产业板块,提升沿汇通街的功能主轴线。
- http://13355794.s21i.faiusr.com/2/ABUIABACGAAglMHO2wUowPSs3wQwgAU4mQM.jpg
- 图8:增加次一级公服设施和开放空间
-
增加次一级的公服设施和开放空间,形成5分钟步行范围(500米)开放空间和公服设施全覆盖,打造6个共享中心,让科技园区与蓝绿网络相辉映。
(5)Step5 加密路网 营造高效宜人的园区尺度
- http://13355794.s21i.faiusr.com/2/ABUIABACGAAglMHO2wUooKnF-wEwgAU4rAM.jpg
- 图9:加密路网
-
现状街区尺度以(200~520)*380m为主,尺度过大,土地效率偏低。针对现状尺度较大的路网进行加密,营造高效宜人的园区尺度。
尊重既有现状,对已建且不存在加密可能的,我们建议保留现状;对已批未建地块,尺度过大且存在加密可能性的,我们建议在现状基础上加密路网。对于空置地和城中村,我们建议依循规划理念加密路网。
(6) 形成方案
最终形成活力十足、环境优越、交通便捷、尺度怡人、文脉传承的城市设计方案。
- http://13355794.s21i.faiusr.com/2/ABUIABACGAAglMHO2wUovZfijQIwgAU4igM.jpg
- 图10:城市设计总平面图
-
(7)空间结构
整个城市设计方案空间结构可以归纳为——两心、三轴、三带
其中以云溪翠谷,长夏新辉景观带及隋唐洛阳城遗址公园作为绿色生态基底;
依托开元大道、汇通街、太康东路形成三条城市发展轴线;
最后打造洛阳大数据中心和云谷之芯两个核心,形成空间上的对景。
- http://13355794.s21i.faiusr.com/2/ABUIABACGAAglMHO2wUovtfp_gIwgAU4jAM.jpg
- 图11:空间结构规划图
- 5规划特色
-
特色一 : 量化空间聚类,构建创新街坊
总结空间聚类,对基地现状分区块进行详实的分析和对比,从空间形态、街区尺度、土地使用效率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估。
- http://13355794.s21i.faiusr.com/2/ABUIABACGAAglMHO2wUowvu1TTCABTiTAg.jpg
- http://13355794.s21i.faiusr.com/2/ABUIABACGAAglMHO2wUoubCCIjCABTiSAw.jpg
- 图12:空间聚类量化评估
-
总结出较为理想的科技园空间开发模式。
- http://13355794.s21i.faiusr.com/2/ABUIABACGAAglMHO2wUomuinygUwgAU4mAM.jpg
- 图13:理想空间模式总结
-
将植根于洛阳文化感知的“隋唐里坊”形态营造,与科技人才聚集的产业特点充分融合,打造科技里坊。
将基地划分成5个创新街坊,每个街坊中心区域设置一个共享中心(即邻里中心,每个约1.5h),提供“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闲”都能满足的、全面多样的服务。
- http://13355794.s21i.faiusr.com/2/ABUIABACGAAglMHO2wUot4bI_QIwgAU4wAI.jpg
- 图14:科技里坊和共享中心
-
特色二 : 绿串城,金镶玉,营造活力空间
除了空间形态本身的塑造外,本次城市设计更希望通过绿色空间的品质提升,营造运动活力之源,为企业创造卓越的配套环境。
利用新大明渠绿带形成贯穿大数据产业园的“云溪翠谷中央绿廊”,打造特色运动健康城和“园区活力源”。
- http://13355794.s21i.faiusr.com/2/ABUIABACGAAglcHO2wUovuj9hgMwgAU4_gI.jpg
- 图15:云溪翠谷节点细化
-
自行车绿道、慢行步道,篮球公园、足球公园星罗棋布,充满健康、活力。
- http://13355794.s21i.faiusr.com/2/ABUIABACGAAglcHO2wUosIi6vwEwgAU4sgM.jpg
- 图15:云溪翠谷节点细化2
-
特色三 : 面向产业需求,功能精准落位
本次设计面向大数据产业四大类核心客户群体,以实用、需求为导向,实现三个圈层的产业功能落位。
- http://13355794.s21i.faiusr.com/2/ABUIABACGAAglcHO2wUozpzj5QMwgAU4jwM.jpg
- 图16:大数据产业功能圈层示意
-
我们的规划理念是面向产业功能定位做空间规划,面向核心客户人群需求做设施配套。
http://13355794.s21i.faiusr.com/2/ABUIABACGAAglcHO2wUokp6KoQYwgAU42AI.jpg
-
http://13355794.s21i.faiusr.com/2/ABUIABACGAAglcHO2wUo0sSr1QcwgAU4_wI.jpg
- 图17:产业功能的精准落位
-
特色四 : 修补存量,激活现状资源
由于基地内部现状已建和待开发地块混合,已错过了全面铺开的时间节点,本次城市设计采用了城市修补的手法介入,希望以现状中移动板块的改造为龙头,突出对既有大数据功能的优化指导。
- http://13355794.s21i.faiusr.com/2/ABUIABACGAAglcHO2wUoiLmb9gUwgAU4lwM.jpg
- 图18:中移动板块城市设计总平面
-
该地块原有方案封闭内向,尺度松散,见楼不见人,有园无氛围,城市设计采用微更新、点对点有针对性的优化思路,在节约成本的同时,近期实施性也大大增强。设计希望通过局部的改造和更新,实现园区开放共享、混合发展,为企业创新提升带动,盘活存量用地,带动科技氛围。
- http://13355794.s21i.faiusr.com/2/ABUIABACGAAglcHO2wUowKWU3gEwgAU4gwM.jpg
- 图19:新旧方案指标对比
- http://13355794.s21i.faiusr.com/2/ABUIABACGAAglcHO2wUo3KzNtQUwgAU4iwM.jpg
- 图20:中移动版块鸟瞰图
-
特色五 : “河洛云”特色风貌营造
为提升基地的可识别性,方案在风貌营造上,融合洛阳千年古都韵味和科技园的创新气质以此提出了“河洛云”风貌母题。通过 形、色、韵内涵的挖掘,来引导园区整体风貌设计。
- http://13355794.s21i.faiusr.com/2/ABUIABACGAAglcHO2wUo0sitPjCABTi4Ag.jpg
- 图21:“河洛云”风貌母题内涵
-
规划不强调“满地开花” ,而是在产业园区的多处重要路径和节点,重点营造“河洛云”风貌,使之成为园区风貌的点睛之笔。在此基础上,对地标建筑、古今辉映带建筑、特色路径协调建筑进行分类引导。
- http://13355794.s21i.faiusr.com/2/ABUIABACGAAglcHO2wUowICMhgEwgAU43AM.jpg
- 图22:“河洛云”风貌结构
-
http://13355794.s21i.faiusr.com/2/ABUIABACGAAglcHO2wUok63rsgcwgAU4hwM.jpg
- 图23:城市设计鸟瞰图